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高质量发展看山东系列报道⑩丨泰安:挺起高质量发展的泰山“脊梁”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1-06-23 16:28:06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3日讯 这里有蓝天白云下的雄伟泰山,有“一水绕城”的古老大汶河,更有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最近,泰安市荣膺“全国十大秀美城市”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

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今天的泰安,绝不仅仅只是一座风光秀美的旅游城市,也不再局限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身份,还是一座充满活力的产业之城。

由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联合推出的《突破·新局——高质量发展看山东》融媒体访谈节目聚焦泰安。围绕“七个走在前列,建成五个名地”目标,泰安市正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挺起高质量发展的泰山“脊梁”。

打造“五个名地”“产业兴市”推进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时期,泰安市按下城市建设“快进键”,经济发展跑出了“加速度”。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66.5亿元,年均增长5.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937元,比2010年翻一番。

全市“四新”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7.6%、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8.4%、森林覆盖率达到25.8%、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33.2%……除了这一系列分外亮眼的“硬性指标”,行走在泰安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老旧小区改造、河道生态修复、5G基站和公用充电桩建设等民生工程也在如火如荼进行。

泰安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董世武表示,“十四五”时期,泰安发展的关键词,就是“七个走在前列,建成五个名地”——未来五年,泰安将吹响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冲锋号,努力在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生态建设、文化旅游、高端康养、科技教育、区域交通、治理效能等七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把泰安建设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高地、生态绿地、文旅胜地、康养福地、科创名地。“十四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5.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

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在实体,支撑在产业。目前,泰安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39家,各类市场主体49.3万户,全球最大的纸面石膏板制造商、亚洲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以及世界一流的特高压智能电网设备产业集群均坐落在此。将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战场”,泰安凝聚起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合力。

去年,老牌企业泰山玻纤淘汰全部旧产线退城入园,产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新投产的耐碱玻纤生产线年产4万吨,是目前全球产能最大的生产线,这种新型材料可以大幅提高混凝土抗裂效果,正在水利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全面推广。截至目前,泰山玻纤产能达到百万吨,位居全国第二,不但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也奠定了泰安在新材料领域的产业基础。以泰山玻纤为上游龙头,泰安不断强链、补链,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达到141家,营业收入由2018年的429.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42亿元,一个千亿级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图/泰安推进制造业企业技改扩规全覆盖,加快全市工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精雕细琢绘蓝图——“七个走在前列,建成五个名地”中,泰安将“产业高地”放在首位。产业兴市,是泰安市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新突破的关键举措和核心抓手。

今年2月26日,泰安市总投资达到1319亿元的285个项目集中开工奏响“春之序曲”。其中,新材料、医养健康等产业类项目占到了三分之二。当前,泰安已筛选市重点项目160余个,确保年度投资300亿元以上。靶心不偏、焦点不散、力度不减……接下来,泰安市还将从传统产业“华丽转身”、新兴产业“引凤筑巢”、未来产业“加速抢跑”、特色产业“做大图强”等方面聚焦发力,而一个个“落地有声”的产业项目,充分彰显了泰安的城市活力和发展潜力。

建成“生态绿地”,首次跻身国家级重大战略的“泰安机遇”

泰安有着令人羡慕的绿色生态,泰山山脉更是被誉为山东的“绿芯”“绿肺”。今年4月30日,泰安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禁采禁售禁存禁运泰山石的通告》。今后,在泰山风景名胜区内捡拾带离泰山石最高罚2万,盗采或被处以100万元罚款。最严泰山石保护令的施行,意味着泰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进一步升级。

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三年来,泰安市立足生态优先战略,充分挖掘“两山一河”自然生态优势,编制《泰安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一系列重大发展规划,深入推进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累计完工项目54个、子项目302个,完成投资148亿元,推动泰安生态优势持续放大,为全省乃至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工作提供了泰山经验和山东模式。2020年,泰安荣获“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全市优良天数比例同比增加12.4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居全省第1位,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7条美丽示范河湖创建全部通过省级验收。

图/游船在东平湖上穿梭。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泰安首次跻身国家级重大战略东平湖是黄河流域唯一“重要蓄滞洪区”、大汶河是黄河下游最大支流,“大汶河、东平湖生态保护修复”等6个方面重大事项写入国家规划纲要,对泰安建成“生态绿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泰安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这一重大机遇,顶格成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编制《泰安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2020-2035年)》,并与沿黄各市签署了《山东黄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联盟合作协议》。

扭住保护治理这个核心,共同筑牢黄河下游生态屏障;坚守黄河安澜这个底线,统筹推进全市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拧紧水资源管理这个要义,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争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如果说绿色生态已成为泰安市最大的优势、最宝贵的资源,那么,积极融入“黄河战略”,则将为泰安未来高质量发展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

省会经济圈“一家亲”,协同发展驶入“快车道”

当前,泰安面临多重发展机遇。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助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就是泰安要牢牢把握的重大机遇之一。

在省会经济圈7市中,泰安与济南市域交界线最长,地域相连、文化相近、人缘相亲,在协同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5月18日下午,泰安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安先生在济南市莱芜区政务服务大厅顺利领到了济泰行政审批服务一体化启动后的首张《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在莱芜就能领到企业注册地在新泰的许可证,避免了来回往返,得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拓展业务,安先生对此格外满意。

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 “全省通办”和“济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济南和泰安两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实现政务服务的全面融合,企业登记、档案查询等52个行政审批事项率先驶入一体化通办的“快车道”。

据泰安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董世武介绍,近年来,泰安市高层次推动济泰战略协作,携手实施“633”工程,加快推动“济泰一体化”迈上新台阶——

在交通互联方面,随着“最美高速”济泰高速正式通车,两地已步入“半小时生活圈”;

在文旅合作方面,两地群众办理旅游年卡享受同城待遇,泰安市已面向济南市民发放“畅游泰山”年卡1万余张;

在公共服务方面,“在泉城·全办成”牵手“泰好办”,济泰政务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抢先拥抱省会经济圈,努力在融入大省会、服务大省会中勇当先锋,“济泰携手”正带动泰安高质量发展步入新阶段。

图/除了将沿线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串珠成链”,济泰高速通车对加快“济泰一体化”发展进程也具有重要意义。

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一头挑起经济建设,一头挑起民生发展。围绕“七个走在前列、建成五个名地”奋斗目标,泰安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坚若磐石,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清晰坚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举措铿锵有力。全市上下正奋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注入动力、激发活力、凝聚合力,一步一步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闪电新闻记者 杨玉金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