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千方百计守护好我国的“粮袋子”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晨 杨舒

2023-03-06 09:15:03

原标题:千方百计守护好我国的“粮袋子”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千方百计守护好我国的“粮袋子”

来源:光明日报

【圆桌对话】

嘉宾

钱前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主任)

严建兵委员(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

王智慧代表(河南省南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主持人:本报记者 陈晨 杨舒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产量达1.37万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4亿人“到点开饭”的底气十足,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如何看待我国粮食生产取得的成绩并确定接下来的发力点?我们特邀代表委员深度探讨。

精准施策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耕地、科技和装备支撑、种粮保障等都有所优化。具体而言,体现在哪些方面?

钱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与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紧密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物育种、土壤改良、植保与疫病防控、精准栽培、设施农业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农业科技整体研发实力进入世界前列,有力保障了我国农业的稳产增产和粮食安全。从我所从事的水稻研究来看,我国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继续保持在水稻新品种创制理论和技术领域的国际领跑地位。水稻育种水平再攀新高峰,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节水抗旱稻等成果助力破解品种培育的瓶颈问题。同时,生物育种产业化也在有序推进。

严建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启动一系列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计划,加快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品种;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应用,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壮大,服务能力增强。同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升耕地质量,到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立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此外,通过农业补贴等保障种粮农民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王智慧:南阳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素有“中州粮仓”的美誉。我们始终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地,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推行“田长制”,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吨粮田”建设,建成905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900万亩以上,产能稳定在140亿斤以上。坚持藏粮于技,以邓州全国杂交小麦育种创新基地、唐河良种繁育基地为依托,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实现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高质高效统一。

不容忽视 粮食产需仍呈紧平衡态势

主持人:客观来看,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我国粮食生产还面临哪些问题?

钱前:目前,我国粮食产需紧平衡的趋势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种质资源是支撑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育种创新的物质基础,虽然我们进行了大范围种质资源的收集,但种质资源鉴定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亟待加强重大应用价值基因资源的挖掘,解决育种原始种质资源同质化问题。同时,亟须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基础研究,突破基因编辑、智能设计育种等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严建兵: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但同时也消耗了较多化肥农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压力。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食物消费日益多样化、健康化、个性化。需求增长与供需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国际贸易及市场环境不稳定等成为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方面还要持续努力。

王智慧:我国的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确定风险增加,确保粮食安全任务艰巨。粮食生产基础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从耕地质量看,高标准农田占比不够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从科技支撑看,农技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在较高单产水平上进一步突破新品种和新技术的难度越来越大。从保障体系看,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执法监管体系等不够健全。

久久为功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主持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接下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升粮食产能应如何发力?

钱前:从农业科技角度看,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资源整合集成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手段,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立国家农作物特异品种和野生稻等种质资源圃,尽快实现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的便捷共享利用,创制重大突破性新品种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产业化。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上,要南北联动,坚持全国一盘棋、产学研一体化,全方位构建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紧密结合、产业链与创新链高效衔接的现代农作物科技创新体系。

严建兵:接下来,要继续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好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提高高标准农田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继续实施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大力推广环境友好的保护性耕作,保护土地的生产力,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要向科技要产量,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良种培育、农业机械、智慧农业等科技攻关,构建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方向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同时,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继续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王智慧:南阳将继续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聚焦“地、种、技、水”多措并举稳根基、提产能。在“地”上,持续加强耕地保护,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种粮面积稳定;抢抓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机遇,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种”上,充分发挥邓州全国杂交小麦育种创新基地等作用,努力培育更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当家品种,同时积极引进推广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在“技”上,深入实施“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行动,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加快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在“水”上,强化全域统筹,科学调配使用水资源,完善农田水网格局,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为守好国家“粮袋子”作出贡献。

2022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年增加1052万亩,产量1.37万亿斤、增产74亿斤,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目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5年来,加强耕地保护,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完善水利设施,新建高标准农田4.56亿亩。

5年来,加快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67%提高到73%。

数据来源: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

3月5日,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展开热议。大家纷纷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全景式展示了五年来我国发生的伟大变革、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提出...[详细]
光明日报 2023-03-06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国务院副总理韩正5日下午来到他所在的山东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在听取代表发言后,韩正说,李克强总...[详细]
经济日报 2023-03-06

做实先进工业强市战略

山东省临沂市将落实先进工业强市战略,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力争到2024年工业产值过万亿...[详细]
经济日报 2023-03-06

青岛市首家工地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站揭牌

3月4日,由中建八局四公司组织的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开展青年学雷锋活动正式启动,青岛市首家工地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站在仪式上揭牌。据了解...[详细]
中国日报网 2023-03-05

青岛莱西:“上善莱西 志愿之城”建设启动 志愿“3.0”助力雷锋精神落地生根

3月4日,青岛莱西市“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百日攻坚行动”暨“上善莱西志愿之城”建设启动。随着莱西市委书记周科一声宣布,莱西市“学...[详细]
中国日报网 2023-03-05

全国人大代表贾少谦:企业要积极通过高质量供给为扩大内需做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企业应通过持续韧性的高质量增长和高质量供给为扩大内需做...[详细]
中国日报网 2023-03-05
学雷锋纪念日:“五为”服务遍齐鲁,一城大爱暖泉城

学雷锋纪念日:“五为”服务遍齐鲁,一城大爱暖泉城

人民网济南3月5日电(乔姝)3月5日,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五为服务遍齐鲁,一城大爱暖泉城”——山东省暨济南市“为老”志愿服...[详细]
人民网山东频道 2023-03-05
《经济日报》刊发全国人大代表郑德雁声音: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刊发全国人大代表郑德雁声音: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今日出版的《经济日报》“两会特刊”发表文章《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烟台市市长郑德雁说,在疫情防...[详细]
经济日报 2023-03-05

弘扬新时代雷锋“钉子”精神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雷锋精神历经时代变迁、社会变革而愈显其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深入开展学习...[详细]
人民网山东频道 2023-03-05

共襄复兴伟业 再谱时代华章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拾级而上,步入人民大会堂。呼吁为幼儿教师提供课程方面的支持与指导...[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3-03-05

强化海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本报北京3月4日电(见习记者刘钊颖记者郭树合通讯员白树文)“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案件具有线索发现难、隐蔽性强等特点。”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详细]
检察日报 2023-03-05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始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关注的问题之一。守牢食品安全底线,首先要把好源头关,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抓起。在与农户交流时,我经常向他们...[详细]
光明日报 2023-03-05

农技人员对蓝莓苗进行切段继代培养

2月20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农发集团陈疃蓝莓产学研基地组培室内,农技人员对蓝莓苗进行切段继代培养。李青摄/光明图片[详细]
光明日报 2023-03-05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