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让文明之风吹进老百姓的心坎里——全国各地农村地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见闻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21-02-20 19:38:02

原标题:让文明之风吹进老百姓的心坎里——全国各地农村地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见闻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 题:让文明之风吹进老百姓的心坎里——全国各地农村地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见闻

新华社记者孙少龙、范帆、刘扬涛、李杰

乡风淳,乡村兴。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村地区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改进村规民约,宣传孝善美德,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积极引导群众摒弃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陋习,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保障。

孝善敬老润人心

春节刚过,甘肃省金昌市市民甄世贤就开车带着82岁的父亲甄作金赶回了老家新粮地村。

原来,每月的21日,是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新粮地村的孝善日。这天,村里会组织60岁以上的老人参加聚会,他们品尝美食,欣赏演出,其乐融融。

“我父亲腰不好,上下楼不方便,不太愿意和我们住在市里。”今年59岁的甄世贤家中四世同堂,但老父亲不住在身边,他只能多给赡养费来尽孝心,但老父亲说什么也不肯要。

在新粮地村,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40人,其中70岁以上老人有70人左右,老人的赡养问题一度困扰着不少家庭。

2019年,新粮地村创新性地设立了“孝善基金”,全村70岁以上老人的子女若每月缴纳200元的赡养费,孝善基金理事会将给予20%的补助,在每月的孝善日一同发放给老人。

“情况允许的话,我们会要求子女到现场缴纳赡养费。”新粮地村党支部书记鲜舜文说,希望借此引导子女多看望老人、关怀老人。

如今,甄世贤每月再忙,都会抽空回到村里缴纳赡养费,更重要的,是看看独居的老父亲。2015年,新粮地村建成了互助老人幸福院,孤寡老人们在这里用餐娱乐、互相陪伴,甄作金就是其中一员。

“看到父亲现在拥有了一个温暖的港湾,心里特别踏实。”甄世贤说。

婚俗改革添喜气

春节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鲍店镇的一间办公室里,陈春兰正在埋头整理资料。

“春节期间不少在外务工的青年回了村,父母都忙着给孩子张罗对象,我们可忙呢。”今年53岁的陈春兰是鲍店镇公益红娘志愿服务队的一员。这支成立于2019年的志愿服务队以全镇行政村的妇联主任为主力,如今已经有30多名队员。

孩子找对象,她们负责配对联络;村民办喜宴,她们全程主持张罗。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红娘”们还肩负一个重要的任务——向村民倡导婚事新办的文明新风。

“过去村里人结婚习惯大操大办,车队、酒席、乐队一个都不能少,街坊邻里互相攀比,形成了铺张浪费的风气。”陈春兰说。

2019年11月,长治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革除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歪风陋习,鲍店镇公益红娘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

“我们把宣传融入服务,既帮老百姓办事,又引导他们转变观念。”鲍店镇镇长周彦飞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农村婚事大操大办的风气得到了很大改变。

鲍店镇郭家庄村村民仝贵文也深有感触,几年前给大儿子操办婚事的场景让他记忆犹新:“酒席连摆了一个礼拜,全家人都累垮了,光请人吃饭就花了一万多块钱。”

春节过后,仝贵文准备给小儿子办婚事。这次,他的“心理负担”小了很多。“做一锅烩菜,请几桌亲朋,加上酒水什么的,两千块钱足够。”仝贵文说。

“酒席变成大锅菜,乐队换音响,高档婚车也换成了自家的小轿车。”陈春兰说,农村婚事少了铺张浪费,但祝福从未改变。

文明丧葬寄哀思

将骨灰盒放入公墓,铺上一层鲜花,亲友在墓碑前祭拜,全程没有嘈杂的吹打哭丧和沉重的棺木……

在江西省永新县烟阁乡水尾村,百岁老人朱九英的葬礼简约而庄重。

“过去常有村民因为墓地选址产生纠纷,丧事的鞭炮也常常引发是非争斗。”烟阁乡红白理事会会长龙新华说,如今逝者骨灰入葬公墓,不仅节约了土地,也减少了纠纷,村民间关系更加融洽,村容村貌也更加整洁。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过去办丧事堪称“大开销”。烟花爆竹、乐队、宴席全算下来,起码要花两万多块钱。如今,殡葬流程简化大大减轻了村民们的负担,“村里人都非常支持。”

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结合民意,推行“三二一”丧事礼办模式,“三”就是不请“八仙”、不请乐队、不大操大办宴席;“二”就是不收鞭炮、不收花圈;“一”就是只设一个香厅。

与此同时,当地还完善规章制度,引导群众在办丧事时“一个鞭炮不放、一寸白布不扯、一朵白花葬亲人”。如今,绿色殡葬正成为新风尚,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接受和认可。

为了加强红白理事会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排头兵”作用,永新县还通过视频教学、现场观摩等方式,对丧事礼办流程等内容进行培训,全面提升理事会成员的服务能力。

同时,当地志愿者协会也借助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宣传禁止婚丧事大操大办的规定,营造厚养礼葬的社会氛围。

“文明节俭办丧、节地生态安葬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永新县民政局局长龙继东说,县里还创建了网络祭祀平台,引导群众通过网络寄托哀思,移风易俗的成效正逐渐显现。

[责任编辑:杨凡、路伟]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中国6座GDP新晋“万亿俱乐部”城市锚定科技创新第一动力源

中新社合肥2月20日电中国各省市陆续发布的2020年GDP数据显示,合肥、南通、济南、福州、泉州、西安成为新晋“万亿俱乐部”城市。记者梳理发...[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2-20

湖北: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创高地

中新网武汉2月20日电近日,湖北启动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和首批7个湖北实验室。湖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炜介绍,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2-20

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王沪宁讲话 韩正出席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并讲话,中...[详细]
新华网 2021-02-20

中方:愿同东盟国家密切协调,为推动缅局势降温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19日分别同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外交主管部长艾瑞万和印尼外长蕾特诺通电话,就缅甸局势交换意见...[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2-20

新华网评:牛年迎来“开门红” 攒足牛劲继续“犇”

牛年春节,尽管全国超1亿人选择了就地过年,但特别的新春年味不减。这样一组数据,令人欣喜——春节档电影总票房超80亿,创下新的历史纪录...[详细]
新华网 2021-02-20

经济大家谈|“十四五”时期如何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

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上,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是促进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十四五”期间社...[详细]
人民论坛网 2021-02-20

杨幽红:以高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详细]
经济日报 2021-02-20

【光明网评】年俗流变,让春节历久弥新

不过,“此心安处是吾乡”,春节期间,“原年人”花式过年,也过出了“新年俗”“新年味儿”。如以往走家串户的线下拜年被网络“云拜年”等...[详细]
光明网 2021-02-20

【工事工评】让文明成为返程路上的主色调

春运“返程模式”开启,人员流动大、聚集性活动多,无疑将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因此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是重中之重。为保障旅客安全出行,各地交...[详细]
中工网 2021-02-20

【工事工评】开门“三打扫”,新年新气象

告别节日长假期重新进入工作状态后,开门要做的事不少,要议的题也很多,但我想最为突出最需要急办的是这“三打扫”了。“年味”嚼在口中,...[详细]
中工网 2021-02-20

“摩托大军”要“减员”更要“减源”

据《工人日报》近日报道,位于两广交界处的梧州东出口,是春运期间珠三角务工人员自驾摩托车返回广西的必经之路。标本兼治促使摩托大军“缩...[详细]
中国青年网 2021-02-20

全国医保电子凭证用户突破5亿

据国家医保局20日消息,截至目前,医保电子凭证全渠道用户量已突破5亿,覆盖全国近40%参保人。当前,医保电子凭证支付功能可在208个城市使...[详细]
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 2021-02-20

青春力量温暖春运旅途

春运是一场特别的旅程。无论是在异乡求学的学子还是在外务工的人员,对他们而言,春运背后都有着一份寄托与期盼,是整理行囊时的雀跃,亦是...[详细]
中国青年网 2021-02-20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