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秋粮丰收背后的科技密码

来源: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作者:

2023-09-25 08:44:09

原标题:秋粮丰收背后的科技密码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秋粮丰收背后的科技密码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马爱平

稻菽成浪,谷米满仓。2023年9月23日,我国第六次在秋分日迎来“中国农民丰收节”。

金秋时节,在金黄的田野里,祖国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粮占全年粮食总量的3/4,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重中之重。

从近期调度情况来看,今年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良好,有望再获丰收。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秋粮商品粮和收购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预计旺季收购量大体在2亿吨左右。

从一粒种到一把穗,秋粮背后,藏着哪些丰收密码?

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

就在今年,经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现场测产,在江苏省东台市200亩盐碱地里连片种植的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机收实产达323.87公斤/亩,亩产油量约163.17公斤,比当地油菜平均单产增加59.5%,比当地油菜平均亩产油量增加82.7%,创盐碱地油菜高产新纪录。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半壁江山。“中油杂501”正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历经10年攻关选育而成的优势品种。

2022年“中油杂501”在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湖北襄阳创造了亩产油菜419.95公斤、亩产油量211.57公斤的纪录。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表示,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保障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如今,我国国家级种业基地加快布局,由216个农作物基地、262个畜禽育种场、91家水产原良种场组成的“国家队”,供种保障能力由70%提高到75%。

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7%

眼下,在天山南北的广阔田野里,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机械来回穿梭,收获着丰硕的果实,农机规范集约作业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新疆精河县八家户农场牧业四队种植户海明的青贮玉米地里,收割机和运料车来来往往,茎秆粗壮、叶片茂密的青贮玉米被铁齿轧下去,一行行密密匝匝的青贮玉米连茎带穗被收割机大口吞进,顷刻间“嚼”得粉碎,从喷料筒吐出的细碎青贮饲料,源源不断投向并驾齐驱的运料车车斗内,刚刚采收过的青贮玉米地,变得开阔起来。

“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近十年,我国聚焦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快突破水稻机插机抛等薄弱环节,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农机装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显著提高。”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指出。

遴选主推技术176项端牢中国饭碗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姜店乡,1000亩连片玉米地的长势格外喜人。当地合作社采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团队创建的黄淮海夏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使该地块玉米亩穗数高达5300穗—5600穗,比周边农户常规管理亩均增密1000穗以上,预测农户每亩增产100公斤—200公斤。

今年以来,该技术在河南省16个县进行整建制推广,推动玉米种植密度由当前亩均4200株提升至5000株—6000株。“该技术通过增密、滴灌和精准调控破解了制约单产提升的瓶颈,技术成熟度高、落地应用效果好,实现了大幅增产、水肥高效、用工节省的目标。”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指出。

为发挥科技对提升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的支撑作用,加快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今年,农业农村部组织遴选出2023年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10项、主导品种143个、主推技术176项。

科技翻涌稻菽浪,祖国沃土好丰年。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来源:科技日报)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自主标准突破:营造“线上即现场”体验

自主标准突破:营造“线上即现场”体验

◎本报记者刘艳在音视频领域,标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这些标准也可以促进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如同置身赛场...[详细]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2023-09-25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彰显科技底色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彰显科技底色

◎本报记者江耘何亮庞大的数字火炬手跨江而来、跨越运河的拱宸桥连通古今、此起彼伏的钱塘潮变成舞台……9月23日晚,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内...[详细]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2023-09-25
解决地球“过热”问题  超算将发挥重要作用

解决地球“过热”问题  超算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付丽丽“当前,全球气候模式‘过热’。过去2.5万年地球升温5℃—10℃,按照今天的气候模式,未来百年预测温度变幅为2℃—6℃。吴...[详细]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2023-09-25
诺奖风向标:2023拉斯克奖揭晓

诺奖风向标:2023拉斯克奖揭晓

◎本报记者张佳欣当地时间9月21日,被喻为“诺奖风向标”的2023拉斯克奖正式揭晓。拉斯克奖是美国医学界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此次,基...[详细]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2023-09-25
神经科学解释“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神经科学解释“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科技日报讯《自然》一篇最新论文描述了小鼠母亲响应幼崽呼唤背后的神经回路。催产素已知对母体生理和行为很重要,例如,它在分娩和哺乳期间...[详细]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2023-09-25
五湖四海庆丰收——各地举办特色活动欢庆丰收节

五湖四海庆丰收——各地举办特色活动欢庆丰收节

9月23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丰收节吉祥物“和和”和“美美”,以三大主粮“稻谷、麦穗、玉米”为造型元素,突出丰收节属性,...[详细]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2023-09-25
专家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

专家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

◎本报记者刘垠过了35岁,科研生涯还能“开挂”吗。青年科研人员怎样平衡科研学术活动和事务性活动,又如何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勇挑重任。...[详细]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2023-09-25
国产高端手机:市场尚未巩固 创新还要继续

国产高端手机:市场尚未巩固 创新还要继续

◎本报记者刘艳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达1.3亿部,同比下降4.8%。虽然智能手机市场整体低...[详细]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2023-09-25
气象“卫士”护航亚运会

气象“卫士”护航亚运会

◎本报记者何亮江耘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详细]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2023-09-25
AI“上岗”,我的“饭碗”还稳吗?

AI“上岗”,我的“饭碗”还稳吗?

阅读提示AI技术能完成一些重复性、简单化、标准化的工作,帮助提高工作效率,也在替代部分工作任务与流程,使得部分工作和岗位受到冲击。这...[详细]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2023-09-25
【热点聚焦】杭州亚运会首金缘何花落赛艇

【热点聚焦】杭州亚运会首金缘何花落赛艇

“首金。中国队赢了。在这里进行的亚运会赛艇项目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国组合邹佳琪/邱秀萍以巨大的领先优势,为中国代表团取得了本...[详细]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2023-09-25
出行旺季,别忘了线上预约

出行旺季,别忘了线上预约

中秋国庆假期临近,不少人通过线上预约提前安排出游。随着中国线上旅游市场发展、景区运营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线上预约成为不少热门游玩场...[详细]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2023-09-25
把杭州亚运故事讲给世界听

把杭州亚运故事讲给世界听

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式拉开帷幕。五湖四海的侨胞心系祖国、心向亚运,努力向世界讲述精彩纷呈的杭州亚运故事。这次,我协助父亲制...[详细]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2023-09-25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