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黄河好声音|白鹈鹕夫妻的旅行日记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1-10-02 18:18:10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日讯 “蹲点沿黄一线,聆听黄河好声音”。闪电新闻系列报道《黄河好声音》第七期,让我们跟随一对白鹈鹕(tí hú)夫妻的旅行线路,来东营观万里黄河奔涌入海,聆听邕邕鸟鸣吟唱出的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成果。

今年上半年,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湿地巡护时,发现了白鹈鹕的身影。这次发现的白鹈鹕一共有两只,它们体长约在1.6米左右,体羽粉白,黄色大嘴十分显眼,极易辨识。它们时而并排游弋,时而将头深入水中捕食,显得异常悠闲。

2020年11月,白鹈鹕秋季迁徙期初次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迁徙停歇,今年,白鹈鹕春季迁徙期再次来到保护区迁徙停歇。

白鹈鹕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全世界共有8种鹈鹕,在中国只有3种,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记录有2种,分别为白鹈鹕和卷羽鹈鹕。卷羽鹈鹕2006年首次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记录后,每年春秋季节都会在此迁徙停歇,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白鹈鹕也有望成为当地的“常客”。

进入5月份,保护区迎来了黑嘴鸥的繁殖季。黑嘴鸥体型较小,身长平均在30厘米,体重不足250克,个体防御能力比较差。再加上黑嘴鸥是在地面上建巢,很容易受到天敌的攻击,所以它们的巢通常会三三两两分布在同一片植被里。碱蓬草粗壮的根为黑嘴鸥做窝提供了天然的便利,较为茂密的枝干为黑嘴鸥遮风挡雨。今年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嘴鸥繁殖超过了5000巢,种群数量超过1万只。

近年来,互花米草严重影响了黄河三角洲滩涂的本土物种生存。保护区通过科研攻关,利用生态围堰、机耕船旋耕等物理方法,2020年共治理互花米草3800亩。

东方白鹳对繁殖地的生存环境要求十分苛刻。近年来,随着生态补水和湿地修复工程的实施,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东方白鹳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育后代。据了解,东方白鹳2003年开始在保护区筑巢繁殖,截至2020年已累计繁殖雏鸟1954只,今年繁殖的雏鸟数量有望创新高。在保护区科研中心前几年环志的49只东方白鹳幼鸟中,今年监测到的有9只回到黄河三角洲繁殖、筑巢。

为了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自2002年以来,东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以打通湿地与黄河水系大循环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补水,通过修筑引水渠、引水闸、连通闸、泄水闸等措施恢复了黄河与两侧湿地的水系大循环和地表径流,保证了淡水的正常交流,土壤总氮、总磷去除率基本保持在40%以上,土壤含水量均有明显提高,土壤总盐量分别比湿地恢复前降低,水质保持三类水平,为鸟类栖息、觅食提供优越的环境条件。

2020年,黄河三角洲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累计生态补水1.74亿立方米,比近10年均值增加两倍多。大流量生态补水期间,河海交汇线向外最远扩移达23公里,大大遏制了海水倒灌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趋势,增强了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能力。

目前,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观测鸟类由1990年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370种、600万只,越来越多的候鸟变成“留鸟”。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

闪电新闻记者 李金彦 张侃 尹承谦 贺晓菲 于娇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