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中小学家校共育:各司其职之下如何合力同行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2021-02-22 08:46:02

原标题:中小学家校共育:各司其职之下如何合力同行

来源:大众日报

2月18日,正月初七,节后上班第一天。山东出台中小学规范办学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教师对书面作业全批全改,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评改作业。家校共育中家长和学校之间的部分分歧,有望在该规范实施后得到一定的弥合。

家长、教师,最关心孩子成长的两个群体,并肩前行中却时有分歧。如何减少摩擦,形成更大的合力?小学是家校共育的起点,近日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内多位小学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相关专家。

沟通不畅容易引发矛盾

“寒假天天捧着手机看,我看开学你咋办?”这句话,张媛已记不清说了多少遍。三年级的儿子痴迷玩手机,打游戏、刷抖音。训过多次,甚至没忍住动了手,仍收效甚微。

张媛说,曾试着把手机藏起来,孩子就一直哭闹,还不吃饭。“假期,玩玩就玩玩吧,上学再说。”张媛选择了妥协。上学期间,张媛从不给孩子带手机,据她了解,孩子班里也没有学生带手机。对于我省中小学规范办学征求意见稿提出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张媛表示坚决支持,“他们年龄小,有急事给老师打电话更方便。孩子有事,也是班主任打电话通知我们。主要是,趁此机会,把孩子迷手机的坏习惯改了。”

在张媛看来,家校共育,前提是双方初衷、目标一致,在教育理念上也能达成共识。因此,有效的交流沟通尤为重要,沟通不畅容易出现误会,引发家长和教师之间产生矛盾。

不久前,济南家长王晓红遭遇的“家长群换老师”事件,就是家校沟通出现了问题。

事发当晚,正监督小学二年级女儿弹琴的王晓红,不断被紧密弹出的家长微信群消息干扰。原来,一位家长提出,老师的某种教学方法在他看来不妥,得到了群中部分家长的支持。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家长们的情绪迅速被点燃,“群”情激奋,提出要求学校换老师。

“其实,当时群里发表观点的家长只是少部分。大部分家长因为不了解具体情况,选择了沉默。”王晓红说,网络交流虽然便捷,但也容易放大情绪、激化矛盾。

此次“换老师”事件,最终在老师与家长面对面沟通下解决了。关于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只是一场误会。

王晓红提及的“换老师”事件,是家长群中比较极端的场景,但这正体现了家长群的特点。一方面,家长群方便沟通。家长们通过交流,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情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但另一方面,也让家长与老师(学校)管理界限变得不那么清晰,家长们往往会依据自己的经验来评判老师的教学,如果沟通不当,反倒会激化矛盾,影响正常教学。

家访,是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老师确实很少进家了解学生情况。一是现在家长工作比较忙,很难抽出整块时间在家接待老师,电话沟通更加便捷。二是大部分学校、班级都设有家委会,家长有想法、建议可以告诉家委会,由其反映给老师。“遇到必须面对面沟通的事情,家长也更愿意到校解决。”济南某小学班主任刘佳佳告诉记者,曾多次向家长表达过家访的意愿,大部分家长都选择了电话沟通,只有一两位家长在家接受家访。“的确有部分家长很看重隐私,不喜欢老师上门面对面交流,更倾向于微信或电话沟通。”

面对“邀请”家长有困扰

家校沟通,并不能解决所有困扰。

李颖的儿子正读小学三年级。他阳光开朗、成绩优异,被同学们选为班长。但“班长母亲”李颖,却有些不能说的烦恼。

“班主任常常在家长群安排一些班级工作,比如布置教室、组织研学活动等。班主任还表示,有兴趣和时间的家长,可以私信她报名。”李颖说,自己并不想参加。一是,她在外企工作,上下班时间要求格外严格,很少准假,常常加班;二是,有的家长会无意中形成攀比,比如,活动中某位家长免费给孩子们提供高价食品,另一位家长下次就会带更贵的进口食品;三是,她认为这部分工作本属于教师,为什么“邀请”家长参与呢?

“但孩子是班长,他明确表示希望我参加。我多参加学校的活动,他会很开心。而且我也担心,我不积极参与,老师会对孩子有意见。”李颖说,班主任知道自己工作忙,每次活动后都说不用次次都来,但“还是害怕自己不去会影响孩子”。为此,李颖不时向单位请假,还好主管部门女领导同为人母,表示理解,但“把单位工作带回家干”或是延长周末加班时间成了常态。

针对李颖的苦恼,记者采访了两位班主任。一位班主任说,家长多虑了,无论家长是否参与,不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家长本来就是“自愿报名”,没必要非得配合班级工作。另一位班主任表示,有条件的情况下,家长多多参与更好,因为“工作忙碌的班长母亲每次都参加班级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导向。说明家长十分重视教育,积极配合老师开展工作”。

多位家长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提到“鸡娃”家长让人“压力山大”。“鸡娃”是网络词汇,是指给孩子“打鸡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们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一位家长说,“这类家长常常受老师点赞,超额完成学校‘邀请’家长参与的项目,但并不是每位家长都有时间配合这些工作。”

张家强的父亲张瑶,是一名大学教授。他坚信学习改变命运,“我就是这条真理的印证者”。张瑶在儿子的学习上投入了很大心血,除了监督儿子保质保量完成学校作业,还列了一个涵盖天文地理、金融科技、文学历史等的入门书单,带领孩子阅读;同时,加强孩子数学、英语高阶学习,并讲解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入门知识。

“我有许多同学在北京、上海工作。他们大多已为人父母,我们也常交流学习资源。”张瑶说,他们对孩子教育重视程度更高,“鸡娃”更厉害,体育、美育等已成为新的关注点。

上学期,在父亲的帮助下,张家强制作了一条精美的10分钟野生动物视频,标注了动物分布区域,展示其生活习性。他一边播放视频,一边全英文讲解。这是他“野生动物”项目的学习成果。

“同一项学习项目,大部分学生选择画画或写作文。看到张家强的作业,我觉得很惊喜。”刘佳佳说,学校全程录下学生展示过程,并在校园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碰到这样优秀的学生和家长,学校很赞赏。家长对孩子学习如此用心,也能为其他家长育儿提供借鉴和参考。”

部分家长只关心学习成绩

采访中,多位教龄15年以上的教师表示,现在的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学校教育关注度、参与度也很高,但对孩子参加社团活动把控较严。甚至有部分家长认为,除了学习,孩子其他方面都可以“树大自然直”。“家长关心孩子学习成绩,是好事。但家长过度关注分数,忽略孩子综合素养素质提升,无疑增加了家校共育的矛盾。”一位资深老师说。

济南某小学教务处主任张思,从事思政管理工作16年。张思说,寒假前,一直忙于解决两位二年级小男生“动手事件”。小学男生活泼好动,一位二年级男生调皮地推了一下同桌男生,同桌男生随手反推。谁知这位男生伸手抓破了同桌的脖子,同桌回手打了他一拳。

“双方动手打架,都不对。但先动手的孩子,应该先道歉,而且他挠伤了同学。”张思协调此事时,明确表明了态度。但先动手学生的爷爷奶奶却说,自家孙子也被打了。电话通知孩子父母,双方都说在外出差,回济时间不确定。

于是,事情陷入僵局,直到放假,先动手孩子的父母也没回来。

“家长不配合、拒绝沟通,教师也没有好办法,调解工作难以开展。”张思说,前段时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但没有相关细则,谁敢惩戒学生。就拿这事来说,我们要是让孩子罚站,家长会投诉我们。因为他们认为,自家孩子没错。”

记者采访中,曾恰逢某小学放学。在老师带领下,一年级学生有序走出教学楼。校门外,是早早等候的家长。一位小男生刚走出校门,爷爷走上去取下孩子肩上的书包,奶奶接过孙子手中的水壶。小男生蹦蹦跳跳走在前面,奶奶在后面不停叮嘱:“慢点,小心点。”

站在校门口的德育主任王梦颖,默默叹了口气。“我们一直与家长和学生沟通,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上下学自己背书包。家长表示十分赞同。但结果,你看。”

王梦颖说,学校教育需要家长支持。没有家长配合,许多工作难以开展。比如,学校每周四下午的“四点半”课堂,会邀请家长走进教室,与孩子们分享自身职业的趣闻与经历,开阔学生视野,拉近家长与教师、学校的距离。

王梦颖透露,有位爸爸是一名作家,常常在外采风,见多识广。大家认为,这样的职业肯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可以讲给孩子听。于是,不少家长建议班主任邀请他给孩子们上堂课。结果,人家明确地拒绝了。“因为他认为,孩子来学校就是学习的,其他方面无所谓。”

为教师和家长减负

临近寒假的一天,晚8点半,记者在济南某小学结束采访时,办公室一片明亮。

“今天举行了期末模拟考,今晚抓紧把试卷批改出来,明天给学生们讲解,为下周二期末考试作准备。”该校一年级级部主任赵晓天说,晚上9点回家是常态。除了教学任务,还要完成许多事务性工作,比如应对上级部门检查、完成考核指标等。

针对教师承压现状,山东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20条,要求切实减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负担、社会事务进校园负担、相关报表填写负担、抽调借用教师带来的负担、校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来的负担等。

教师“分外”的压力减轻,才有足够精力投入教学。赵晓天说,寒假期间,除了与家长保持联系,关注学生在家动态,还要利用居家时间提升学科素养。“‘大语文’学科理念特别流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正梳理我本科及研究生时期的教材和阅读书目,想尝试形成一套提升阅读能力、积淀文学素养、引导孩子探寻生命之美的教学体系。”

采访中,有位家长反映,学校曾布置过普法测验等超过学生能力的活动。“我是法学本科毕业,许多题目我都答不上来,何况是三年级的小学生。”该家长说,这不就是给家长布置的作业吗。对此,记者向该校求证,学校表示这是上级部门安排的指标,老师压力也很大。

张思告诉记者,有时接到上级部门通知,在学生中开展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主题涵盖垃圾分类、脱贫攻坚、普法禁毒等。“看似只是一场活动,但前后准备费时费力。这些社会性事务进校园,打扰了正常教学安排,增加了教师、家长负担,容易引发矛盾。”

采访时,记者仍看到某小学家长在朋友圈吐槽:寒假期间,学校布置了4篇“自愿征文”,分别是垃圾分类、文明过节、保卫蓝天和就地过年等主题。

家校共育,最重要的是,双方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和家庭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儿童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也就是说,科学的学校教育、幼儿教育离不开家校(园)合育。”2020年12月13日,北京,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专题论坛“家庭教育论坛”结束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下,我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轻德”、家校(园)脱节、方法不当等问题,阻碍了家校共育携手并进。

全国妇联最新开展的调查显示,多数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近50%的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另据相关调查,约八成的家长表示“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借鉴”,仅有三成家长认真学习过有关子女品行教育、亲子关系等知识,对于家庭教育的特点、规律、方法了解较少;“80后”独生子女家长对如何养育多子女的问题束手无策,感到困惑。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个人,而且影响家庭和整个社会乃至中华民族的未来。”张志勇说,家庭教育需要唱好“三部曲”——知道、做到、坚持。“家庭教育中,家长首先要掌握科学育儿知识,然后应用到实际生活,且需长期坚持。”(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家长、学生及教师都为化名)(刘一颖 戴玉亮)(完)

[责任编辑:杨凡、崔中连]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山东全省气温将大幅下降 大部地区最高气温降幅可达14~18℃

全省气温将大幅下降。大部地区最高气温降幅可达14~18℃。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受新一轮较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1日夜间到23日我省气温将明显...[详细]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2021-02-22

山东21日最高温29.1℃ 23日最低温跌至冰点

2月21日,山东全省123个站点中有115个站点气温超过了20℃,其中,64个站点气温在25℃以上。不过,21日夜间开始,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山东迎来大风...[详细]
齐鲁晚报 2021-02-22

气温跌至零下 淄博发布紧急通知

据淄博市气象部门预测,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月21日夜间到23日淄博市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降温幅度8~10℃,局部超过12℃,23日早晨最低...[详细]
中国山东网 2021-02-21

青岛天气即将上演“大逆转”!冷空气今晚驾到,明天降温大风,24日还有雨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21日讯今天青岛天气晴好,可谓暖到爆,南风温和,白天的最高气温市区15.4℃,其他区市最高在胶州26.2℃。为此青岛市...[详细]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2021-02-21

他们是城市流动风景!2021环渤海马拉松测线跑举行

“流动的人群,是城市的风景;澎湃的体育,为城市注入活力。”21日,是牛年春节复工之后的首个休息日,2021环渤海马拉松测线跑在烟台最美海...[详细]
胶东在线 2021-02-21

山东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在烟台落地

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去年以来,该厅会同市场监管部门立足于创新知识产权产权融资方式,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详细]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1-02-21

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

2月20日16时,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在三楼会议室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院党委书记李军、院长杨廷等院领导及重点科室、重点岗位负责人参会...[详细]
鲁网 2021-02-21

青岛迁入人口来源:山东省内占87%、外省豫苏冀领跑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返乡、出游人员陆续返程上班,全国各大城市开始迎来持续的人口输入,记者从百度地图的百度迁徙工具,以节日最后一天,即...[详细]
大众网 2021-02-21

烟台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报告

提案588件立案427件。经济建设方面85件,占19.9%;社会建设方面285件,占66.7%。其中经济建设方面85件,占19.9%,内容涉及推进山东自贸区烟...[详细]
胶东在线 2021-02-21

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2021年2月21日政协第十三届烟台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详细]
胶东在线 2021-02-21

5月1日起实施!青岛新修订的这部《条例》跟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

青岛市物业管理条例(2020年11月18日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修订)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青岛市...[详细]
青岛日报 2021-02-21

济南地铁2号线人防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3月投运

记者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获悉,2月19日,济南地铁2号线人防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这也是2号线初期运营前首个专项验收。施工过程中,市人防...[详细]
大众网 2021-02-21

烟台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王晓敏作烟台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江敦斌邵汝卿分别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市...[详细]
胶东在线 2021-02-2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