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农民工子女如此“寒门贵养”为哪般?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2021-01-15 07:57:01

原标题:农民工子女如此“寒门贵养”为哪般?

来源:工人日报

一留守子女生活费是父母3倍,每月追星打榜1000元;一随迁子女全家月收入2600元,报兴趣班支出1800元

农民工子女如此“寒门贵养”为哪般?

一些不太富裕的打工家庭,在孩子身上却很舍得花钱——一双760元的运动鞋只穿一个月,为明星偶像打榜每月花掉1000元……“寒门贵养”“未富先奢”在农民工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并不鲜见。

教育专家表示,父母关爱孩子的出发点无可厚非,但真正的富养是品格和精神上的厚蓄滋养,而不是过分追求超出能力范围的物质“富足”,吃苦耐劳精神任何家庭都需要。

盘里没肉就嚷着叫外卖,760元的运动鞋只穿一个月,交粉丝群费、反复购买偶像专辑冲销量月均花销1000元,半夜为偶像打榜——这是辽宁沈阳市康平县12岁留守儿童张梓萱的生活状态,而她所在家庭月收入仅有5000元。

并非所有农民工子女都是如此,可张梓萱却是农民工家庭“寒门贵养”的一个缩影。

在农村,很多不太富裕的家庭,在孩子身上却很舍得花钱。父母迫于生计,把孩子留在老家或者带在身边,出于补偿心理,或者认为让孩子吃苦是家长没本事,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优越的物质和教育条件,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在这样的“寒门贵养”下,孩子们的状况到底如何?

女儿一首歌买108次,父亲一袋榨菜分两顿吃

张梓萱的父亲张天洋在山西太原一家小型铝合金型材加工厂打工,母亲靠摆摊卖手套、拖鞋赚钱。拮据下,夫妻俩仍会每月给张梓萱和奶奶转账1500元生活费到微信钱包,这些钱基本都是女儿在花。

张天洋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左右,安装门窗时没时间吃午饭,他会用馒头就着榨菜吃。一次吃半袋,剩下折起来装进塑料袋下顿吃。一件黑色羽绒服坚持穿了10年。他和妻子每个月的生活费不到500元。

“约定好了,考前5名1500元,前10名1000元。”事实上,张天洋知道女儿在追星,偶尔查看消费记录得知,女儿支付3元的消费记录有108次。他觉得孩子孤独,听听歌、追个星不是坏事,只要学习成绩不掉下来就没事。女儿的“爱好”尽量满足,名牌运动鞋、坚果零食、迪士尼文具,几乎每个月,张天洋夫妇都会给女儿邮城里的“新鲜货”。

石春艳是张梓萱的班主任,已经工作31年,她越发觉得如今的家长娇惯孩子。“以前家长帮着老师一起‘教训’,现在老师教训一句,家长恨不得冲过来跟我理论。”让石春艳最为感叹的是,孩子们的物质条件太过“富足”。23个孩子,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零食方面,最困难的家庭也会准备一袋干脆面,一天装一兜子的也有不少。

不只是留守儿童生活“富足”,一些随迁子女也赶超了城里娃。

素描、油画和钢琴,14岁的李舒飞在疫情发生前每个周末要上三个兴趣培训班,月支出1800元。看上去李舒飞父母收入不菲,实际上,父亲是保安,月收入1800元,母亲朱丽是一家超市的临时销售员,月收入800元。“李舒飞的兴趣班算是少的,班里哪个孩子不是四五个?周末安排得满满的,还有学马术、滑雪的。”朱丽说。

补偿心理作怪,孩子吃苦竟成家长无能

“我和她爸一整天在工作,到家累得只想睡觉。没怎么陪过她,心里有愧。”女儿偶尔会给她洗袜子和内衣裤,懂事得让朱丽心疼。“苦不能苦孩子,穷不能穷教育。”接进城就是让她能享受更好的教育,提升素质,不能像自己一样做一辈子“苦劳力”。

朱丽说,她看到电影中《我和我的家乡之最后一课》里那个没有彩色笔的男孩就哭。她小时候酷爱画画,家里吃饭成问题。小学刚毕业就辍学,“弥补女儿其实就是弥补幼小时的自己。”

然而,私下里,李舒飞告诉记者,她不喜欢美术和音乐,学得很吃力,她还因买便宜的颜料被老师和同学笑话过。

从事农民工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师王冠表示,这是补偿心理在作怪,农民工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刻意提高孩子的物质和教育供给,希望培养成“小公主”“小王子”,改变后代命运。还有一种心态是因为见识受局限,认为在物质和教育上满足不了孩子是家长无能。

“孩子过得不好,肯定是当爹的没本事。”高勇说,他在建筑工地干活,儿子跟他在鞍山、沈阳、抚顺就读过。怕儿子在城里孩子面前自卑,他给孩子买了很多名牌衣服和文具,零花钱给得也足。他觉得,自己在工地打工,不太体面,但只要孩子生活水平够高,就不会觉得这个爹“没本事”“无能”。

更关键的是,孩子们看不到父母打工的辛苦。张天洋告诉记者,每次夫妇二人回村都是穿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买的礼品也多,看上去很光鲜。回村后经常串串门,偶尔打麻将,挺清闲。这可能让孩子觉得家里经济状况不错。

“孩子远离父母,看不到父母工作时的辛苦和忙碌,没有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会觉得赚钱容易,自己花些钱是应该的,甚至是必须的。”王冠说。

吃苦耐劳精神,任何家庭都需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吃苦耐劳精神任何家庭都需要。”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教授秦旭芳认为,关爱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寒门贵养”出的孩子不珍惜劳动换来的金钱,过分依赖父母且不懂感恩,就是在培养“巨婴”。吃苦耐劳、勤俭能干是优秀品质,城里富裕家庭也在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所以无论什么家庭,要为孩子长远考虑,都不能娇惯出奢侈的习气。

“真正的富养,不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品格和精神上的厚蓄滋养。”秦旭芳说,对于孩子应该富养还是穷养的争论自古至今一直都有,也是一代代家长们常议常新的话题。思想上富养才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自然而然地自信,持有不卑不亢的态度,有进取心和拼搏精神,才能让孩子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王冠则认为,物质补偿其实只是家长们的自我安慰。家长应当多承担子女教育的责任,适当让他们看到自己工作的辛酸,了解到真正的社会并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刻意让孩子吃苦,但力所能及地锻炼还是应当的,比如,孩子从小帮父母扫地、洗碗,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孩子遇到想要的东西可以通过努力劳动换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知道当家时柴米油盐贵,才能尽早独立起来。

“寒门贵养”也是当下社会“未富先奢”的一种映射。“城里一些工薪阶层把孩子当‘富二代’养,攀比下,一些贫困家庭也把孩子当‘富二代’养。” 王冠同时建议,全社会应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农民工家长们的思想转变了,教育孩子的理念才会改变。(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记者 刘旭)

[责任编辑:杨凡、崔中连]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没有购物却收到包裹?国家邮政局将整顿刷单等行为

打开包裹后,里面多是质次价廉的物品……针对快递领域存在的此类非法行为,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在1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快推广信用...[详细]
人民日报 2021-01-15

无资质的“品牌合作” 餐饮加盟是如何被明星“吃掉”的

餐饮加盟是如何被明星“吃掉”的。这是明星陈赫自创火锅品牌贤合庄的招商成绩,创下了火锅类目加盟品牌的新纪录。在其背后,200万元一家门...[详细]
中国新闻周刊 2021-01-15

接种1000多万剂未接到严重不良反应报告 中国疫苗有效性超预设目标

全国接种1000多万剂未接到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每一剂都可全程追溯。中国疫苗有效性超预设目标。继在阿联酋、巴林两国正式批准注册上市后,2020...[详细]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1-01-15

较强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东部和南部海区有大风

中新网1月15日电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月15日至17日将有寒潮天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新疆南疆西部和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1-15

透视小种子背后的大战略——一国粮食安全,系于种质资源

新华社发【聚焦我国粮食安全与种子问题(下篇)】编者按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详细]
光明日报 2021-01-15

石家庄超2万人为何异地集中隔离?

“异地隔离显示了中国的疫情防控智慧”。河北疫情仍在发展,目前全省现有本地确诊病例超500例。官方近日决定,石家庄市藁城区对发现病例最...[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1-15

让孩子们告别肥胖

坚持科学运动保持营养均衡。让孩子们告别肥胖(健康焦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逐步改善[详细]
人民日报 2021-01-15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还有哪些“堵点”

如何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关键技术研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在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明确提出,要持...[详细]
经济日报 2021-01-15

乡村数字化从哪里起步——我国数字乡村新变化调查

数字经济的触角,如何跨越崎岖小路,连通深山沟壑,融入乡村生活众多场景,逐步改变农业发展。日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详细]
经济日报 2021-01-15

资本市场探索化解地方债新招

资本市场探索化解地方债新招。近日,多地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被无偿划转,虽然无偿划转的股份去向不同,但主要是被用来充实当地社保基金或化解...[详细]
经济日报 2021-01-15

购车用于家庭 车贷属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购车用于家庭车贷属共同债务。同样借款数百万用于生产经营,为何A案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B案却没有认定[详细]
广州日报 2021-01-15

广州19项车驾管业务可“远程办”

广州交警“车驾管业务远程办”小程序正式上线。除上牌、年审、考试等因查验车辆和实车考试等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业务外,其他大部分车驾管业务...[详细]
广州日报 2021-01-15

10万元被当垃圾丢弃民警帮忙半小时找回

10万元被当垃圾丢弃民警帮忙半小时找回。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艺明通讯员关舒允)在南海黄岐,一名老伯不仅将10万元装在了残旧的环保袋...[详细]
广州日报 2021-01-15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