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可持续交通助力可持续发展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综述

来源:人民网

作者:

2021-10-18 14:19:10

10月14日至16日,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主题为“可持续的交通,可持续的发展”,组织了包括全体会议、部长论坛、主题会议、科学技术创新论坛、企业家论坛等14场活动,130余位各国交通部长、企业家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等从民生、绿色发展、安全发展、互联互通、应对疫情和经济复苏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对话。大会发布的成果文件《北京宣言》提出加强交通合作的行动倡议,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与交通相关的各项目标的落实提供了行动框架。

互联互通推动经济民生改善

习近平主席在大会开幕式发表主旨讲话强调:“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给世界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严重挑战。我们要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推进全球交通合作,书写基础设施联通、贸易投资畅通、文明交融沟通的新篇章。”在大会议程中,中外各界代表特别强调了交通在经济和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呼吁各方更加注重发展可持续交通。

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中方愿与各方全面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尽快落地,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造福各国人民作出积极贡献,为携手开辟国际发展合作光明前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不懈努力。

中国在全球层面积极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合作平台,与19个国家签署22项双边、多边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目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4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70多个城市,有力促进了各国间互联互通。

国际道路联合会主席比尔·哈尔基亚斯表示,可持续的交通包括4方面内涵——普惠性、有效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建议各国通过调动社会资本、鼓励民众参与、加强部门协作等举措,完善设施、拓展网络,为人们提供更加可行、可靠、可负担的交通解决方案。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科学家伊斯玛罕·埃洛阿菲认为,完善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能够实现农业生产地和市场的联通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联通,从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收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她呼吁各方行动起来,在交通运输业和农业合作方面达成科学倡议,集合各方力量,推动农村可持续交通建设,为全球减贫贡献力量。

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也是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北京宣言》指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约1/4来自交通领域,如不妥善应对,预计排放量还将大幅增长,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与会代表认为低碳化是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

“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0年,交通运输是全球碳排放仅次于能源发电与供热的第二大领域,也是降低碳排放最难的领域之一。”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表示,国际社会应将交通运输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共享绿色出行发展经验,构建多层次新型城市出行系统,加强新能源汽车等低碳交通技术的国际产业链协同,共同探索绿色交通发展之路。

在大会会场内的北京市可持续交通发展专题展区,4辆外形新颖的概念共享单车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据介绍,这些共享单车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能,不仅绿色环保,定位也更为准确,有助于解决单车无序停放问题。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推进可持续交通对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实现2050年全球碳中和意义重大。为此他提出多项倡议,如加快交通领域脱碳速度,提倡民众优先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等。

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林基泽认为,海洋运输覆盖了全球90%的货运量,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面对气候变化挑战,国际海事组织将继续推动全球范围内有约束力政策的出台,制定适用于全体海运从业者的行业规范,同时加大可持续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投融资等各项工具支持海运行业实现低碳发展。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哈特表示,国际社会应当关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可持续交通发展方面的需求,帮助发展中国家利用清洁能源和创新技术实现交通方式转型,助力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新技术带来交通变革

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本届大会会场设置了互动体验区,展示中国在智慧高铁、自动驾驶、智慧港口、智慧机场、智慧邮局等可持续交通领域的最新成果。

在中国移动5G智慧港口展区,大屏幕上正播放着中国移动在厦门远海码头打造的5G智慧港口实景视频画面:无人货车有条不紊地在码头上穿梭装卸货物,5G港机远控、5G岸桥远控正从大型远洋运输船上把集装箱卸下……在5G技术的助力下,采用差分高精度定位与多传感器前融合技术,通过自主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实现无人货车自动识别规避障碍物,精确定点装卸作业,整个港口码头实现货物装卸无人化。

许多与会代表在发言中强调了运用技术手段加强互联互通对于实现可持续交通的重要作用。塔吉克斯坦交通部部长阿济姆·伊布洛西姆表示,使用数字化技术、实施技术创新将有利于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人工智能对整个交通行业都很重要,各国应将发展重点放在新技术领域,运用智慧管理系统促进交通联动发展。

中国在新技术与交通业融合中的尝试受到关注。新能源汽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仅有助于可持续交通发展,更将助力经济复苏。中国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城市公交、巡游出租车和城市物流配送新能源汽车数量分别达到46.6万辆、13.2万辆和43万辆,新能源装备设施推广应用不断加快。

澳大利亚珀斯科廷大学教授彼得·纽曼表示,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以及新能源电池、电动出行等新技术的变革,正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在电动出行领域的技术全球领先,不少国家正在与中国展开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开发新型有轨电车等交通项目。期待中国的可持续交通工具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落地应用。

[责任编辑:杨凡、武云泉]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澜沧江—湄公河源头对话:注重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Z世代”澜湄流域青年如何加强交流。”来自老挝的大学生裴丽娜说。“人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要想富、先修路’,”裴丽娜建议,...[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10-17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等地中小学将全面复课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等地中小学将全面复课。马来西亚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巴生河流域(首都吉隆坡及周边雪兰莪州、普特拉贾亚)和马六甲将...[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10-17

巴西圣保罗一居民楼因山体滑坡坍塌 造成1死4伤

中新社圣保罗10月17日电当地时间16日,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市南区帕拉伊索波利斯(Paraisopolis)贫民社区一居民楼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10-17

中亚多国共筑丝路物流通道:繁荣商贸走廊觅合作

中新社兰州10月17日电正在兰州召开第八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上,物流通道、运输枢纽、跨境合作等成为中亚各国关注的话题,繁荣中亚商贸走廊...[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10-17

美国一客机降落时爆胎滞留跑道 首都空中交通被中断

海外网10月17日电当地时间10月16日,美国一架飞机降落时爆胎,随后停在机场主跑道中间,导致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空中交通被中断。据美国福克...[详细]
海外网 2021-10-17

美国一福利机构被曝条件恶劣:儿童被迫睡地上,不能洗澡

海外网10月17日电美媒称,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弗雷斯诺县一家儿童福利机构内部条件极其恶劣,孩子们被迫睡在地上。据美国广播公司16日报道,这...[详细]
海外网 2021-10-17

希腊新增2313例新冠确诊病例 政府鼓励民众接种疫苗

中新网10月17日电据希腊《中希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6日,希腊国家公共卫生组织宣布,过去24小时希腊新增2313例新冠确诊病例,累计确诊增至...[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10-17

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将在上海举办

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将在上海举办。新华社上海10月17日电(记者孙丽萍、杨恺)以“中国共产党·中国·世界”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详细]
新华网 2021-10-17

停留12天 俄两名电影工作者与一名航天员返回地球

俄两名电影工作者与一名航天员返回地球。新华社莫斯科10月17日电(记者李奥)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17日发表声明说,近日前往太空拍摄影片的两...[详细]
新华社 2021-10-17

古特雷斯:从疫情中复苏必须具有变革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7日电(记者尚绪谦)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此发表致辞,强调从新冠疫情中复苏必须具有变革性...[详细]
新华网 2021-10-17

柬埔寨政府将推出新系统助力疫情防控

柬埔寨政府将推出新系统助力疫情防控。根据柬埔寨卫生部17日通报,该国当天新增报告258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405例,新增死亡24...[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10-17

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代表团就安全等问题举行会谈

新华社塔什干10月17日电乌兹别克斯坦与阿富汗两国政府代表团16日在乌南部边境城市铁尔梅兹举行会谈,双方就边境安全、经贸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详细]
新华网 2021-10-17

全球交通盛宴落幕,中国为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带来什么?

全球交通盛宴落幕,中国为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带来什么。回望历史长河,中国交通发展历程书写了诸多“从无至有”“从有到世界第一”的里程碑...[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10-17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