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化“走出去”让世界知道多彩淄博

来源:淄博日报

作者:许珊珊

2023-01-06 10:24:01

原标题:文化“走出去”让世界知道多彩淄博

来源:淄博日报

原标题:文化“走出去”让世界知道多彩淄博

来源:淄博日报

□本报记者 许珊珊

文化“走出去”是坚定文化自信,迈向文化强国的重要路径。

近日,记者从淄博市文产中心获悉,全省共12家企业入选2021年至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单,我市山东超越轻工制品有限公司、淄川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淄博精工美术琉璃制造有限公司4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三家企业获得2022年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共计164万元。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我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和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制定出台《淄博市“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统筹利用博山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优势,增强对外文化贸易竞争力。通过不断发展,涌现出了山东超越轻工制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依靠研发设计和开拓销售渠道,在出口贸易中获得市场先机,其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中东、南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推动文化“走出去”方面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成为夯实文化出口基础、壮大文化出口矩阵的中坚力量。

让“京剧脸谱”走进欧美家庭

山东超越轻工制品有限公司是以玻璃、铁、木等为主要原材料的欧美家庭装饰品生产企业,是国家级玻璃制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龙头企业,2011年至2022年度连续六次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我们以创意设计为突破点,创新发展了玻璃马赛克工艺、热弯工艺、铁艺、木艺等几十项新工艺,发展丰富了欧美家居装饰品系列,并研发出大量展现装饰品效果的新材料,近年获得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6项外观设计专利。”山东超越轻工制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萍介绍说,他们还承建了“中美文化融合创意设计出口基地”项目,在欧美家庭装饰品设计中不断融入京剧脸谱、青花瓷等中国文化元素,让产品承载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带动同行业共同提升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该基地获得了2021年至2024年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领域)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

把丝绸产业做成“专精特新”

这里是国内唯一具有自缫丝、织造、练染印、丝绸文化创意产品、丝绸艺术品、国内外贸易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丝绸面料织造总量位居国内首位,是全国宽幅丝绸家纺面料龙头生产企业,也是江北最大的丝绸印染企业。

1月3日,记者走进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光介绍说:“我们坚持深挖丝绸文化,吸收齐文化、聊斋文化、陶琉文化精髓,结合我国丝绸传统勾、编、绣等多种技艺,设计生产了丝绸披肩、丝巾、服装服饰等丝绸系列产品,形成了丝绸艺术品、旅游产品、艺术家纺制品、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品五大系列上千个花色品种,使丝绸文化创意产品更具收藏、鉴赏、人文和艺术价值。”

据了解,该公司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通过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工业设计中心认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公司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做世界最大手工热塑琉璃生产商

1月4日,记者在淄川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看到,工匠们冒着烈焰人手一根钢杵,采用吹、拉、转、压、剪、缠等传统技法,制作成一件件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工艺作品。

据了解,淄川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致力于琉璃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是国内琉璃艺术品行业中琉璃文化产品龙头企业,拥有国家级艺术大师、设计艺术师3人,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0人,年产各类琉璃艺术品120余万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传统手工热塑琉璃生产制造商,也是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国家AAA级景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研发的多彩琉璃颜料成色关键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获得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公司目前拥有国家专利37项、著作版权35个。”淄川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长文对记者说。

该公司坚守祖辈古老而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琉璃艺术品制作,严格按照流传千年而日臻完美的古方配料,把当地丰富而特有的马牙石、紫石、凌子石等矿石磨碎,在“原始八卦炉”中经过1400多度高温熔化成粘稠的琉璃液。产品畅销美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把百年品牌“博山美琉”推向世界

“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博山。”

博山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淄博精工美术琉璃制造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博山美术琉璃厂,是博山民族传统工艺最老的企业,也是目前全国最老的民族传统手工艺琉璃制作工厂,早在1987年琉璃花球系列产品获国家轻工部百花奖。2008年,淄博精工美术琉璃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唯一的建筑艺术琉璃供应商,参与了奥运会主场馆中心区民族大道大型琉璃项目奥运五十六朵民族之花的设计制作;2009年与美国设计师合作,承接了北京华能大厦琉璃幕墙设计生产施工项目;2013年承接了云南临沧市公园星光大道的琉璃设计生产安装项目;2016年完成了内蒙古大型室外琉璃设计生产和铺装项目;2020年完成了位于博山红叶柿岩旅游区的省内最大室外琉璃艺术雕塑“鸿运当头”。这些项目的完成,大大提升了“博山美琉”的品牌价值。

近年来,为更好地保护“博山美琉”这个老品牌,进一步实现其历史和现实价值,淄博精工美术琉璃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富有地方特色和传承博山琉璃纯手工制作的代表性企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理念,深耕传统艺术琉璃、工艺美术琉璃行业,不断加大设计研发投入,积极进行生产工艺创新。目前,该公司主要产品有琉璃花球、花瓶、动物、琉璃灯饰配件、花园系列产品、酒店饰品及琉璃艺术工程配套饰品等。产品主要出口至美国、欧洲、澳洲及东南亚地区。

在国家鼓励引导文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培育文化贸易品牌的重要关口,我市文化企业用实力担起文化出口集聚发展的承载作用,培育起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外贸新优势,为淄博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2022年度淄博市“正能量·大流量”新媒体竞赛启动

本报讯为鼓励创作更多优秀正能量作品,做大做强各类正能量账号,努力推动正能量成为大流量,市委网信办、市新媒体联盟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详细]
淄博日报 2023-01-06

2022年青岛二手房共交易53584套 市北这些区域的房源全年都很火!

从年初到年末,2022年的二手房市场一直都带着“低迷”的帽子,但市场究竟有多冷呢?这在2022年青岛楼市落幕后终于有了答案!。2022年青岛二手房...[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3-01-06

青岛老味道,直播间里也畅销

临近春节,“李村脂渣旗舰店”抖音直播间每天都很热闹,主播一边介绍产品,一边和粉丝们聊着天。从主打线下,到转型线上,近几年,借着电商直播的...[详细]
半岛都市报 2023-01-06

新区77个项目入选青岛市今年重点项目

半岛全媒体记者段姗姗日前,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公布青岛市2023年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2023年全市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520个,总投资1.38...[详细]
半岛都市报 2023-01-06

平度是青岛南北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邬明洋多年来,青岛踏实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在多行业领域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但在集成电路、5G、人工智能、超...[详细]
半岛都市报 2023-01-06

青岛市公安局将加大执法力度

2023年春节将至,为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噪声污染,维护法规严肃性,即日起,青岛市公安局等部门将持续深入...[详细]
半岛都市报 2023-01-06

全国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青岛占两席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媛记者1月3日获悉,国家知识产权局为积极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加快探索商标品牌促进区域和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模...[详细]
半岛都市报 2023-01-06

“彩票哥”获评青岛“文明市民”

2022年12月30日,青岛市文明办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青岛市“文明市民”名单,共有31名市民入选。来自胶州市的体彩店主马文刚,凭借勇救落水儿童...[详细]
半岛都市报 2023-01-06

青岛国际机场君廷酒店 丰盛年夜饭带来难忘年味

年夜饭,对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一餐饭食、一次聚会,更是长久以来凝聚的思念与亲情。随着时代的变迁,年夜饭的形式也不再拘泥于家中聚会,到酒店...[详细]
半岛都市报 2023-01-06

山东省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投放超百亿元

自2022年9月底国家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出台后,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主动加强与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引导21家全国...[详细]
齐鲁壹点客户端 2023-01-06

济南打造32条“食安”示范街

□记者杨润勤通讯员胡艺萌报道本报济南讯“‘扫一扫’就能获知餐饮店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信息,透过实时显示屏就能一清二楚...[详细]
大众日报 2023-01-06

滨州开启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

2022年以来,滨州市全力推进知识产权保险工作,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安排专人负责跟进,组织10余家驻滨保险公司,最大限度争取优惠政策对知识产...[详细]
大众日报 2023-01-06

滨州:党员律师担当法律服务主力军

60多岁的张大海是滨城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上了年纪干不了重活,就养了几头牛养家度日。眼看着每年都生一头小牛,能卖一万多元的牲口...[详细]
大众日报 2023-01-06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