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全球海底开启震动模式 数据共享可提高地震海啸监测预警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2018-10-17 07:33:10

全球海底开启“震动模式”

专家:数据共享可显著提高地震海啸监测预警能力

本报记者 陈 瑜

连发!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10月16日发布两则地震海啸消息:北京时间8时28分、9时3分,洛亚蒂群岛东南新喀里多尼亚海域接连发生6.6级、6.8级浅源地震,观测结果表明未引发海啸。

半个多月前的9月28日,同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印度尼西亚发生7.5级地震,并在震中南侧70公里的帕卢湾引发强烈局地海啸,造成严重伤亡。根据当地政府10月7日公布的最新消息,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1763人,另有265人失踪。另有当地官员表示,此次地震和海啸造成的失踪人数可能多达5000人。这意味着,该地震海啸灾害是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灾害以来,人员伤亡最严重的一次。

地震频发,是否意味着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负责人原野16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环太平洋地震带6.5级以上的海底强震仅发生6次,特别是4月至7月,环太平洋地震俯冲带活动进入“真空期”,这在过去数十年都十分罕见。但自8月以来,全球进入“震动”模式,海底强震频发,部分引发海啸并造成严重灾害。

接连发生的地震活动之间是否有关联?

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研究员刘保华认为,依据目前的科技手段,还找不到他们之间有联系或者没有联系的确凿证据。

刘保华解释,对陆地上的地震,人们可以通过建立密集的地震台站等方式,监测地震信号,但目前对海底地震的监测手段还极其有限,海底地震监测台站密度、精度相对低,数据也不能实时传输。这也是目前国际同行遇到的共同难题。

原野表达了类似观点。

“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观测和预测能力远远不够,尚无法揭示地球内部活动的周期性。”在原野看来,海底地震引发的同震位移会引发海面波动,海啸波传播至近岸导致低洼地带大范围淹没,造成海啸灾害。“观测站观测密度不够、观测时间序列不长等因素,制约了人类对地震海啸过程的认识。”

原野举例说,印度尼西亚拥有超过5万公里海岸线,因缺乏维护资金加上渔民破坏,22个海啸浮标已全部“停摆”。验潮站仅有137个,可用的远少于此,平均300公里不到1个。此次海啸严重影响的望加锡海峡内局部岸段,仅有2个验潮站,但由于维护不当,其中1座已长期不能提供数据,另一座也未观测到海啸波动,距离“最近”的可用验潮站位于震中300公里范围外。正因如此,在地震发生不到1小时后,印度尼西亚国家海啸预警机构即取消预警。

在原野看来,陆上地震造成的后果往往可以到现场找到“证据”,但对海洋地震发生过程,只能通过遥测、反演得到源场信息,正因如此,观测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智利、俄罗斯等在全球布放了60多个海啸浮标,存活的30多个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我国在南海布设了两个海啸浮标。但原野说,加强数据共享,才能显著提升地震、海啸的监测预警能力。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6日电)

[责任编辑:杨凡、徐红梅]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当我“老”了,陪你一起话重阳

当我“老”了,陪你一起话重阳

当我“老”了,陪你一起话重阳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他们孔武有力。[详细]
新华社客户端 2018-10-17
28部门联合发文:暴力伤医、医闹等行为将被联合惩戒

28部门联合发文:暴力伤医、医闹等行为将被联合惩戒

暴力伤医、医闹等行为将被联合惩戒10月16日,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卫生健康委、中组部、中宣部等2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详细]
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2018-10-17

国家气候中心:网传“冷冬”属谣言

网传“冷冬”属谣言这几天,随着冷空气的来临,生活在北方的人们纷纷翻箱倒柜找秋裤。气候预测是专业性很强、科研型突出的业务,需要大量的...[详细]
科技日报 2018-10-17

海南建设什么样的自贸试验区?怎样建设?

海南建设什么样的自贸试验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王受文表示,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是当前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0-17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