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炸圈背后,《端午奇妙游》做对了什么

来源:文汇报

作者:

2021-06-17 15:20:06

原标题:炸圈背后,《端午奇妙游》做对了什么

来源:文汇报

炸圈背后,《端午奇妙游》做对了什么

河南卫视的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火爆全网,演绎水下飞天的舞蹈《祈》仿佛再现建安才子曹植名篇《洛神赋》的景象。

■本报记者 宣晶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近日,河南卫视的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火爆全网,尤其是演绎水下飞天的舞蹈《祈》,仿佛再现建安才子曹植名篇《洛神赋》的景象,又呼应了端午祈愿的民俗。这场电视荧屏“奇妙游”由《祈》《龙舟祭》《兰陵王入阵曲》《唐印》《医圣传人》《粽横一面》《丽人行》7个节目组成,共历时41分钟。截至目前,《端午奇妙游》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超过35亿,48小时内19次登上热搜榜,视频播放量也已破亿。

短短4个月里,河南卫视凭借《唐宫夜宴》《祈》等“爆款”创意节目不断刷屏,不仅形成了独具韵味的艺术语言和审美风格,也推动河南文化旅游再上新台阶。据携程近日发布的端午出行数据,今年郑州首次入围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榜单,曾经不算热门的河南博物院也成为“网红”打卡点。

专家认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以守正出奇的当代演绎,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使之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久久流传。从《唐宫夜宴》到《祈》,创作团队不曾简单堆砌文化符号,没有盲目追求宏大排场,而是精心挖掘传统文化和现代表达的契合点,寻求与广大观众的共鸣,以轻盈灵动的姿态走进更多人的心灵。

动人心魄的视觉“奇观”背后,是创新与匠心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祈》的表演者何灏浩化身“洛神”惊艳登场,她娉婷袅娜又不乏刚劲力度的绝美舞姿令观众心驰神往。荧屏上,每一帧画面浑然天成、养眼润心,展现出超现实的梦境之美,似乎随便截图都能当作电脑壁纸。虽然《祈》之舞较难在实体舞台空间再现,但电视艺术大胆突破创作惯性思维,营造出了动人心魄的视觉“奇观”。

“神作”“奇观”的诞生看似偶然,实则是厚积薄发,主创团队秉持匠心精神,打造出富有创意的传统文化精品。《祈》的舞蹈编创经过数轮修改,动作由唐代仕女的细碎慵懒变为“飞天神女”的大开大合,并以水和光为主体制作出美轮美奂的背景。据节目组透露,《祈》按分镜头剧本渐次推进,每次拍摄时表演者都要先沉到水底,在摄影助理的帮助下铺好衣服的纱,再等导演下水开机开拍——哪怕只拍10秒钟镜头,团队都要花上很长的准备时间。

“水下舞蹈这条路很孤独,我不是天才,只能默默努力。”何灏浩6岁学游泳,曾是一名花样游泳运动员,如今已从事水下舞蹈行业5年多。即便如此,《祈》的拍摄过程仍异常艰辛,水下舞蹈的稳定性、动作衔接的流畅性、水中睁眼的适应性等,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锤炼。

《祈》全片1分54秒,真实拍摄时间约30个小时。水下动作不能拖泥带水,但凡有一点卡顿或表情没到位都要重拍,运气好的话至少两条,如果纱缠得非常严重,就需要拍五六次。排练和拍摄过程中,何灏浩必须长时间泡在5米深的泳池里,披着6米长的披帛,为克服浮力还佩戴了10公斤的配重。因每隔50秒换气一次,表演者得反反复复下水;摄影助理在水里泡了三天,毛细血管破裂,不断流鼻血;由于长期浸泡,许多摄制组成员还发生了失温、耳压逆向堵塞等问题。

创新从来不简单,《端午奇妙游》亦是如此。为了40多分钟的节目呈现,7个摄制组赴8个取景地,进行了20多天密集拍摄。导演陈佳说,仅《祈》最后一次拍摄的素材就足有30G,光上传网盘就花了三四个小时。

节日综艺成为现象级文化品牌,让传统文化可亲可感可触

河南素有“伸手一摸春秋文化,两脚一踩秦砖汉瓦”的盛名,如今通过新颖有效的大众传播手段,再次闯进了年轻人的视野。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今年春节,一群娇憨灵动的“唐朝小妞”凭借“爆款”舞蹈《唐宫夜宴》火遍网络。舞蹈在妆容、服饰等方面还原唐三彩乐舞俑的形态,并通过虚实相接的舞台科技将灵动舞姿和国宝国潮融入,拉近了当代观众与历史的距离。此后,河南卫视的《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游》用“动画IP”形式串联节目,融入河南文旅元素,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观感和回甘绵长的余韵。《端午奇妙游》则创新采用“网剧+网综”的形式,以四个“唐小妹”的视角,延展出交错故事线,讲述《唐宫夜宴》前传故事。“今年我们的主题思路就是‘中国文化传统节日’系列,之后还有七夕、中秋和重阳,最后是2022年春晚。”陈佳透露。

与偏重呈现地方文旅特色的前作相比,《端午奇妙游》用奇思妙想将电视节目与赛龙舟、采草药、挂艾草等习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联系,使艺术创作更具深邃丰厚的人文情怀,让观众通过电视综艺追思先贤,深入了解传统文化。《龙舟祭》以端午前夕祭祀盛景为题,融合了舞蹈、杂技、鼓乐等元素;《唐印》将傀儡戏与舞蹈巧妙结合,带给观众新奇的视听享受;《医圣传人》将悬壶济世的大医风骨娓娓道来,展现中医文化魅力……互联网思维与科技手段赋能,电视综艺创新呈现方式,融入多种潮流元素,让珍贵文物和古朴文化穿越历史长河、穿透荧屏隔阂,走进千家万户。

中华文化璀璨辉煌,传承着丰富的情感、独特的精神。无论身处哪个时代,人们都需要从传统文化和精神原乡中找寻内心的安宁与滋养。只要破解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密码,切中当下大众审美的需求,它就能再度绽放迷人光彩。专家认为,我国许多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应当沉下心来立足本土,深度发掘传统文化资源潜力,运用创新表达展现传统文化魅力,提升地方的文化形象与文化吸引力。赓续传统、与时俱进,让古老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可亲、可感、可触。

[责任编辑:杨凡、崔中连]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敢教日月换新天》

[详细]
央视网 2021-06-17

这场为环卫工人精心准备的露天放映刷屏了

昨晚,这场为环卫工人精心准备的露天放映刷屏了。左图 昨晚,上海国际电影节在虹口区今潮8弄推出的一场惠民放映活动在朋友圈刷屏,在场的观...[详细]
文汇报 2021-06-17

“南京路上学八连模范中队”霓虹灯下守初心

“南京路上学八连模范中队”霓虹灯下守初心。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执勤十中队官兵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前重温入党誓词。6月9日,由官兵创拍...[详细]
文汇报 2021-06-17

上海警方首次侦破利用“暗雷”实施诈骗案件

中新网上海6月17日电生成支付口令红包,明明口令还未给对方,红包内钱款就被取走;网上进行支付,明明输入金额无误,被扣款金额却远远高于...[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6-17

参宿四为何“大变暗”?最新研究称由尘埃团和冷斑导致

参宿四2019-2020年“大变暗”前和过程中(图片来自论文作者)。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距离地球第二近的红超巨星1年多前发生“大变暗事件”(Gr...[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6-17

降雨致柴达木盆地俄博梁雅丹、火星营地临时封闭

图为俄博梁雅丹地貌群。中新网西宁6月17日电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官方17日对外发布,受降雨影响,为保障游客安全,地处柴达木盆地的俄博梁雅...[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6-17

探访青海高考评卷现场:已临近尾声,专家“渴望”作文文采

图为专家讨论评卷情况。16日下午,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举办2021年普通高考评卷现场开放日活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记者和10余名...[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6-17

栖息地树林被砍掉过半 白鹭何以为家

白鹭,何以为家。它们的栖息地要被开发了,树林砍掉过半。砍伐,被紧急叫停[详细]
钱江晚报 2021-06-17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