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十年深耕“两创”沃土 “学霸”山东答“时代之问”

来源:中新网山东频道

作者:

2023-03-14 16:52:03

原标题:十年深耕“两创”沃土 “学霸”山东答“时代之问”

来源:新黄河

原标题:十年深耕“两创”沃土 “学霸”山东答“时代之问”

来源:新黄河

十年深耕“两创”沃土,“学霸”山东巧答“时代之问”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国家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也是山东必须扛牢的重大政治责任。这些年,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殷殷嘱托,山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蹚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新黄河客户端遴选山东高质量发展中十个有代表性的领域进行深入采访报道,生动展现扛牢大省担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昂扬篇章。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泱泱齐鲁,文脉绵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山东,就文化“两创”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山东提出明确要求。牢记嘱托,齐鲁儿女埋头苦干、勇挑重担,将初心使命化为自觉行动,在中华文化走进繁荣兴盛的历史新征程上,奏响“山东乐章”。

以文培元,凝神铸魂

杨朝明在“代表通道”畅谈文化“两创”

3月12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代表通道”开启。住鲁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学者杨朝明亮相通道,与大家分享身边的文化“两创”故事。

“如果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树干之所以又粗又壮,是因为它的根扎得很深很牢。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之一,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聚光灯下,杨朝明自豪发声。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10年前。2013年11月26日,是杨朝明毕生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杨朝明当时就职的孔子研究院。桌子上摆放着展示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鲁源新村的儒学美德示范街

尼山脚下,鲁源新村,正是杨朝明在“代表通道”上说起的“千年古村”,在这里,你可以处处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推开村民刘德坤家的大门,抬眼就能望见悬挂在餐厅正中的一个“诚”字——这便是他家的家训。“‘诚’字虽然看上去普通,却包含着大道理。人以诚为本,尤其是我们经营民宿生意,更要重诚信。”刘德坤说,像这样的家风家训牌匾,他们村每家每户都有。

鲁源新村党总支书记刘承彪说:“家风、家训尽管简单,却会经过多年的传承,伴随、启迪并影响着一代代人,我们鲁源新村的村风民风和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深受影响。”

这些年,鲁源新村里建起了别墅,村民开起了民宿,古韵悠悠的儒学美德示范街上,集书籍、文创、展览、体验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会客厅”每天都吸引着很多游客,儒学文化研学游成为“网红”。

鲁源新村的发展变化,只是齐鲁大地文化“两创”的一个微小缩影。

鲁源新村处处可感受到传统文化韵味

厚植沃土,萃就精华

2021年5月9日,《文史哲》编辑部收到一封特殊回信,所有人为之沸腾——这封信,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

在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回信字字珠玑、情真意切。忆起当时,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仍然心潮澎湃。

回答时代课题,王学典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传统中有我们的精神基因,文化中有民族的志气底蕴。只有读懂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为何生生不息,领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何博大精深,才能坚定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儒典》亮相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215种儒学元典,共计230函、1816册、4789卷……2022年9月,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一部《儒典》亮相,立刻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中山大学俄罗斯籍学者汉伊理认为,《儒典》构建了一套善本集成的“儒学大厦”。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儒典》背后,是一座新时代的“文化泰山”。

——《齐鲁文库》!山东计划用10年时间,全面研究、保护、辑录和整理出版山东历代传世文献,预计约13亿字,6000册以上,同步建设齐鲁文献数字化文库和新媒体传播平台,致力于打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一流文库。

——“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儒学大家”计划!山东已组建起多个高端学术团队,建成全球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打造了具有全球引领力的儒学研究中心,力求在世界儒学研究传播中掌握充分话语权,成为全球儒学文化研究新高地。

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演《孔子与世界思想家》光影秀

在《儒典》发布的同一时间,8位外国政要、前政要,48位驻华使节,8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孔子故里,围绕“人类文明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价值”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一刻,不同国度的文明记忆、文明图景,在齐鲁大地汇集。这一刻,古老的东方大国不仅以卓越的智慧启迪世界文明,更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世界文明。

文脉传承,历久弥新

这个春天,济南大明湖上的超然楼,异常火爆。每当夜幕降临,大批游客拍照打卡超然楼亮灯瞬间,现场人山人海,场面堪比演唱会,人气至今未减。3月9日,《人民日报》更是以整版为其打Call,推介“好客山东好品山东”。

超然楼的走红,植根于山东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与敬意,更是齐鲁大地文化“两创”不断实践探索的缩影。琼楼金阙的外在美、深厚底蕴的内在美与创新思维相融,共同成就今日超然楼之璀璨绽放。

游客拍照打卡超然楼

融入时代才能抵达“超然”。山东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一次次与时代相融,一次次破壁出圈。

——着眼振兴中华传统工艺,山东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临沭柳编成为乡村振兴的产业“大梁”,2022年实现产值40亿元、出口17.5亿。而这样的“创富神话”,“山东手造”正在不断创造。

——立足讲好“黄河故事”,山东打造“黄河大集”品牌,整合直播带货、惠民演出、文化体验等活动,不少“老手艺”“老行当”焕发“青春容颜”,加入富民、育民、乐民行列。

——探索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山东启动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亮出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和“十大展示带”建设的蓝图,五条文化轴线涵盖的文化体验廊道,覆盖全省16个市、93个县(市、区)、1200多个乡镇(街道)、5万多个村(社区)、7000多万人口,总体规模占到山东全省的70%以上,以独特视角再次奏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主旋律。

五千年文脉绵延不绝,一百载奋斗生生不息。放眼齐鲁大地,中华文脉开枝散叶绵延勃发,气势磅礴的复兴气象,正积淀起前所未有的自信自强,化作齐鲁儿女内心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照亮奋勇前进的伟大征程!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山东泰安“五力齐发”治臭氧,

近年来,臭氧污染问题成为制约泰安市空气质量改善尤其是制约优良率改善的最大“拦路虎”。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将臭...[详细]
中国环境报 2023-03-14

建立健全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本报见习记者任靖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保护事关炎黄子孙的幸福与发展,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保护责任共担、流域环境...[详细]
中国环境报 2023-03-14

​进一步加强石窟寺保护

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内涵深厚,集中展现了宗教的建筑、雕塑和壁画艺术的辉煌成就,是我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类型之一。...[详细]
中国文化报 2023-03-14

​推动“中国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自2000年前中国开...[详细]
中国文化报 2023-03-14

为罕见病构筑“医有可保”防护网

晓宇6岁那年,被确诊患上一种罕见病——戈谢病。像很多戈谢病患者一样,晓宇自此走上寻医问药的道路,一家人的生活像脱轨的火车。只要用上...[详细]
人民政协报 2023-03-14

加快乡村公益医疗互助发展

《“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指出,要支持医疗互助有序发展。如今,乡村公益医疗互助已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安徽等15省、市215个...[详细]
人民政协报 2023-03-14

“星光课堂”学习忙

近日,在山东东营市纪委监委举行的第101期“星光课堂”上,领学人热情洋溢的授课引得学员们纷纷点赞叫好,他们正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为...[详细]
人民日报 2023-03-14

植树造林 绿化祖国(新时代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详细]
人民日报 2023-03-14

建好自然资源资产“底账”

日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地,作为首批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详细]
经济日报 2023-03-14

阔步新征程 为全球发展注入信心与力量

1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球各大媒体实时向世界受众播报...[详细]
经济日报 2023-03-1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

提案委员会(10名)主任 刘家义副主任(9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李世杰张军扩赵爱明(女)高鸿钧黄国盛茂林崔波崔少鹏韩卫国经济委员会(17...[详细]
经济日报 2023-03-14

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公安力量

3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第...[详细]
人民公安报 2023-03-14

风筝的前世今生 你可知晓

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郭忠恕轶事,“岐有富人主官酒酤,其子喜画,日给醇酎。郭忠恕画童子放风筝,绝妙之处在一条数丈长风筝线一笔绘...[详细]
中国青年报 2023-03-14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