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6日讯 今天上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山东烟台开幕,主题为“智汇赋能发展 博创引领未来”。
据了解,作为博士后创新创业一方高水平交流展示平台,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首届于两年前在广东省佛山市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选择了山东,既是对山东博士后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也是山东加快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的重大机遇。
山东是全国最早举办省级博士后创新创业赛事的省份之一,已连续举办4届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赛事。同时,山东还是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博士后科学基金的省份。山东以省级财政资金拨款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来鲁博士后创新创业的支持,旨在让每一位来鲁的博士后都能获得一笔科研启动资金,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高层次创新型博士后人才队伍。
此外,山东还先后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制度创新为博士后发展赋能。比如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实施意见》,打破户籍管理、职称评定、人员编制等多方面限制,助力博士后等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比如修订《山东省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创新完善符合博士后研究人员特点的管理制度,规范和提升博士后工作管理水平;再比如印发《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稳定合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省级层面的博士后招引联动合作机制等等。
政策优,则人才聚。截至目前,全省共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3家、工作站378家,设立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70家,累计招收博士后15000余人,在站博士后数量已突破6000人,博士后平台数量和年度招收数量均位于全国前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全方位加强引才、育才、聚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特别是以博士后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结构优化、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这些博士后力量在科技创新主战场,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地方发展,把科研论文写在齐鲁大地上。公开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山东博士后在站期间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700余项;已授权专利4425项,科研成果转化834项,专利及科研成果转化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达473亿元。
亲历者的体会更为深刻。2021年从中国重汽博士后工作站出站的张宗阳,是中国重汽集团新“黄河牌”重型卡车的参与制造者。谈及曾经的研发经历,他表示,“我是看着这辆车从一个一个的零部件组装成整车,这期间有很多难点,探索未知的领域是艰苦的,但现如今,这一切的难题已经成了过眼云烟,‘黄河牌’迎来了新生。”
还有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90后”博士后张健,其多年研究实现了赤泥在高速公路稳定碎石层建设工程的应用,让赤泥变废为宝,去年12月,这一示范项目在山东淄博投产,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可以说,从“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到“国信1号”,从“复兴号”系列高速列车到国产雪蜡车,再到番茄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这些成就的背后,都闪耀着山东博士后群体的智慧光芒。
在这样的背景下,于山东烟台开幕的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无疑是山东进一步凝聚博士后在重大科技创新中的“硬核”力量,释放成果转化强劲磁力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更彰显出全省深入实施“人才兴鲁”战略、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的一以贯之。
本次比赛中,无论是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和揭榜领题赛的组别设置,还是更多聚焦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赛道设定,抑或是包括大赛东道主颁发定制版的“山东惠才卡”在内的丰厚获奖待遇,无不显示出赛事主办方着力激发博士后创新潜能、把人才技术优势与企业的市场开发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的通盘考量。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可以想见,这样一场规模庞大、层次颇高、覆盖面广的全国性博士后创新创业赛事决赛的开启,一定能进一步激发全国博士后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同时也将为山东的人才强省建设凝聚更为广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