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满坡荒变成漫山绿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2020-05-15 17:06:05

重庆万州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一季度农业增加值上涨3.5% 满坡荒变成漫山绿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地处三峡库区的重庆万州,农业却交出亮丽成绩单:一季度农业增加值上涨3.5%,其中特色玫瑰香橙产业实现产值6亿元,同比增加15.3%。

人多地少,山高坡陡,这里的山沟沟怎么飞出了“金凤凰”?

近年来,万州依靠好山、好水、好生态,念好“山字经”,做足“水文章”,打出“生态牌”,推动山地高效农业升级。目前全区经果林面积近80万亩,年底生猪将达123万头养殖能力,曾经的“满坡荒”变成“漫山绿”,“风景变产业、产业成风景”的绿色发展动能强劲。

念好“山字经”,适宜什么种什么

长江边,万州区新乡镇,一垄垄茶树铺满山头,绵延成片,层层叠翠。

清明节后,采茶好时节,勤快的向普英起了个大早,背着茶篓上山采茶。“防疫不松劲,生产不耽搁,茶厂机器转起来,咱收入就有保障。”眼看背篓里的嫩芽快满出了筐,她笑着说:“采得多赚得多,这还不到10斤噻!”

向普英的家在治华村,海拔800米的山脊上,3500亩的茶林纵横交错,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

“同样种地,现在大不一样。”向普英感慨,过去这块地种玉米、种土豆,一年挣不了几个钱。前些年茶厂带着调结构,山上的茶树连成片,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现在忙上一年,挣两万块钱不成问题,干活浑身是劲。”

在甘宁镇楠桥村的鑫家园玫瑰香橙园里,农民李家芳正在忙活,一颗颗橙子清洗、套袋、装箱,等待着远行。“政府帮忙线下线上找销路,这些天订单越来越多,这个月又进账3000多块!” 李家芳说。

防控疫情不减收,万州农业的底气来自产业转型。

“过去守着‘块块田’种玉米,产量不高,效益不佳。”万州区农业农村委主任童文说,“山区农业出路只有一条,找准优势调结构,发展高效农业。”

优势在哪?万州有山,更有独特的山地环境和立体气候,发展山地高效型农业得天独厚。立足优势调结构,万州规划产业新布局——海拔500米以下发展柑橘,海拔800米以上种植茶叶,海拔500米至1000米发展以晚熟李、早熟梨为重点的小水果。

尝到转型的甜头,农民们的热情渐渐被点燃。现在,万州已发展柑橘基地38万亩,晚熟李、早熟梨为主的小水果基地22万亩,生态茶叶基地5.2万亩,曾经撂荒的一座座山头长出了翠绿的果林。

打出“绿色牌”,种养循环两头甜

沿江而下,高梁镇天鹅村坐落在长江北岸。走进天鹅村的奇昌养猪场,圈舍干净整洁,不闻臭味,不见污水,一根管道通向圈舍外,流出细细水流。养猪场负责人向进伸出手洗了洗,“我们采用水粪分离的技术,水干净得很。”

万州地处长江上游,肩负着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重任。“这里怎么能有养猪场?有没有污染隐患?”

面对记者质疑,向进解释:“咱这养猪场可不一般,用上新技术,粪污零排放,还能变成有机肥。”

原来,奇昌养猪场采取的是“低架网床+益生菌+异位发酵”的养殖技术,几百头生猪睡在“网床”上,排到楼下的粪便不用水冲,而是通过自动刮粪器统一收纳到圈舍外,与秸秆、益生菌等深度混合发酵,制成有机肥。

“现在不仅零排放,还能变废为宝赚钱哩。”向进算账:猪圈不用冲洗,每天节约用水40多立方米,每月节约电费1万元,减少人工工资2万余元。“不只是节约了成本,猪的疾病少了、饲料转化率提高了,猪肉品质也更好了。”

2019年,奇昌养猪场生猪收入2500万元,有机肥销往附近的茶园、柑橘林,也卖了50万元。“今年准备再扩建4个养猪场,年出栏争取达到10万头。”向进信心十足地说。

在甘宁镇种植大户陈光辉的果园里,一辆满载着30吨玫瑰香橙的冷链物流车出发了。“果树自从吃上了‘有机肥+配方肥’的营养套餐,不仅减少了20%以上的化肥用量,产量也逐年提升,去年首次出口就卖出了60多万斤。”陈光辉自豪地说:“果子甜,自然能卖得更好、卖得更远!”

“产业和生态,要两手抓,走绿色发展的路子。”童文表示,生态养猪不仅解决了养殖户对污染的担忧,让村民增收致富,也让万州山地高效农业尝到了种养循环的甜头,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截至去年底,万州百万头生猪项目开工建设生猪养殖场87户896个单元,目前已建成200个单元,新增产能25万头。今后,将有更多优质有机肥让绿色种植的经果林“吃”上营养餐。

畅通“市场端”,好生态也能富口袋

在新乡镇治华村,阳光静静洒向柑橘果园里,工人们在果园里利索地采摘、打包、运输,忙碌而有序。

“50万斤大雅柑快要卖完了,剩下几万吨,也就是这两天的事儿了。”“园主”熊德仁可没少发愁。“多亏了网上交易会,解了我们的大难题。”眼见着柑橘即将卖完,熊德仁脸上的焦虑一扫而空。

向普英在山上忙着采茶,坡下的茶叶加工厂车间里,20多名工人也忙得抬不起头。“市场俏,订单多,今年又扩建了500亩,目前有7个新茶品种呢。”老板何开龙的话匣子打开了:一斤干茶能卖1500元,总体算下来,带动400余名乡亲年增收700余万元。

“发展山地高效农业,不仅要做大产业规模,更要实现高附加值,让农民多受益。”童文说,“为了解决销售问题,区里千方百计找出路。”

促销售——今年,以万州为代表的三峡库区11个区县抱团,一起举办了三峡柑橘国际网上交易会。通过线上交易,累计为库区卖出去27万吨柑橘。其中万州区成交2万吨,交易金额过亿元。

创品牌——打造万州玫瑰香橙、万州青脆李、“三峡天丛”茶叶等区域公共品牌,目前全区共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个、全国名特优新目录农产品5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24个,“三品一标”产品达105个。

引龙头——目前,多家生猪养殖龙头企业被引进万州。到今年底,生态养猪产业就将建成800个养殖单元,新增产能100万头。

强链条——万州采用“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将村集体经济嵌入其中。财政补助资金投入村集体、村民自愿参与合作发展。童文介绍说,目前已有87个项目签约并开工。为了鼓励农户参与生态养猪,龙头企业还与养殖家庭农场主签订了代养协议,技术指导、物料供应、统一回收销售。“预计村集体每年收入不少于5万元、每户增收不少于4000元。”

万州的山地高效农业正朝着“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阔步前进……

王斌来 蒋云龙 常碧罗 【编辑:丁宝秀】

[责任编辑:杨凡、汪洋]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国家统计局: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6大行业年平均工资超10万元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2019年平均工资#,在城镇非私营单位中,有6个行业的年平均工资水平超过了10万元大关,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0-05-15

江苏丹阳发生爆燃事故 8人送医2人被困

新华社南京5月15日电(记者秦华江、朱国亮)记者从江苏省丹阳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15日11时左右,丹阳市陵口镇肖梁东路出租厂房内一制鞋胶...[详细]
新华网 2020-05-15

千里共战“疫”——记四川田华丹家庭的“最美抗疫故事”

新华社成都5月15日电题 千里共战“疫”——记四川田华丹家庭的“最美抗疫故事”。田华丹和丈夫刘文晶都供职于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田...[详细]
新华网 2020-05-15

山东:扩大硕士招生规模,国企今明两年新增岗位招聘应届生比例不低于50%

关于做好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详细]
大众网 2020-05-15

内蒙古自治区就大气污染防治存在问题约谈呼和浩特市长、包头市长

自治区就大气污染防治存在问题约谈呼和浩特市长、包头市长。5月14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就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未完成2019年度PM2.5约束性指标...[详细]
内蒙古新闻网 2020-05-15

海南对公务员英语水平提出要求:至2025年底,40周岁以下公务员能够进行基本的外语交流

本报讯(记者李磊通讯员杨哲)为全面提升我省公务员外语水平,更好地服务自贸港建设,省委组织部近日印发了《2020—2025年海南省全面提升公...[详细]
海南日报 2020-05-15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各地多措并举提高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题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各地多措并举提高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详细]
新华网 2020-05-15

西藏高海拔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完成

新华社拉萨5月15日电(记者刘洪明)近日,西藏措勤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最后一段导线展放完成,这标志着“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详细]
新华网 2020-05-15

文化和旅游部以22部优秀剧目打造国家级“云端”艺术盛宴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周玮)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15日启幕,以22部优秀剧目打造国家级“云端”艺术盛宴。本次展演是文...[详细]
新华网 2020-05-15

上海市首例“航延险”系列诈骗案告破 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

新华社上海5月15日电(记者朱翃、兰天鸣)5月15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上海市首例“航延险”系列保险诈骗案。犯罪嫌疑人通过...[详细]
新华网 2020-05-15

全国妇联揭晓660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王鹏)全国妇联15日举办“最美我的家抗疫‘家’力量”全国抗疫最美家庭云发布活动,揭晓660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详细]
新华网 2020-05-15

率先复苏突破口 美好生活新方式 乡村旅游挑大梁

率先复苏突破口美好生活新方式乡村旅游挑大梁。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乡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老锅老灶老味道、土生土长土特产、原汁原味原...[详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05-15

记者手记:手上带泥 心中有梦

题 记者手记 手上带泥心中有梦。走在田间,他随时都会俯身捧起泥土,查看土壤的状态。为此,他萌生了解决除草剂副作用的想法,也开始了他的...[详细]
新华网 2020-05-15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