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大河安澜永向前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田博群

2022-06-24 11:04:06

原标题:大河安澜永向前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黄河保护法草案,这是我国继长江保护法后又一项流域综合立法。黄河、长江,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不仅要保护其生态,也要保护与传承其文化。

如果从高空俯瞰广阔的中华大地,有一条金色的巨龙,起自青藏高原的冰川,浩浩荡荡,不舍昼夜,穿越九省,流贯万里,最终注入渤海。它跨越山地、平原、丘陵,一路上接纳千溪百川,时而平坦奔涌、一往无前,时而九曲回肠、峰回路转,时而疾流直下、涛走云飞,它呈“几”字形的庞大身躯,恰似一个有力的臂弯,将沿岸百姓拥抱在怀里,千万年来喂养着甘甜的乳汁,它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黄河是中华大地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又滋养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华夏儿女通过不屈不挠的治理水患伟大斗争,书写了中华民族创新创造、团结奋斗、济世安民、实干筑梦的史诗。今日,让我们从几件黄河相关的文物,来感受这史诗的充沛力量。

一尊铁犀,寄托百姓永镇波涛、安居乐业的梦想

“百炼玄金,镕为真液。变幻灵犀,雄威赫奕。镇厥堤防,波涛永息。安若泰山,固如磐石……”在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北郊乡的铁牛村,有一个铁牛庙,该庙供奉的是一尊铁犀牛,这段铭文就刻在铁犀背上。

身高2.04米,围长2.66米,这尊铁犀独角朝天,双目炯炯,两肢前撑,躯体魁伟,它面朝着日夜奔流的黄河方向,背后守护的就是八朝古都开封。

这尊铁犀并非无名之辈,而是大有来历的。它是明代于谦任河南巡抚时所铸造的。在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中,铸铁牛以镇水患是十分常见的做法。

于谦,这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爱国诗人,深受后世仰慕的清官,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那便是治水能吏。宣德五年(1430年),33岁的于谦被委以重任,擢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巡抚山西、河南等地,巡抚衙门设在开封。金秋九月,于谦单车赴任,没想到,此去开启的巡抚地方生涯,竟长达十八年之久。

于谦到开封后,见洪水暴溢,冲决堤岸,像猛兽一样撕咬着,所到之处,房倒屋塌,田野冲毁,百姓无家可归。作为一方长官,于谦心急如焚。他身先士卒,日夜带领部属与民众治理水患,经过多日拼搏,才将水魔降伏。

在此后的岁月中,于谦忙碌奔走于黄河岸边。为了防范洪水泛滥,他将修堤筑防作为重要任务,《明史》记载,“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于谦组织官民齐心协力加高加宽防洪大堤,在堤上遍植树木、荆棘、草皮,经过艰苦努力,终于修成了数十里的黄河大堤。于谦还在距离大堤不远的地方次第设亭,选派精干人员任亭长,专司河防事宜。同时,他又安排在大堤上开挖沟壕,建有拱闸,以便在水势凶猛时,可以打开闸门,快速大力泄洪。

于谦任职期间,按照规定要进京述职,下属劝他即便不送金银,也应送些土特产以防刁难,于谦举起袖子洒脱一笑,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以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两袖清风”这个典故即源于此。

正统十一年(1446年),于谦主持铸成镇河铁犀并撰写《镇河铁犀铭》,立誓要根除黄河水患。此举既顺应民心,又增强官民治黄信心。铁犀被赋予了与黄河水患顽强抗争的大无畏精神,更表达了万千百姓永镇波涛、安居乐业的强烈追求。

在于谦逝世后,开封人民没有忘记他,深感其治河爱民之德,先在镇河铁犀旁建庇民祠,又于东司门后建梦神庙,并逐渐将于谦尊奉为“水神”,把龙王庙改为于公祠。

为民者不朽,镇河铁犀在永恒述说。

一幅河防图,凝聚治水专家多年治河的经验

治理黄河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世代人的事,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千千万万人的事。在这漫长的治水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他们有的留下了名字,有的并没有留下名字。

从大禹治水开始,治水的智慧与精神代代相传。西汉的贾让提出“治河三策”,系统提出治理黄河的理论。东汉的王景治理汴渠与培修黄河大堤,得到“王景治河,千载无患”的美誉。元代的贾鲁带领官民疏塞并举,终治河成功,为纪念其功绩,至今仍有“贾鲁河”碧波流淌。明朝一位叫潘季驯的官员,他提出的“束水冲沙法”为治河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后来,他组织绘制了一幅巨型长图,记录了黄河完整的水利设施、河防重点以示后人,这便是《河防一览图》。

《河防一览图》彩色摹绘本纵45厘米,横有1959厘米之长,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这幅长卷中,黄河、堤坝呈黄色,运河及其他河流呈绿色,山岭、城池呈蓝色,色彩分明、图文并茂。细细看去,黄河在上方,形体更为粗大,一股股洪流重叠交织,间有白色浪花翻滚,京杭大运河在下方,像玉带般蜿蜒逶迤。若有意辨认字迹,一间小房子旁便是一个城池的名字,一座青蓝小丘或许就是一座险峰名山,每一点坐标之侧,都标注着不同的堤坝工程,那是无数人用血汗浇筑而成。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44岁的潘季驯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自此开始了治河生涯。他不辞辛苦、风餐露宿,长年跋涉于泥泞黄泛区,不惜以身涉险,经常乘船在浪涛之间,在水势汹涌中测量水的流速与深度,得到了大量第一手数据,总结出黄河为患、根在泥沙的论断,并提出了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方略,以此对黄河开展较大规模的治理,他27年间4次出任总理河道的职务,使黄河河道基本趋于稳定,扭转了原来下游河道“忽东忽西,靡有定向”的局面。

万历十六年(1588年)黄河大患时,67岁的潘季驯踏上了第四次治河的征程,着力把黄河两岸的大堤连接起来。两年后,潘季驯成书《河防一览》14卷,详细记载了多年来治理黄河、淮河、运河等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举措,而《河防一览图》实际上是潘季驯四任总理河道后的工程建设图。

虽然潘季驯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应当看到,潘季驯治河还只是局限于黄河下游一带,对于泥沙来源的中游地区却未加以治理,没有能够彻底消除黄患危害。直到近四百年后,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手中,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懈斗争,我们党交出了一份亘古未有的治黄护黄兴黄优异答卷,从根本上改变了黄河多灾多难的历史。

天水相连,堤固河平。黄河岁岁安澜——中华民族的这一千年梦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变成了生动现实。

一部音乐手稿,唱出自强不息、爱国奋斗的民族精神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从来都不只是一条浪花激荡的地理之河,而且还是一条翻涌着民族记忆的文化之河,聚集着家国情怀的精神之河。在舒缓平流中,人们泛起悠悠思乡之情,在一泻千里中,人们生成自强不息之志,在飞腾咆哮中,人们又跌宕出救亡报国之思。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一段段气势磅礴的旋律凝固在这部泛黄的音乐手稿上,这正是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手稿。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诞生于黄河边的革命圣地延安,它是抵御外侮入侵的民族爱国激情总爆发而形成的乐章,是大浪滔天、惊涛拍岸,掀起万丈狂澜的黄河呼号之声。

1938年底至1939年,光未然两渡黄河。他被壶口大瀑布倒悬倾注、排山倒海之势所震撼,据此孕育了一首以黄河为主题的长篇朗诵诗——《黄河吟》。在延安,光未然遇见了冼星海,冼星海被他的作品深深打动,他似乎听见黄河疾流呼啸之声。在接下来的6天6夜里,冼星海进入了兴奋的创作状态,他不厌其详地让战友们描绘在壶口渡河时的所见所闻,船夫号子声、操桨掌舵声、狂风巨浪声,如战鼓擂、枪炮响,如百姓呻吟、将士冲杀声,这些汇聚在一起,像巨大的洪流不停冲撞他敏感的心灵,他想到这个民族所受的苦难,他忆起这个民族发起的抗争,中华大地所有的山川都在怒吼,他把听到的这一切声音都转化为激昂的音符,名垂青史的作品就此问世。

1939年4月13日晚,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内,《黄河大合唱》进行了第一次演出。光未然亲自登台朗诵了《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我们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台下观众的情绪随着那抑扬顿挫的男中音、随着那挥舞的臂膀而热烈澎湃。歌曲更加慷慨激越,音节雄壮而多变,冼星海指挥鲁艺合唱团,唱出千军万马的气势与力量。终曲《怒吼吧,黄河》如同黄河般一浪紧排着一浪,“啊!黄河!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使听众仿佛置身于黄河之上,在惊涛骇浪里迸发无穷无尽的奋斗信念。

《黄河大合唱》一问世,就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成为了中华民族抗战救亡的响亮精神号角,也成为了永不屈服顽强奋斗的民族史诗而长存寰宇。

黄河,黄河,您的滚滚波涛承载着中华文明浩荡奔腾,激励着中华儿女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作者: 蔡相龙 唐俊伟

【编辑:田博群】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中国未成年网民数量持续增长 各项举措织牢保护网

推出青少年模式,帮助合理使用网络。目前,中国未成年网民数量持续增长,“触网”日趋低龄化。如何更好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维护未成年人...[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2-06-24

北部边疆——生机勃勃 繁荣安定

北部边疆——。在党的领导下,身处祖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砥砺前行,全力守护和建设大美边疆。生态北部边疆...[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2-06-24

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在总结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成...[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2-06-24
中国三人女篮获小组头名直接晋级世界杯八强

中国三人女篮获小组头名直接晋级世界杯八强

新华社安特卫普6月23日电(记者肖亚卓、潘革平)23日,中国三人篮球女队在比利时安特卫普进行的国际篮联三人篮球世界杯上取得小组赛两连胜...[详细]
新华社客户端 2022-06-24
“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原标题 弘扬工匠精神,为实体经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践行嘱托十年间)。“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详细]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06-24
人民日报和音:以历史主动精神直面困难挑战

人民日报和音:以历史主动精神直面困难挑战

原标题 以历史主动精神直面困难挑战(和音)。6月22日晚,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回答“摆在...[详细]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06-24

【环时深度】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是匕首还是盾牌?

作为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原本就已经被贴上了一系列有火药味和杀伤力的“标签”——是俄罗斯“扼住欧洲喉咙的匕首”或“插在欧洲心脏地...[详细]
环球Time客户端 2022-06-24
人民日报评论员: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

人民日报评论员: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

原标题 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论习近平主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准确认识历史发...[详细]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06-24
来了!新闻早班车6月24日

来了!新闻早班车6月24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23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22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5例,本土病例...[详细]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06-24
人民论坛:人民性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最显著的特征

人民论坛:人民性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最显著的特征

观察当今中国的人权事业,“规模最大”是一个常见词。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保障困难群体权利;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详细]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06-24

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6月23日,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在北京召开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徐乐江强调,四届理事会要勇于创新,强化带动,注重引领,带动整个民企公...[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2-06-24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