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奇思录|来山东吧!沿着黄河解锁新“玩法”

来源:闪电新闻

作者:

2023-11-14 20:41:11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4日讯 黄河奔流,生生不息,激荡着古今文化气象。

11月13日—14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暨乡村文化振兴现场推进会召开,对外发布了山东“文化体验廊道电子地图”和《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不但以数字化形式展示出山东“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中的亮点特色,还用兼具权威性、故事性、可读性、趣味性的历史文化故事将其串联了起来,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山东的人文自然风貌。

如何让公众在亲近黄河的同时,充分挖掘齐鲁大地上黄河文化的时代魅力?

山东,拿出了一套新“玩法”。

01/“不夜城”

位于泰安东平湖畔的大宋不夜城,业已成为周边群众乃至不少外地游客夜间消遣的新选择。而在此之前,它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水浒影视城。

2009年,这里因电视剧新版《水浒》选址拍摄兴建而成,此后陆续承接了张智尧版《楚留香新传》、梁冠华主演的《神探狄仁杰5》等影视佳作的取景拍摄。2022年初,为顺应夜经济风口,充分拓展游客的体验空间、挖掘消费潜力,水浒影视城开始探索向“不夜城模式”的升级;年末开城后,在短视频等媒介的催化下,大宋不夜城的名号一炮打响。

不同于一些跟风打造、复制粘贴的“大唐不夜城”,大宋不夜城的水浒IP底色,稳住了古城发展的文化内核;夜间考究的灯光视效设计,为拍照打卡提供了丰富的取景素材;而当年热播的以“北宋年间”为背景的电视剧《梦华录》,更为这座不夜城添了一把“天时”。

数据显示,大宋不夜城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270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近万人,最高单日接待游客13.09万人次,有力带动全域旅游消费实现“井喷式”增长。

而在文化和旅游部已公布的两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中,山东有12处夜游景区入选,齐鲁大地的夜间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需求正在被唤醒、被满足、被创造。其中如济南的古城特色文化街区、印象济南·泉世界、方特·东方神画,济宁的曲阜尼山圣境,泰安的泰山秀城·老街,淄博的周村古商城等,皆处于沿黄市县,以“千灯夜市喧”点亮黄河夜色。

 02/“研学游”

“汶流不许东归海,引入南湖运口粮。千里帆樯明月夜,薰风吹送枣花香。”

曾治黄十年的清代名臣,在戴村坝上如此描摹了入夜后运河上仍然千帆竞发的繁盛景象。横卧东平县汶水河道之上的戴村坝,将汶水一分为二,三分南注经东平湖进入黄河,七分北流最终进入运河,被誉为京杭大运河的“运河之心”。它曾在明清时期的运河漕运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如今,随着沿黄文旅资源串珠成线、沿黄旅游“一盘棋”格局逐渐形成,依托黄河中下游最大湖泊东平湖的自然禀赋,大宋不夜城、戴村坝、黄石悬崖等湖岸沿线旅游节点的吸引力正不断提升。

在戴村坝,已经建成了集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文化展示、游客集散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区。游客可以通过逛馆、看展、观坝、听坝、游坝等一系列游览活动,感受丰水季“高崖飞瀑、戴坝虎啸”的奇观,沉浸式体验历史在运河之上留下的刻痕

不止于此,在山东“一廊一带四区多点”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的建设格局中,入海文化展示区、儒家文化展示区、东夷文化展示区、革命文化展示区等四大特色文化展示区,将见证千年文化传承的曲阜、“海上仙山”蓬莱、红色沃土革命老区沂蒙等地串联起来,为各类文旅产品的潜在消费者提供了“研学游”的充足资料库。

当然,这里不仅可以研学,还能够满足你的美好想象。

  03/“非遗之旅”

山东文化资源丰富、传统工艺品类齐全,既是人文沃土,更是手造沃土。如今年轻一代当中的“文化觉醒”风潮,更是催生了“民俗文创热”的消费取向。穿着小花袄去赶大集、在早市上吃“流水席”,已然成了一些社交平台上的“流量密码”。

2022年,山东省启动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依托非遗或传统工艺,通过创新创意,构建体现山东文化创意和齐鲁文化内涵,能够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个性化、品质化、情感化消费需求的手造产品体系,并纳入“好品山东”品牌体系。

除了早前因纪录片爆火的章丘铁锅、随着烧烤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的淄博陶琉、走向国际的潍坊风筝、山东娃的“童年记忆”隆盛糕点等实用消费品,不少地区还重点打造了线下平台,集中挖掘整理非遗文化资源、促进非遗传承人间的沟通交流、拓宽展销渠道、增强大众与非遗工艺的互动体验。

如位于济南的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注重打造沉浸式、互动式、场景化的展销空间,致力于构建线上服务、线下体验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东平县的大运河非遗传习中心作为全国首家大运河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综合体,则重在打造一个文化展示平台、文创交易平台、非遗传承平台,从而推动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

好看、好玩、好买的非遗之旅,让旅客在满载而归的同时,也让非遗通过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的方式,得到更多的了解、更好的传承。

 04/“好客山东”的底气

今年10月,《山东省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2023—2030年)》印发,提出山东将围绕打造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展示带,串联沿线文化体验廊道重点村、各类文化资源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美丽乡村等旅游资源……打造黄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

不管是上文中提到的夜经济、研学游,还是非遗之旅,这都只是承载黄河文化的一种具体的体验,更是齐鲁文化探索之旅的方案之一。

在山东,沿着黄河不仅能遇见海,更能遇见风姿各异的人文之美。 归根到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不仅仅是弘扬文化,更是在谋长远发展。村庄“串起来”、配套“建起来”、活动“搞起来”、文化“火起来”、文明“创起来”,做这些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一条大河,流淌古今;一条廊道,串联起黄河文化的活态传承与乡村生活的现代化发展。

就在上周,在“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2023北京推介会上,山东提出从今年农历腊月开始,将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届时家家贴春联、户户挂红灯、村村有好戏,并向全国发出了诚挚的邀约:欢迎来山东,回村过大年!

“回村过年”的邀请,是一种底气。

近年来,山东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力求促进农村群众物质精神的“双重富足”。 

如在“山东手造”工程的牵引下,一大批手造专业乡镇、村庄形成,“山东手造”越来越成为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如去年山东组织的群众性小戏小剧“大擂台”活动带动群众参与约290万人次,今年,山东正式启动群众性小戏小剧全省巡演活动,预计将巡演2万场次以上,为文化惠民乐民提供了新的方案;再如山东以文化体验廊道建设为牵引,加强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建设,首批集中打造民俗文化重点村130个,并策划推出了四季主题的“黄河大集”,让黄河大集成为人气爆棚的年货大集、好品大集、文化大集。

如何让游客同黄河文化、同山东建立深度连接?山东将它“出”成了一道“多选题”,用“好客山东”的底气、“好品山东”的魅力,助力游客们解锁全域旅游新“玩法”。

闪电新闻记者 王思淇报道

[责任编辑:王思淇 韩莹 徐红梅 刘骏]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