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缺制度还是少经费 科研人员做科普究竟难在哪?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2021-08-04 03:48:08

原标题:缺制度还是少经费 科研人员做科普究竟难在哪?

来源:科技日报

缺制度还是少经费 科研人员做科普究竟难在哪?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走进北京二中教育集团为师生做主题演讲,并观摩了学生的科技作品。新华社发(周良摄)

补齐科普短板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②

鼓励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发自内心觉得做这件事是有益的。同时科学共同体会认可这种职业的行为,不会认为科研人员做科普是“不务正业”。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我们就想开个视频号,每周做两条有关大健康、食品安全的短视频,但是找专业拍摄制作团队谈了下,一条就要一两千,这个经费到现在也没着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沈奇去年上任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把食品健康方面的科普知识推向公众。

但是,这个愿望想要落地太难了,“除了经费,开设公众号还要层层审批,还得找个有兴趣的科研人员专门负责。”沈奇说,最近中央各部委要求加强科普工作的表态,又让他看到了希望。他说:“或许明年就有经费把公众号建起来了。”

科研人员被认为是“科学传播的第一发球员”,做好科普原本应当是其职责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科研人员投身科普事业的比例并不高,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风气也没有在科研圈流行起来。这其中原因为何,是缺少制度,还是缺少经费?部分科研人员的回答或许能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找到依据。

最适合做科普的人放不开手脚

郑永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这个在网上解读“祝融号火星车”和“月亮上的第一次发芽”的“火星叔叔”,如今已是科普领域的“网红”。

“这个领域不是我主动进入的,就像我以前选专业时也是这样,不是主动去选择,但是有这样的机会时我没有抗拒它,愿意去了解它,就是通过这样的过程慢慢进去了。”2015年,一次偶然的授课经历,让郑永春接触到科普文章写作,从此一步步地成为科普达人,“出了书,后来也注册了博客,有更多的机会做更多的事情,就这样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中国创造成为时代强音的今天,像郑永春这样的“网红”科学家很少,科普是不是科研人员的分内事仍存争论。

近年来,多项针对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情况的调查分析,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认同度高、意愿较强、行动力偏弱。最适合做科普的科研人员为何放不开手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传播中心主任王永栋研究员告诉记者,科研人员缺席科普工作主要原因他认为有两个:首先,从客观上来看,科普占用了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考核中却不算数,比如评奖不算,评职称也可能不算,既没有相应的岗位设置,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毕竟在科研单位大家更看重项目、论文、影响因子、人才帽子等。

其次,从主观来说,大多数科研人员觉得科普工作不需要太深入的专业知识;同时,担忧科普需要用到他人的成果,产生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感觉与其花时间做不太熟悉的科普工作,不如专心写自己的论文。

受访科研人员一致认为,在现行的科研和人才评价体制中,科普贡献大多是无名又无利,费力不讨好。在这样的“指挥棒”导向下,重科研轻科普的集体认知慢慢形成。

“在文化层面上,科研和科普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完全不一样,科研文化是向内的,它追求学术圈内、专业圈内的认可,科普的文化是外向的,它追求公众的认可。”郑永春说道。

科研人员做科普不能搞“一刀切”

既然已有的“指挥棒”忽视了科普,那么在科研考评体系中加重科普贡献,科研人员热情是否就一片高涨了呢?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国家已有相关鼓励科普的政策出台。比如《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建议将科学传播的业绩考核办法视为科研人员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操作细则和硬性规定,导致政策无法落到实处。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科研人员对建立科普考核刚性制度的建议褒贬不一。

“我原来觉得科研人员做科普是要鼓励的,或者要建立一些制度化的激励机制,但我现在越来越感觉不能一概而论。”郑永春表示,科研人员的主业是科研,做科普不仅需要有科研背景、知识面广、愿意分享,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积累经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在第27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曾说过,行政化是一把双刃剑,不能搞政策一刀切,比如,硬性将科普作为所有科研人员的考核指标。

沈奇则建议,可以对一个课题组、一个实验室、一个研究所进行量化考核,倒逼团队和单位负责人重视科普工作。

周忠和说,鼓励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发自内心觉得做这件事是有益的。同时科学共同体会认可这种职业的行为,不会认为科研人员做科普是“不务正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院长罗京佳长期在国外工作,他告诉记者,国外科学家很乐于把自己的科研进展和相关科学知识分享出去,“写论文不也是一种科普吗,只不过是面向专业人士的科普。既然能跟圈内人分享,为什么不屑于向公众科普呢?”

罗京佳表示,不同语言之间需要翻译,不同学科之间隔行如隔山,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也是公众,也需要科普,一旦形成这种认知和科普文化,根本不需要制度来生拉硬拽。

应尽快建立科普制度体系

缺少科普经费是采访中记者听到最普遍的呼声,那么,科研单位究竟有无科普工作专项开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在全院120个研究所中,科学传播指数位居前列,按说取得这样的成绩所里在人财物上投入应该很大。王永栋告诉记者,所里非常支持科学传播工作,仅科学传播中心今年的预算就达到近780万元。支出费用包括几个专业杂志的编辑出版费、图书馆文献资料采购费、标本维护费、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运行费和人员费用等。而每年的收入包括财政拨款则非常有限,收支相抵后,所里还要补贴300余万元,这对一个主要开展基础研究的研究所来说压力很大。

同时,该所的科学家对科普工作也有很高的积极性。“今年5月18日,我们聘请所里20几位研究人员作为首批科学传播专家。”王永栋说,这批科学传播专家积极参与了博物馆的展陈大纲和展板讲解词撰写、展台和展品设计,参与视频拍摄、参加科普讲座和科普活动。

郑永春建议,国家应尽快建立一套科普制度体系,像资助科研那样资助科普,比如设立科普基金、科普人才计划、科普成果奖励等。“科研人员能得到项目资助和国家奖励,也能得到同行认可,自然就会愿意投身其中。”郑永春说。

王永栋也认为,国家可在自然科学基金中设置科学传播项目,三大科技奖中也可以设置科学传播奖。

同时,受访者普遍认为科普培训和人才培养必须得到重视。“我做科普和科学教育后就发现,这个人是学高能物理的,那个人是学应用数学的、学分析化学的,那有没有人是学科学的?我们需要有人能够把不同学科衔接起来、兼容起来,围绕未来人才培养的角度,给予这些人才整体科学的滋养。” 郑永春说道。

王永栋建议,在大学的理工科专业中开设科学传播课程作为必修课,让学生掌握艰涩内容通俗化的表达能力和融媒体传播的要领和方法,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才能把成果描述清楚、传播出去,让全社会和普通公众都能听明白、看得懂、用得上。

[责任编辑:杨凡、崔中连]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突破病例难免 疫苗关键要看保护力

突破病例难免疫苗关键要看保护力。“如果接种了新冠疫苗依然被感染,应该怎么看。8月3日,在上海市举行的第10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详细]
科技日报 2021-08-04

密接者概念为何要变?高温能抑制新冠病毒传播?专家这样说

密接者概念为何要变。高温能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密接者概念的改变,对疫情防控措施有何影响[详细]
科技日报 2021-08-04

湖南株洲石峰区、荷塘区等部分小区划定为中风险地区

中新网8月4日电据湖南株洲市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株洲市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3日发布通告称,自2021年8月4日0时起,将...[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8-04

中国女子中长跑再创历史 王春雨800米获第五

8月3日,在东京奥运会女子8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王春雨以1分57秒获得第五名。中国女子中长跑再创历史王春雨800米获第五。在3日进行的女子80...[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8-04

香港社会各界累计向河南灾区捐款捐物逾2.3亿港元

中新社香港8月3日电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3日发布,香港社会各界踊跃向河南灾区捐款捐物,通过香港中联办赈灾专户累计捐...[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8-04

封闭管理、上报行程、暂停暑托……学校防控措施升级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4日电7月份以来,国内十余省份出现新增确诊病例,新一波疫情受到舆论关注。封闭式管理、叫停各种活动、排查师生行程、...[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8-04

明星的律师声明有啥用?律师:更多是表态、震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4日电“XXX发律师声明”“XXX再发律师声明”……近期,明星发布的律师声明屡屡登上热搜,引起广泛关注。律师声明是律师...[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8-04

苏炳添在论文里是怎么研究自己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4日电几天前,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名。这让不少人开始关注苏炳添以及百...[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8-04

王峥摘银,链球“不悔”

中新社东京8月3日电题 。王峥摘银,链球“不悔”。3日进行的东京奥运会女子链球决赛,中国选手王峥以77米03获得一枚银牌[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8-03

止步200米半决赛,谢震业已然创造历史

8月3日,东京奥运会男子200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谢震业跑出了20秒45的成绩,位列小组第七,遗憾无缘最终的决赛。3日,跑完200米半决赛,中...[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8-03

江苏扬州新冠肺炎疫情麻将馆暴露人员占64%

新华社南京8月3日电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公室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说,在江苏此轮新冠肺炎疫情中,南京感染人员主要为机场相关人员,扬州主要为麻...[详细]
新华网 2021-08-03

济南纳入管理1214人均为阴性,陆续解除隔离!机场全面恢复正常运转

8月3日晚,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关于8月2日SC8868航班疑似阳性人员调查处置情况的续报》,通报称 。8月2日,哈尔滨飞往厦门经停济南...[详细]
人民日报客户端山东频道 2021-08-03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