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大话山东:这些红色故事里藏着“天花板”级别的双向奔赴

来源:闪电新闻

作者:刘桂秋

2023-11-25 14:11:11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5日讯 公元前492年,孔子周游列国时,救了一名旅店老板的父亲,随后被追杀,老板冒死助他逃走,自己却没了好日子。数年后,旅店老板病故,孔子行跪拜大礼,又卖掉了自己唯一的代步工具,为恩人办葬礼。现在看来,他们属于是双向奔赴了。之后的漫长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祖辈将这种双向奔赴和知恩图报的基因一脉传承,逐渐孕育出红色文化的萌芽。

沂蒙山区曾经是山东抗日斗争的中心根据地,当时农民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一言难尽。后来村里来了共产党,组织识字班还发动大生产,又进行土地改革,让“耕者有其田”。2000多年来,共产党带的队伍是唯一真正对老百姓好的,于是老百姓不彷徨了,你把人民放心上,人民把你高高举起,认定了你,披肝沥胆也要回报。

1941年一个寒冬的夜晚,八路军小战士昏死在沂南县横河村一处坟地里,住这儿的一位妇女把他藏起来,又骗走了日军。妇女家一贫如洗,便将乳汁一滴滴喂给伤员,自己的孩子饿得大哭,她愣是没给孩子一口。这位妇女,就是“沂蒙红嫂”明德英。舞剧《沂蒙颂》就讲述了她的故事;和明德英一样,“沂蒙母亲”王换于带着儿媳张淑贞抚育革命后代,救治伤员,自己的四个孙子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张淑贞的女儿于爱梅、外孙女高洁,分别成了第三、第四代“红嫂”。如今,“红嫂”家乡沉浸式演艺院落,入选“最美沉浸式文化艺术体验空间”;2022年,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荣获“文华大奖”,从《沂蒙颂》到《沂蒙山》,沂蒙超越地理概念,成为浓郁的红色标签、文化符号和精神力量。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人民为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付出,让双向奔赴上升到了不曾有过的高度。

血与火的洗礼中,党和军队与山东人民生死相依、同仇敌忾,形成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沂蒙山之外,莱阳农民唐和恩跟老乡运着粮食,从济南战役走到淮海战场;胶东育儿所里,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南麻战役时,沂源县20万人砸锅卖铁支援前线……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420万人口有20万人参军、百万儿女支前。新中国成立前,山东总人口4000万,却有1100万人次支前,100万人当兵,22万人为革命壮烈捐躯。

战火硝烟已散,时代变迁,不变的是红色传承。如今,6条山东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红色主题遗产线路,成为可游、可观、可学的革命主题教育新载体。山东,正在发挥优势创新形式,大力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让红色精神成为凝聚奋进,源源不断的力量。

策划:逯兴举

制作:刘桂秋

配音:李中豪

闪电新闻记者 刘桂秋 报道

[责任编辑:刘桂秋 逯兴举 李娜 张倩]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