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记者调查游戏成瘾问题,虚拟空间诱生“虚拟人格”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2018-06-23 08:55:06

游戏成瘾可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精神疾病。对这一现实问题的讨论又成热点——

虚拟空间诱生“虚拟人格”

转眼暑假即将到来,上学的孩子将有大把的空余时间。家长们却很担心:孩子整天对着电脑或拿着手机玩游戏,是不是会游戏成瘾?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虽尚未最终通过,已引起了热议。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越来越快速便捷,上网玩游戏越来越方便,有网瘾的青少年数量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他们深陷其中,从虚拟世界中寻找“获得感”。

大学班主任说:沉迷游戏的学生往往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与同学的交流很少。

6月21日凌晨1点22分,济南市区的一家网吧内依然灯火通明,七八个年轻人聚精会神地对着电脑屏幕厮杀,桌子上散乱地堆积着零食袋和饮料瓶。

网管向记者介绍说,这个时间还不走的顾客都是通宵的,他们大多是附近高校的学生,其中有三四个还是通宵玩游戏的常客。张周(化名)就是其中之一。“他有时候会从早晨九点一直玩到第二天早晨九点,劝都劝不走。”

张周在这里主要玩的一款游戏,要与99个对手互相竞技,最后生存的才算是胜出。“这游戏,不赢一局不过瘾,但是玩起来,一晚上也不一定能赢一局。”

记者问他:这样频繁地通宵玩,身体能否承受?他很轻松地说:“白天回宿舍睡觉就是了,托室友签个到就行,这学期我就没正经上过几堂课。”

像张周这样的学生在校园里并不少见。山东政法学院班主任老师胡小雨(化名)对记者说,她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刚刚入学的时候学习成绩还不错,课堂表现也很积极。但是后来沉迷游戏,学习状态变得越来越差,从最开始的上课走神、不交作业,发展到后来干脆不去上课。晚上打游戏,白天窝在宿舍睡大觉,做再多的思想工作也没什么用。后来办了休学手续,到现在也没有回来上学。

胡小雨表示,沉迷游戏的学生是可以通过他们的生活状态看出来的,他们往往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喜欢独来独往,与同学的交流很少。

之前,有机构匡算,亚洲青少年中有网瘾的人数在8%左右,我国略高一些,在10%左右。但这只是匡算的数据,目前心理学界并不掌握确切的数据。

胡小雨说,大学阶段有网瘾的学生以男生居多,十个里面有八个爱打游戏,八个里面有五个成绩都不好。算得上成瘾的,大概有十分之一。

潍坊一所初中的班主任老师刘文也表示,她带的班里大概有十分之一的学生是非常爱打游戏的。

青年玩家说:“你能想出比玩游戏更廉价,解压更彻底的活动吗?”

游戏容易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游戏本身的设计来看,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有关专家指出,游戏中正面反馈的周期较短,而现实中正面反馈的周期时间较长。人之所以会重复一个行为,是因为在这一行为之下,内心会有一种获得感,也就是“阳性强化”。在游戏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一个奖励,游戏者很容易在这种一个接一个的奖励体验下沉浸其中。

以前段时间最为流行的一款手机游戏为例,游戏者每击杀对方控制角色一次,都会获得大量金钱和经验值,这些金钱和经验值可以用来购买装备提升等级,从而让自己控制的角色更为强大,通过不断击杀对方角色,自己的角色也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大,当双方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就可以轻易地摧毁敌方基地,从而取得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击杀敌方角色获得经验、金钱,可以视为第一次正面反馈;通过购买装备提升等级,可以视为第二次正面反馈;装备和等级的提升,又可以为下一次击杀对方角色奠定基础,这样很容易形成正面反馈的循环,最终在摧毁敌方主基地的时候,正面反馈臻至最大化,带来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

即使是一局游戏结束之后,反馈机制仍然存在,赢了,会提升段位,进一步巩固游戏者的心理满足感;输了,会跌落段位,通过游戏者不服输的心态让其再开始一局游戏,以弥补自己对正面反馈的需求。

24岁的张曦(化名)已经有12年的游戏史,她学生时代曾经一度沉迷于网游《剑侠情缘网络版三》。直到现在,她工作以外的大部分时间还是投入在这款游戏上。

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女生,她之所以会对这款游戏着迷,是因为这款游戏能够满足她的社交需求。“在游戏里,我跟人交流不需要有任何顾虑,可现实中不行,再熟悉的朋友,说话的时候还是要有分寸。”她认为,游戏中的社交给她一种彻底的放松感,不必为人情是非所困扰。

游戏的经济廉价性是吸引张曦的另一个原因。“现在我们社交娱乐,出去吃个饭,唱个歌,两个小时起码也得100多块钱,而我在家玩玩游戏,一小时才2块钱。玩游戏可以说是最便宜的娱乐方式了。你能想出比玩游戏更廉价,解压程度更彻底的活动吗?”她说。

生活不开心,

游戏天地一躲了之

在虚拟世界更容易实现身份认同也是游戏容易成瘾的一个原因。张洪涛说:“每个人都有追求自我身份认同,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人总是要有一些获得感的,当这个获得感无法在现实中获得时,他就走进了网络,走进了游戏。”很多青少年由于学业压力大,自身成绩不佳等原因,难以在现实社会中得到认同,所以就躲进游戏中不愿意出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游戏本身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交的媒介。一个从事手游代练的初中生对记者说,他之所以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上,并不是说那些游戏有多好玩,只是因为在学校男生圈子里都在聊游戏。大家都在玩,他不玩,就和别人没有共同语言,就没有朋友。“其实想想现在我们能玩的东西本来也没多少,除了游戏也没啥好玩的。流行的游戏变来变去,不管哪个游戏火了,玩游戏的都是同一批人。”

张洪涛认为,这实际上反映了青春期的孩子一种迷茫的心理。“这种迷茫的心理也是导致青春期孩子网瘾多发的原因之一,往往班上有一个人玩游戏,慢慢地就像传染病一样,越来越多。迷茫时,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东西抓住他,就会被网络游戏这样的‘糖衣炮弹’抓住。”

16岁的网瘾少年抢劫杀人后问:

游戏里人物打不死,死了还可以复活;人怎么掐一会儿就死了呢?

相比逃课、休学和精神状态、人际关系的异常,更严重的是,沉迷游戏还会成为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诱因。

济南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洪涛说:“自己之前接触过一个农村孩子,天天打游戏,为了筹钱玩游戏,他把家里能卖的电器全都卖了。甚至有一天,家长清早起床一看,自家的大铁门不见了。报警后才知道,原来大铁门也被孩子卖了,钱都用来上网玩游戏了。”

他认为,沉迷于游戏的虚拟世界,很容易让人变成“虚拟的人”,导致现实感缺失,自控力越来越差。

“我遇到过一个16岁的男孩,网瘾上来时正好手头没钱了,就抢了邻居家14岁的小女孩几十块钱,又怕她告诉家长,就把小女孩给掐死了。我和他交流的时候,他告诉我,他并没有想杀死那个小女孩,只是没想到她会这么容易就死掉。因为在他玩的游戏里,人物不会很轻易地死掉,打几枪都死不掉,掐一会儿怎么就死了呢?即使死了也可以通过装备或能量复活。像他这种,就是混淆了虚拟和现实,已经变成了一个虚拟的人了。”张洪涛说。

他表示,网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网络游戏成瘾,是否会成瘾与一个人的心智成熟度有一定关系。“心智正在发育中的青少年,成为最容易产生网瘾的群体。”

从2009年左右,张洪涛就开始关注网络成瘾问题。他认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越来越快速便捷,上网玩游戏越来越方便,有网瘾的青少年数量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是否成瘾,需要专业判断

早先,张洪涛关注网络成瘾问题时,还不叫网络成瘾,更多的是称这部分人有网络依赖。原来还相对小众,但如今日益增长的趋势已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成为了一个公共议题。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新版《国际疾病分类》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虽然,这一版本要在明年5月的世界卫生大会由各国最终批准才算正式通过,通过后也要等到2022年1月1日才正式生效,但已经引起了社会热议。

不少游戏迷调侃“玩个游戏怎么就成了精神病”“都别惹我,我有精神病”。

也有人表示,早该归入精神疾病了!游戏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来自一个戒了三年网瘾的少年的心声。

看到“游戏成瘾被列入精神疾病”这条消息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一位专家就赶紧查阅了相关报道和资料。她告诉记者:“网络成瘾是否属于精神疾病这一问题已经争论很长时间了。这次ICD-11把游戏成瘾看成和吸毒等一样的成瘾行为,可能是有些游戏成瘾者已经达到了疾病状态。”

虽然相关标准并不十分明确,尚未运用到临床诊断上,但她认为,ICD-11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可能会引起专业人士的探索,以便找到规范化治疗网瘾的方向。

对于社会上的讨论,她认为:“现在每个人都在上网,很多人都在玩游戏,喜欢玩游戏或者长时间玩游戏并不一定是游戏成瘾。就像你今天心情不好,不代表你就是抑郁症。在公交车上玩游戏,可能只是一种消遣的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确诊“游戏障碍”疾病往往需要相关症状持续至少12个月,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也可缩短。研究表明,玩游戏的人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受游戏障碍影响。

张洪涛认为,相关症状至少持续12个月的认定标准,比起一些地方流行的6个月、甚至严重点的情况认为3个月就可认定网瘾的情况,要谨慎得多,这样很多人就划不到“精神疾病”这一列。

根据ICD-11中的描述,“游戏成瘾”是一种游戏行为(“数码游戏”或“视频游戏”)模式,特点是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于游戏,以致其它兴趣和日常活动都须让位于游戏,即使出现负面后果,游戏仍然继续下去或不断升级,无法通过个人心理因素进行克制。

“网瘾”不能随便贴标签

在他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中,很多是青少年学生,很多是家长听到老师反映自己的孩子有了网瘾,就硬拽着孩子来找他。

这样一来,虽然引起了家长的重视,但一旦给孩子戴上一个“网瘾”的帽子,很可能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

有的孩子就对他说:“我有网瘾了。我完蛋了,家长不要我了。”

在网瘾的认定上,他认为要避免非专业人士进行判定。

他当时就对称自己孩子有“网瘾”的父母说,别瞎说,孩子可能只是这段时间对网络游戏感兴趣,就像我也玩游戏的。

“这需要专业人士细化诊断标准作出专业判断。”张洪涛说,ICD-11中指出就游戏成瘾的诊断而言,行为模式必须足够严重,导致在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或其他重要领域造成重大的损害。在我们心理学具体操作中,也特别注意这一点,就是这个人玩网络游戏是否达到了不顾自己的身体、工作和学习。如果因为玩游戏,不工作了,自己该扮演的社会角色也不正常发挥作用,无法控制自己了,很大程度上就是成瘾了。

就像一些专家指出的,网络游戏对这些成瘾者来说具有优先选择权,游戏放到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之前,不顾及后果。就像酒依赖已经出现了对身体的伤害,还是喝,并且量不断增加。

来找张洪涛做心理咨询的网瘾少年中,有人对他说,24小时不睡觉你试试,很难受,还饿得要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治疗网瘾没有“绝招”

网瘾诊断起来复杂,治疗或矫正更难。

受访的专家均表示,目前尚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网瘾的办法,需要多方面考虑,包括家庭、社会和教育的问题。

因为成瘾者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治疗的方法更难以单一推广。

一些成瘾者随着自身心智逐渐成熟或受到特别的激励、刺激会“自愈”,即使再玩游戏,也能够进出自如。

吴强(化名)从上高中时就爱玩网络游戏,几年前上了大学,时间更为充足,更是连续十几个通宵,连考试都是被舍友从网吧拉出来的,挂了几门课,后来跌跌撞撞毕了业。进入社会后,他逐渐意识到了社会的真实。用他的话说就是:慢慢发现钱有用了,挣钱比打游戏好多了。现在虽然每天还要玩两个小时的手机游戏,但工作一来,立马就能丢下游戏。

张洪涛也举了一个例子:前些年,一个17岁的高中生也是有网瘾,在某戒除机构待了三个月没有戒除,待到第四个月,他叔伯哥哥从外地回来,向他仔细描述了外面的世界,他幡然醒悟,不再沉迷游戏。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有关专家也表示:“因为成瘾者陷入网瘾的原因很多,在通过一定设置,进行减量化限制后,更多的要从不同方面帮助他成长、成熟。”

而一些心智还没成熟的青少年,还有一些“病入膏肓”的中年人,因为家庭自身无法治疗他们带有病态的“网瘾”,所以很多被带到甚至骗到网瘾戒除机构。

这些机构很多实行军事化管理,工作人员除了少数心理或医护人员外,最多的是退伍兵,网络成瘾者在这里每天早晨都要跑操。日常的生活环境也相对封闭。国学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责任观念等被引申到课程教育方面。也有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

张洪涛多次给这些机构的学员上的是心理辅导课或心理干预课。他说这些成瘾者在心理上或多或少有些疾病,心理健康服务能起到一定作用。去上课时,他帮助这些人调整自己的心态与社会相对一致,并通过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长自信。

教师、家长也该接受教育

张洪涛说,因为整个链条有断裂,家长没有跟上。其实,大部分网瘾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不是很好,父母无法约束自己或者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因此,只矫正网瘾少年用途不大,教育家长是第一位的。他曾经提过建议,希望开办家长学校,但最终这些地方没有坚持下来。

每当在路上看到坐在婴儿车里,还不会说话的小孩子拿着手机,他就跟这些孩子的三四十岁的父母说,让孩子的眼睛离手机远点吧,至少保护好眼睛,减少点辐射。“虽然现在小孩子没有成瘾,但如果一直让他觉得手机里花花绿绿的是好东西,一旦有合适的土壤,孩子很容易就会被吸进去,走不出来。”

这样直接的、可能的生理伤害,更让这些父母担心。但作为从未“培训上岗”的父母,对孩子们的心理活动,却很难琢磨透。

前些年,张洪涛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的一个高三学生,不学习,天天上网玩游戏,但他有自己的规划,想着拿到高中文凭,没有违法犯罪经历,锻炼身体素质,就能够满足当兵的要求。他的父母不理解,只想让他考大学。后来听了张洪涛的建议,孩子的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之后发展很顺利。

张洪涛认为,网瘾是相对动态的,它既然是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也应该有阶段性消除,预防深陷成瘾的可能性。这需要发挥家长的作用。

此前,张洪涛在仅有的几个场合,都讲到如何做父母,里面涉及如何懂得自己和孩子的心理,以及孩子特定年龄、时期的心理特点。通过理解,让家长能够理解孩子,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或心灵导师,在孩子迷茫无助的时候能有效地与之交流,提供帮助,让其在持续的“获得感”下成长。

他建议应该营造一种氛围让家长重视,同时要给“父母”这个从不需要“培训上岗”的职业进行培训,“至少懂得一些总比一点也不懂得要强”。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有关专家表示,在对孩子培养上,要求家长立体化培养孩子,不能因噎废食,断网、关电视,搞得孩子像远古人一样,只给钱、只要求学习,管得太严,反而触发逆反心理。需要因人而异,适度满足相关需求,这也是预防成瘾的要求之一。

(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杨凡、穆楠]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济南长清黄河公路大桥正式通车 收费标准公布

21日上午,济南长清黄河公路大桥正式通车运营,收费标准为7座及以下客车15元/车次,2吨及以下货车20元/车次。至此,黄河济南段已有8座公路...[详细]
济南日报 2018-06-23

最高气温31.9℃!市区昨日现今年首个30℃以上高温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根据观测数据,市区最高气温达到31.9℃,成为今年首个30℃以上的高温日。[详细]
青岛日报 2018-06-23

人民日报点赞山东知识产权保护 点智成金催生发展新动能

。“一项新专利带给我们巨大商机。[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6-23
深化一次办成措施!济南研究货车过黄河减免费问题

深化一次办成措施!济南研究货车过黄河减免费问题

22日,记者从济南市交通委获悉,让黄河两岸的物流企业感到头疼的过黄河收费问题以及通行便利问题,即将有积极的进展。货车在市区的通行条件和...[详细]
齐鲁壹点 2018-06-23
​市区首个装配式公共建筑主体获验收 装配率达70%

​市区首个装配式公共建筑主体获验收 装配率达70%

青岛新闻网记者今天下午从市城乡建设委获悉,市区首个装配式公共建筑项目——上流建设综合楼项目顺利完成主体验收,现进入装饰装修阶段。青...[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18-06-23
山大迎来毕业季

山大迎来毕业季

6月22日上午,山东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迎来毕业典礼,来自济南、青岛、威海校区的山大2014级约6500名本科毕业生齐聚该校中心校区体育馆,...[详细]
济南日报 2018-06-23
山东高考成绩明日开放查询 对成绩有疑问可在3日内申请复核

山东高考成绩明日开放查询 对成绩有疑问可在3日内申请复核

省教育厅将于24日15时30分就我省2018年普通高考的考试成绩及录取分数线情况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为评卷工作组织实施情况,公布今年...[详细]
济南日报 2018-06-23
山东8月1日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受理工作

山东8月1日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受理工作

19日,由山东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山东省学生资助媒体采风齐鲁行”宣传报道活动启动。据介绍,高等教育阶段各级财政投入学生资助资金由2007...[详细]
生活日报 2018-06-23
聚焦全国土地日 崂山国土资源分局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聚焦全国土地日 崂山国土资源分局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昨日上午,崂山国土资源分局在王哥庄街道开展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将国...[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18-06-23
河西中学正式开建 规划48个班可容纳学生2400人(图)

河西中学正式开建 规划48个班可容纳学生2400人(图)

市北区河西中学项目效果图。河西中学的建设,将完善新都心区域的教育配套,改变该区域长期没有初级中学的现状,和博文小学,立新小学,构成...[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18-06-23
聚焦青岛少儿书画大赛 40幅作品脱颖而出将参与展览

聚焦青岛少儿书画大赛 40幅作品脱颖而出将参与展览

第二届“东方名家”杯少儿书画大赛颁奖典礼暨作品展将于6月23日在青岛东方名家美术馆隆重开幕。据悉,此次活动旨在更好地展示少儿艺术教育...[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18-06-23
夏至还卖1块3!济南街头西瓜价格较往年高了近四成

夏至还卖1块3!济南街头西瓜价格较往年高了近四成

西瓜作为“消暑利器”,深受省城人们的喜爱。近来,不少读者向记者反映,今年西瓜的价格似乎比往年要高不少,家住市中区玉函路的商先生告诉...[详细]
山东商报 2018-06-23
逛商城遇可疑持刀人员咋办?济南市人防办教你应对

逛商城遇可疑持刀人员咋办?济南市人防办教你应对

人防商城内如果遇到了带刀可疑人员或者出现了疑似炸弹怎么办,人防商城内发生了火灾怎么办,主汛期出现积水倒灌要怎么应对?22日上午,济南市人...[详细]
齐鲁壹点 2018-06-23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