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央视播出《文明风盛新时代》专题片点赞山东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做法

来源:闪电新闻

作者:李金彦

2024-04-19 18:51:04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9日讯 4月16日至4月18日晚,以解读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主题的电视专题片《文明风盛新时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在第一集《理论进万家》、第二集《服务聚民心》和第三集《新风育新人》中,分别报道了山东“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青岛市新时代结婚礼堂、平度市“庄户学院”、荣成市暖心食堂等工作经验,展现山东新时代文明实践扎实推进、落地生根、深入人心的实际进展,彰显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向上向善、追求美好生活的火热实践。


青岛市新时代结婚礼堂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的新风尚中,山东青岛的新时代结婚礼堂,尤其获得年轻人的青睐。

从2018年开始,青岛市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为契机,推进新时代结婚礼堂建设工作,借着这股新风,一对对新人迎来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非常特别的一场婚礼,大家也是觉得耳目一新。”

“因为大家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婚礼),来了以后都(问),婚礼还可以这样办么?我说对,还可以这样办。虽然减去了一些仪式,但是大大提升了幸福感,增加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新时代结婚礼堂的场地,从最初的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 站),拓展到青岛各地景区景点、公益饭店、公园民宿、网红打卡地等,新人化妆、礼服、喜糖等费用成本,通过企业植入的形式得到置换,极大地降低了结婚成本。婚礼过程中,依托志愿服务,免费为新人举办时尚简约的新式婚礼,广大志愿者利用各自的专业特长,为新时代婚礼做全方位服务。

经过五年的培育发展,青岛共建新时代结婚礼堂132个,组织了个人及集体婚礼806场,2000余对新人参加。

青岛市新时代结婚礼堂,逐步形成独具青岛特色的文明婚庆新模式,成为越来越多新人的新选择、新去处,文明新风吹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选择参加这个新时代的婚礼,感到这个婚礼既简约而且还很隆重,还能得到全社会的祝福,我感到非常满意。”

一个新时代结婚礼堂,是一处志愿服务舞台。一场新时代婚礼,就是一次文明实践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通过一系列举措,引导群众思想观念变化,有效促进好风气的形成,提升了群众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


平度市“庄户学院”

  

王桂欣,是山东省平度市仁兆镇沙北头村的一名地道的农民,小学文化的他却建起一个实实在在的“庄户学院”,学院的老师是“大姜师傅”“芋头师傅”、种植大户、蔬菜购销大户,学院的课程有“土地熏蒸消毒”“大棚蔬菜管理”“套餐种植知识”等,“庄户学院”定期组织“农师傅”们为村民授课,培养了一大批种植能手。

“现在,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了嘛,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是一个大的战略,新科技把白菜种好了,白菜增产了,农民增收了。”

就在这个“庄户学院”,沙北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已有的技术培训课程,围绕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科学文化、法律法规等主题设置学习和实践内容,紧密联系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菜单式教学,使农民培训这份营养丰富的“免费午餐”更好满足农民的胃口。

“庄户学院”让沙北头村的老百姓口袋鼓了起来,新时代文明实践则让他们的思想富了起来。

“老百姓来了以后,对这个事非常赞成拥护,经常地过来学习,你看他们各个村户的过来在这学,确实好。”

“现在群众和党都是一条心,都是跟共产党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老百姓(的好日子),没有这些的领导,咱老百姓怎么能行,也富不起来,老百姓也支持领导,都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这国家才能富起来。”

王桂仁是“庄户学院”里的知名“讲师”,种植大棚、田间地头就是他的讲台和课堂。在手把手给乡亲传授种植技术的同时,党的创新理论伴着泥土的芳香,扎根到了老百姓的心里。

“庄户学院”为文明实践注入特色与活力,文明实践也给“庄户学院”带来崭新的生命力。参照沙北头村“庄户学院”的做法,仁兆镇9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庄户学院”全线开课,“庄户学院”的带头人、种植能人们纷纷化身为文明实践志愿者,把讲理论和搞发展、传技术相结合,在传授农业“致富经”的过程中,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等重要论述,讲在新思想指引下产生的新变化,让群众一听就懂,受到触动,发自内心听党话,跟党走。


荣成市暖心食堂

  

“没有这么个创举,我们这些80岁老人得不到今天这样的幸福,做的饭菜非常可口,服务态度比春天还温暖。”“关心老年人生活,这食堂里面的工作人员,菜做得非常爽口,我觉得非常满意。”前来“暖心食堂”就餐的老人们说道。
这是荣成市东岛刘家村暖人心田的一幕。“暖心食堂”是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服务群众打造的重点工程。2019年开始,荣成市探索发展农村“暖心食堂”,免费为8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每天提供至少一餐热饭,这一举措得到当地社会的强烈支持。

“当时我们把‘暖心食堂’建起来之后,设备是有的,但是米、面、油、鱼在哪弄?我就发了一个朋友圈,当时有很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鱼、捐面、捐米。”荣成市东岛刘家村党支部书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刘俊军说道。
食材问题在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顺利解决,但是每天的饭菜由谁来做呢?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动广大农村妇女成立“巧厨娘”志愿团队。

“肯定都有老这一天,现在的他们就是将来的我们。”东岛刘家村“暖心食堂”志愿者张红珍说道。

东岛刘家村“暖心食堂”志愿者毕秋霞说,“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眼下党和政府对老年人这么关怀,我们都积极报名,这些老年人都挺高兴的。看他们吃得好,我心情真好,更愿意来干。”

东岛刘家村“暖心食堂”的巧厨娘志愿服务本来建了6个组,然而由于村民们的积极参与,经常会出现无法轮岗的情况。后面排队的小组着急要上岗,而正在服务的小组却舍不得下岗。

“全体志愿者,大家注意了!咱村‘暖心食堂’‘巧厨娘’排班这个周已经轮到第三组了,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两周一轮,到时候了大家要自觉地往后排,也给后面的‘巧厨娘’一些机会,让大家伙都能到咱村‘暖心食堂’做点事!”
荣成市东岛刘家村党支部书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刘俊军说,“我觉得新时代文明实践能转变一个人的思想,就像学习雷锋一样,学习他那种精神。在这种精神带动下,村集体的事就是我们村老百姓的事,但是我们村集体也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我们整个形成了一个大家庭。”

其实“暖心食堂”解决的不仅仅是当地老年人的一餐热饭。食堂开办之初,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把它定位成服务群众的阵地,主要的工作思路就是如何通过这个阵地服务好群众、凝聚起民心。

吃饭不是老人们来到“暖心食堂”的唯一目的,志愿者们组织的餐前活动也是老人们喜欢的节目之一。志愿者们与老人聊家常、说变化、谈政策,让“暖心食堂”成为关爱老人的爱心驿站、传播文明的大众平台。

每到周末,当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学生到“暖心食堂”,与“巧厨娘”们一同,为老人们择菜、洗菜、做饭、陪就餐老人聊天,用平凡的实际行动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如今,“暖心食堂”在荣成有514家,覆盖66.6%的村居,“巧厨娘”志愿者发展到1.2万人,每周至少提供5次免费午餐,日均服务老人1.5万人次。小小的食堂,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关心老人,更从精神上给予关爱。

“暖心食堂”的温暖,不仅仅停留在东岛刘家村。山东省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在全省范围打造“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围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精准对接服务,大家纷纷点赞,老百姓需要什么服务,他们就送什么服务。红马甲在当地人的眼中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最醒目的标识,一件件红马甲就是一面面旗帜,把党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这份关心呵护送到群众的心里。

[责任编辑:李金彦 穆广辉 佟国强 崔维莉]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