全部

食安山东“双城记”:青岛、烟台创新方法、聚焦实效,五一节前联袂打造放心“海味”!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1-04-17 14:12:04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7日讯 4月17日,“五一”假期首日火车票率先通过互联网和电话方式开始销售。据预测,今年“五一”假期长达五天,市民出游愿望强烈,热门线路将十分紧俏,其中就包括青岛和烟台!“食安护佳节”,山东已经做好准备! 

四个转变 六项创新 “食安青岛”亮出新成效

“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坚持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实现了“双提升”: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从98.6%提升至99%,群众满意度从68.83%上升到91.4%,未发生重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件。青岛市创建的主要做法是“九式组合拳”:顶格式导引推进,承包式落实责任,对照式诊断自评,清单式检查规范,示范式牵引自查,慑式推进整改,点名式扩大宣传,抽查式验证效果,集成式合力攻坚。通过创建,青岛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主要体现为“四个明显转变”

由部门工作转变为城市战略。通过创建,“食安青岛”历史上首次专章写入市“十三五”综合规划,食品安全治理纳入市政府“七项治理”重要内容。202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安青岛”建设的意见》,制定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责任清单》,食品安全工作得到空前重视。

从“九龙治水”到“三安联动”。通过创建,食品药品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形成了集中统一监管模式。健全公安、食安、农安“三安联动”机制,在线索移交、案件移送、假劣食品认定等方面,依托食药安办平台密切配合,改变了多头治理的局面。创建以来,全市每年保持行政立案3000起、罚没款3000万元的高压态势,食品非法添加等恶性犯罪已经基本得到遏制,添加剂违法使用问题开始得到明显改善。

从传统监管到“数字”治理。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从传统的逐户排查、人海战术,开始向数字治理、现代治理转变。比如,从餐饮环节1.0版的“明厨亮灶”向全链条2.0版“食安亮化”的转变。在亮化形式上,由原先饭店明档、酒店大堂等展示后厨加工制作过程,开始向上网直播等先进形式推进,已实现直播3000路;在覆盖面上,将亮化工作向农产品加工、食品生产、流通环节延伸,建立了0.5亩以上种植规模韭菜生产地图,基本覆盖全市大中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从管制思维到综合治理。通过创建,监管部门对监管与服务的认识不断加深,在保持力度的同时,推出一系列“柔性”措施,呈现出对市场的善意和温度。比如,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青岛组织监管人员与业户结成对子,一对一上门指导备案登记、安全提升,目前全市无证餐饮店已基本清零。同时,积极引导“三小”产业走规模经营之路,规划建设了8处小作坊加工园区和基地,从分散到集中、从简陋到规模、从脏乱差到“五统一”,小作坊抽检合格率从72%快速提升到如今的97.26%。

2020年,青岛实际完成8.2万批次,远超4份/千人/年的国家示范创建标准。首创大数据“食安笑脸地图”。将全市7.9万余家通过量化等级评定的持证餐饮单位纳入智能地图,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查询到笑脸饭店,导航前往就餐,就餐后还可点赞评价,实现了“寻找笑脸就餐”从店内向店外、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探索“供青食品”标准体系。已制定五类供青食品标准,把好外来食品入青关。制定《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管理办法》。总结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海军节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经验,形成常态化办会模式。出台《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六率”闭环管理规范》。紧扣不合格食品完成率、按时完成率、立案率、整改验收率、信息公示率、挂牌督办事项按时完成率,确保对不合格食品追踪处置到位。实施网络订餐以网管网模式。受疫情影响,入网餐饮店快速增长。鉴于这些新增单位多为小型餐饮,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线上登记不准确、线下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青岛探索“以网管网”模式,实施线上监控与线下核查相结合,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信息公示不规范等问题降至0.1%以下。

高点定位 聚焦实效 社会共治铸就“食安烟台”

近年来,烟台市以巩固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为载体,将确保食品安全作为全市重大政治任务、重要工作职责进行推动,倾力打造食品安全“烟台样板”。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连续多年在全省食品安全考核中被确定为A级,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座谈会、全国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工作现场会先后在烟台召开,市市场监管局被公示为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在“食安烟台”品牌建设进程中,高点定位形成了工作合力。市委市政府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顶层机制建设,调整成立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市长任主任,成员扩大到23个。制定市委常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两张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定期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落实地方党委政府食品安全责任制。推动全市形成以党政同责为统领,属地、主管、监管三方责任全面落实的食品安全“1+3”责任体系。市委市政府接续启动实施了食品安全“十三五”专项规划、食品安全“三年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强“食安烟台”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明确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压紧卡实各方责任,持续构建具有烟台特色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市纪委监委连续两年将食品安全列为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推动难点、堵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持续对县市区政府(管委)食品安全工作实施考核,有力推动属地责任落实。

在“食安烟台”体制建设方面,多举措强化工作保障。市县两级全部成立了食品犯罪侦察机构,镇街市场监管所、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实现全覆盖。探索推进网格化监管试点,食品安全监管纳入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强化执法办案,建立完善了“三安”联动、行刑衔接等工作机制,牵头组建了环黄渤海“6+1”执法协作区,推动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常态化“联勤、联查、联打”。仅2020年,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614起,犯罪案件10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26名。

市县两级财政切实加大经费保障力度,食品检测量逐年稳步上升,全市食品抽检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左右。受疫情影响,2020年在全市各项工作经费全面下调的情况下,食品安全经费仍然得到了优先保障,市县两级共完成食品抽检49698批次,达到6.99批次/千人,合格率达到98.33%。高标准建设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餐厨废弃物处置体系,全面启动了“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和食用农产品批发农贸市场快速检测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一级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信息化,食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进一步完善体制和创新管理带来的是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工作的实效。目前,市有效使用“三品一标”企业达到391家、产品704个,创建省级标准化基地114个,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48个、居全省首位。市1721家食品生产企业、4.71万家食品经营单位全部实行风险分级监管,完成3.4万家餐饮服务单位风险等级评定,良好等级以上比例逐年上升。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50家、省级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化农贸市场33家、省级食品加工示范基地3个,173家企业通过HACCP或ISO22000等先进管理体系认证。省级食品安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实现全覆盖。

“食安烟台”品牌建设离不开社会共治。为此,烟台加大宣传力度, 着力构筑三位一体强大舆论攻势,累计发稿量1500余篇,全网总阅读量破亿,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探索推行了群众举报投诉“接诉即办”制度,梳理制定了首接负责、收诉即转、接诉即办等19项流程标准,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特别是对涉及食品领域的群众投诉举报事项,24小时内必须作出回应,力争“日清日结”,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同时,针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首推“三张网”管理模式 (即:监管人员内部组成的微信群网、监管人员与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组成的微信群网和监管人员与校方及家委会组成的微信群网),推动监管与监督的有效结合。积极探索政企协作模式,与茅台集团、国际洋酒协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品牌保护合作框架,实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政府提供法律支撑”的政企合作模式,联合开展打假维权,累计与企业联合查办各类案件197起,涉案货值上亿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今年五一假期的临近,旅游热门地的食安问题更加引人关注。山东青岛和烟台两地在共建“食安山东”的进程里,捍卫“舌尖上的安全”,全力打造放心“海味”,共迎八方来客。


闪电新闻记者 林柟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