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毛乌素沙地的“明沙”绿了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20-07-31 15:00:07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31日电 题:毛乌素沙地的“明沙”绿了

新华社记者徐壮

“明沙”——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地区方言,意为明晃晃的沙地,光秃一片、无边无际。

这是在茫茫大漠中挣扎许久的人才能创造、理解的一个词。深处4.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地中心,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当地人开始艰苦卓绝的治沙事业。近60年过去,“明沙”之上,绿色生活悄然上演……

父亲的沙,儿子的草

“我父亲说‘你赶紧回来吧,门都快被沙子挡住了!’”

1万多亩草场的深处,坐在现代化砖房里,吉日嘎拉图大叔回忆起30多年前的情形。

大叔说,那个时候,他家所在的乌审召镇布日都嘎查,17万亩地里只有2万亩有草。“屋前屋后都是‘明沙’,没有一点绿色。我家的草地只够养活十几只羊和1头牛。”

难道守着万亩土地,却要甘心家园被黄沙掩埋?

父亲的呼唤,让在外打工的夫妻俩毅然决定:回家!把“明沙”种绿!

“那个时候哪懂怎么种?一开始种沙蒿,种了5年都种不活。”

说起当年的“有勇无谋”,大叔笑得淳朴:“花了3年时间,活了8成,结果,第4年又被‘明沙’埋住了。”

性格刚直的蒙古族人不讲辛累。沙蒿干死,那就补种;“明沙”会流动,换个方向种。死而复活、东西南北地尝试,第5年,大叔终于在黄沙中看到了些许绿色。

“到了2005年,我家地里的‘明沙’都种上了草。”吉日嘎拉图骄傲地说。

如今,大叔家的草地养了200多只羊,40多头牛,一年纯收入达到18万多元。装修现代的新房前后草木葱茏。门前的杏树已经成材,果子酸甜可口;长得最高的沙柳丛,牛羊钻进去就看不见。

沙地藏“宝”

沙地变绿,高兴的不只有牛羊;宝藏,甚至就在眼皮之下。

贺子华大哥的家中,白色瓷砖地光可鉴人,映照出主人家的勤俭。而去年以前,他家还是图克镇乌兰什八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同吉日嘎拉图家一样,贺大哥的家也曾被“明沙”四面围困。他的父亲,也曾充满希望地把一株株沙柳,像一个个梦一样种下。

贺子华没想到的是,当年父亲种下的沙柳,如今还是可资利用的宝材。

乌兰什八台村党支部书记刘二飞告诉记者,“沙柳只要按周期采伐,就会一茬又一茬,越长越茂密。”

沙柳有什么用?当地的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专门用它来发电。2019年,这家公司以每吨400元的价格,收购了牧民的25万吨沙柳,发了1.6亿度电,带动了周边的5000多户牧民增收。

除了能发电,沙柳还有别的“变宝大招”——加工成生物质燃料颗粒。

灰扑扑的沙柳,经过干燥、粉碎、压缩等一系列工序,就成了小拇指大小的一个个圆柱体。小小一捧,发热量可达到同等重量标准煤的60%。

去年,乌兰什八台村建起乌审旗第一家生物质燃料颗粒加工厂。刘二飞介绍,靠卖沙柳和工厂分红,村里每户一年平均能增收5000元,多的能达到3万元。

2018年,贺大哥卖了14多吨沙柳,在政府帮助下,新建了120平方米的羊棚、打了一座150米的深井。一年后,他家年收入达到7万多元。

“父亲把沙地固上了,我还想在上面种苜蓿,攒钱给儿子娶媳妇。”贺大哥胸有成“草”。

每抹绿色都是财富和希望

在苏力德苏木沙尔利格嘎查,记者见到了枣树的根。根系粗壮,往下延伸1米多长,一看就适合在沙地里存活。

毛乌素沙地干燥少雨、日照漫长的气候条件,不适合水稻小麦,却是甜味水果的天堂。

来自河南安阳的李孔一家,正是看上了这里与新疆水果产地类似的环境,举家迁徙,用8年的时间,种起一片700亩的枣林。

“枣树对水的需求相对没那么多,好管理,种在沙地上还能起到固水土的作用。”说起枣树的好处,李孔如数家珍。

“1亩5年树龄的枣树一年产果1000斤,保底收入能达到三四千元。”李孔算起账来,“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我们还免费向村民提供树苗,现在,有60几户贫困户种上了枣树,整个乌审旗已经有了5000亩的枣林。”

几代人的努力,就这样让曾经“躁动不安”的毛乌素沙地“安分”下来。沙固住了,就能种草、放牧,长草、卖枝,种树、结果。“明沙”绿了,每抹绿色都是财富。

吉日嘎拉图说,现在明晃晃的沙地已经很难找到了。

“明沙”,从视觉变成语言,如今将变成记忆。

[责任编辑:杨凡、崔中连]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17项世界第一!世界首个±800千伏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提前投产

“云南至广东柔性直流双极低端调试通过,现在正式投产。”7月31日,由南方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详细]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2020-07-31

一位村支书的忧心事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7月31日电(崔浩杰刘中东黄浩)7月1日早晨,天刚蒙蒙亮,山东单县黄岗镇李溜村62岁的刘洪明就早早地起了床,仔细地刮了胡...[详细]
新华社 2020-07-31

九万里风鹏正举——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五年来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九万里风鹏正举——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五年来。“冰丝带”“冰玉环”“雪飞天”等场馆和设施陆续登台亮相,“贫困县...[详细]
新华网 2020-07-31

“世界锑都”湖南娄底创新驱动招才引智 发力“智”造新产业

中新网长沙7月31日电为加大高层次人才和人才团队引进力度,2020年娄底市“创新引领·圆梦湘中”招才引智活动31日在长沙举行。此次引才活动...[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0-07-31

青海:“千里眼”守望可可西里

新华社西宁7月31日电100余只雌性藏羚羊成群结队在青藏铁路五道梁北大桥下奔驰而过,它们的幼仔紧随其后……这是青海“生态之窗”远程网络视...[详细]
新华网 2020-07-3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北斗人又迎来新起点

【新华网独家连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 北斗人又迎来新起点。新华网北京7月31日电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详细]
新华网 2020-07-31

甘肃黄土塬上万寿菊花开正艳 民众采摘喜迎丰收

图为7月下旬,甘肃庆阳市镇原县农民正在采摘万寿菊。万寿菊花盛开,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花农穿梭在花海间,忙着“淘金”[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0-07-31

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收入超3800亿元 你贡献了多少

记者从国家邮政局获悉,7月30日,国家邮政局发布关于2020年上半年邮政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上半年,全行业业务收入和业务总...[详细]
人民网 2020-07-31

广州最大规模安置房项目开工 总投资超77亿元

中新社广州7月31日电广州市规模最大的安置房项目——庆盛枢纽区块综合开发项目安置房工程,31日在该市南沙区开工。据了解,该安置房项目总...[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0-07-31

两部门就农村建房明确“八不准” 遏制乱占耕地建房

中新网7月31日电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通知,就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进一步明确“八不准”,包括不...[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0-07-31

两部门: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

中新网7月31日电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通知,提出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在县、乡级国土空...[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0-07-31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山区或有小冰雹

中新网7月31日电北京市气象台今日13时25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预计当前至31日20时,北京市有雷阵雨天气,局地短时雨强较大,并伴有6级左...[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0-07-3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