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用大球盖菇替代大蒜!山东探索推出鲁西南棉田种植新模式 实现秸秆循环利用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3-04-14 13:53:04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4日讯 鲁西南是山东的优质高效植棉区,然而传统种植模式严重依赖大量人工和化肥投入,给生态环境带来威胁。省农科院经过多年试验探索,成功开创出棉椒菌“三元”种植新模式。

山东省农科院探索创新出花椒、棉花、菌菇种植新模式

“哇塞,长得真喜庆啊!”“这三个真大,三个就一筐了。”

在郓城县武安镇洪福寺村,刚刚喜获丰收的大球盖菇,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采摘。大球盖菇吃起来香味浓郁,一斤能卖到15块钱,这让村里的种植户十分欣喜。

郓城县武安镇洪福寺村村民任春云表示,大球盖菇价格很高,在县城里也很好卖,收益高了我们村民都很开心。

利用棉花秸秆作为基质种植出大球盖菇,这是省农科院棉花栽培团队经过多年探索,最新推出的花椒、棉花、菌菇种植模式。“在花椒行中间来兼做4行短季棉,短季棉一般是在10月中下旬来进行收获。收获之后对它的秸秆进行粉碎,然后利用粉碎的秸秆作为基质来种植大球盖菇,大球盖菇一般都是在来年的4月初开始出菇,大球盖菇收获完之后,接着来种植短季棉,就形成了一个农业的循环种植。”山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代建龙告诉闪电新闻记者。

时间推移 鲁西南传统种植棉区多项问题亟待破解

鲁西南作为山东的优质高效植棉区,在过去多采用棉麦(蒜)两熟种植模式,这种模式需要将提前育好的棉花苗人工移栽到预留好的小麦行或大蒜行中,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山东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维江认为,棉花生长期长了,它的用水、用肥、管理也多了,效益比较低。另外一点,近几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种棉的劳动力也很少,原来的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棉花生产。

为了改变这种种植模式,山东省农科院探索推出了棉椒蒜“三元”种植模式,即在花椒树行间,种植的小麦或大蒜收获之后,在露地使用机械直接播种棉花,由于机械化较高受到各地欢迎。经过几年的推广,在应用过程中也遇到了亟需解决的新问题。

“我们种的大蒜也得需要覆盖地膜,处理也是比较麻烦。如果不处理,也影响到棉花生长。棉花秸秆以前是一个燃料,现在老百姓不再烧了,堆在地头对环境也是一个污染。”李维江表示。

棉椒菌“三元”种植新模式或将在鲁西南多地推广

不断试验,省农科院决定用大球盖菇替代大蒜,形成棉椒菌“三元”种植新模式,该模式亩产优质花椒200公斤左右、优质籽棉250公斤左右、大球盖菇1500公斤左右。

郓城县武安镇洪福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负责人张同臣告诉闪电新闻记者,这种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比较好,易推广,“我们打算到明年,扩大我们的种植面积,争取扩展到全村,增加经济效益”。

利用棉花秸秆生产菌菇,不仅不再使用地膜,而且经过充分腐熟,棉花秸秆成为优质有机肥料,从而减少了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投入。

“这个新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高。经济效益,它的产值可以超过3万元,纯收入超过1万元,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典型的示范样板。”山东省农科院二级研究员、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董合忠认为。

闪电新闻记者 何则伟 郓城融媒 刘保迎 任威明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