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农民教授”吉万全:育出陕西“最贵”的小麦种子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2019-08-12 07:04:08

“农民教授”吉万全:育出陕西“最贵”的小麦种子

吉万全在察看小麦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爱国情 奋斗者

本报记者 史俊斌 通讯员 张 琳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很多人都知道,农学院有位“农民教授”吉万全。

头戴草帽,身穿蓝布衣服、运动裤,脚蹬胶鞋,下田的吉万全和关中农民并无二致。今年6月,正巧赶上麦收,科技日报记者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试验基地见到了吉万全。当时,他正抱着一袋麦子,准备装车。见到记者,他放下手中的麦子,带记者走出麦田,聊起自己的“小麦育种史”。

采访中途突然下起大雨,两腿泥巴的吉万全,示意记者暂停,起身大步走向试验田,抢收还没入库的小麦种子。

前段时间,由吉万全领衔的团队培育出的“西农511”小麦良种,获得技术转让费455万元,这也创下了陕西省小麦新品种转让费之最。

为乡亲吃上白面馍馍学农

吉万全出生在陕西黄河岸边的一户农家,家乡土地贫瘠、十年九旱、灾害频发的记忆深植在他脑中,至今难以忘怀。

“小时候,家里的小麦每亩地年产量不到300斤,交了公粮后根本不够全家9口人吃。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白面馍,我那时就想什么时候,乡亲们能天天吃上白面馍馍就好了!”他笑着回忆道。

一心想让乡亲吃上白面馍馍的吉万全,1979年考入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后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李振声。

硕士毕业后,吉万全有幸成为我国著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薛秀庄团队成员,他参与研制的普通小麦稳定自交结实缺体系统,为小麦性状分析和外源基因导入提供了更便捷的方法。该成果于1993年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于1998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成绩亮眼,但其背后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

在吉万全的办公桌上,常年放着几个装满麦粒的小瓶子,上面标注着“西农509”“西农529”“西农511”……

“这些都是小麦品种。”吉万全对记者说,“一个品种从选育培养,到审定,再到上市,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其中最为艰难的一次“孕育”,当属“西农511”。

从2006年杂交组合,到2015年通过省审,再到2018年通过国审,为“孕育”出“西农511”,吉万全及其团队13年间,几乎每年都有100多天奔波在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5个省的60多个试验点。

“河南、江苏、安徽、湖北,这几个地方的试验点,吉老师每年春天要跑一次,冬天还要再去一次。基本上每年5月之前,也就是小麦选种前,他就都不在家待了,一直在外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吉万全的一位学生向记者回忆道。

断然拒绝企业百万转让费

今年5月,陕西省渭南市华西镇西渭北村大唐优质小麦种子繁育基地,麦田碧浪如茵。这里在一年前就种上了“西农511”,穗实秆壮的小麦一下子吸引了前来实地考察的专家。

“看到这么喜人的长势,我非常高兴!”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走到田间说,“‘西农511’在2016年小麦赤霉病、2017年小麦条锈病肆虐期间,都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性,从众多小麦品种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

对于这些外界的赞扬,吉万全表现得很谦虚。“我更看重成果是不是真能为农户增产、增收,是不是给农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其他的并不重要。”他说。

数十年的田间奔波,换来了成果,也带来了病痛。

“选种期间,在地里蹲时间久了,吉老师一站起来,我们就听见他全身多处关节咯吱咯吱地响。但吉老师依然非常投入,一忙起来就什么都不顾。”吉万全的一位学生向记者说。

“这就是‘农民职业病’,下田多了都会得的,没什么。”吉万全顿了顿说道,“再说,只有洒出‘真心血’才能换来‘金种子’。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知道农民需要什么,我就想用我所学的知识,为农民培育出既好吃又产量高的品种。”

除了“西农511”,吉万全还培育出“西农518”“西农519”“陕麦159”“陕麦150”“远丰175”等5个省审品种。此外,他还在《遗传学报》《作物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参编著作3部。

不仅要培育出好种子,还要用好它们。“要把好种子,种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吉万全常对团队成员如是说。

2017年,某家企业出价400万元,希望独占“西农511”的技术成果,并主动对吉万全的助手说:“我们直接给你们课题组300万元,你们自由支配,余下的100万元上报学校,你们把成果私下转让给我。”

当助手把这些话转告给吉万全时,他毅然说道:“国家给咱经费做科研,咱们就要为国家做事,我们不可能这么做!”

把国产种子送出国门

上世纪90年代,吉万全赴加拿大植物研究中心深造,后学成归国。从那时起,他几乎每年都会出国进行考察或学术交流。

彼时,我国尚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待遇条件与国外相比差距极大。那时的吉万全常会收到国外同行抛来的橄榄枝,但他从没心动过。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黄土地走出来,根永远在中国。国外再好,也是异国他乡;条件再好,研究出来的东西也是人家的。在自己的国家,做出来的每项成果都是我们自己的,都是对祖国的贡献。”吉万全说,“我相信,我们的小麦育种技术终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那一天。”

吉万全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事小麦育种研究三十多年,吉万全团队培育出优质强筋、绿色抗病新品种7个;他带领的团队通过将小麦与稀有野草杂交,研发出的6种通过审定的新品种,平均年产量能达到1000斤至1200斤。

“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对粮食要求‘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这也促使种子研发技术不断提升。”吉万全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搞小麦育种,主要看产量和抗病抗倒伏,现在都追求优质和健康,近几年通过航天育种技术不断改进的彩色小麦,包含微量元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很受老百姓欢迎。

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国产种子,逐渐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我们国家的小麦育种技术,与国际相比,已经从跟跑、并跑发展到现在有些领域占据领跑位置,我们研制的种子在气候条件相似的中亚、东亚等国家很有竞争力。”吉万全说。

能叫出毕业多年学生的名字

除了小麦育种,吉万全还有个令同事赞叹的本事:即便是已经毕业十几年的学生,吉万全也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办公桌上那本写满学生祝福的笔记本,不知被他翻了多少遍。

每有新生报到,吉万全总要带他们去田里走走,收一次小麦。“我们搞农业科研的,要不怕苦不怕脏。不到地里,就发现不了问题,这是做小麦研究的基本功。”看着被汗水浸湿衣服的吉万全,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吃苦钻研的习惯。

“我没有培养秘诀,就是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该严格时就严格。”吉万全常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学生,“做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凑合”。

吉万全的实验室,没有签到制,但人人按时来去;没有管理员,却一切井然有序,原因在于他制定的“早8晚23”作息时间表。“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生活简单,充满活力。”只要吉万全在办公室,学生随时可以来找他。

“今年毕业的学生中,有3个留在了中西部。”吉万全带的不少学生筑梦在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以往的毕业生中,也有不少人前往宝鸡农科所、青海农科院、西藏农牧学院等单位工作。

“发展小麦育种技术,光靠我们这一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他们这样的新生力量。这些学生像一粒粒种子,汲取营养,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吉万全说。

[责任编辑:杨凡、李娜]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黄文秀生前的驻村第一书记同事们:用扶贫实绩告慰她

黄文秀生前的驻村第一书记同事们 用扶贫实绩告慰她新华社南宁8月12日电。题 黄文秀生前的驻村第一书记同事们 用扶贫实绩告慰她新华社记者何...[详细]
新华网 2019-08-12

国家统计局:下半年翘尾因素减弱CPI涨势将趋缓

。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上涨2.8%,连续5个月处于“2时代”,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详细]
经济日报 2019-08-12

北大申请补录已退档考生 高校在什么情况下能退档?

北大申请补录已退档考生。●官方答复北大 退档理由不成立申请补录已退档的2位考生在全面了解核实河南省“国家专项计划”招生录取的具体情况...[详细]
光明日报 2019-08-12

法国学者:欧洲人对谁才是可靠的经济伙伴有了重新认识

全球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是企业和投资者,美国政府的做法打击了他们对全球产业链的信心。美国方面的立场与行动对全球化共识的负面影响是深刻而...[详细]
人民日报 2019-08-12

昆明道路救援乱象:价格差几倍 装个轮胎比轮胎还贵

昆明道路救援乱象 价格差几倍。昆明道路救援收费随意定,价格差几倍[详细]
工人日报 2019-08-12

中国是如何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的?

中国是如何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的。大桥全长约55公里,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首次合作...[详细]
人民日报 2019-08-12

暗物质或出现于宇宙大爆炸之前

暗物质或出现于宇宙大爆炸之前暗物质或出现于宇宙大爆炸之前科技日报讯。(记者刘霞)暗物质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难以捉摸的谜团之一,研究人员...[详细]
科技日报 2019-08-12

应急管理部:台风“利奇马”造成6省市651万人受灾

应急管理部 台风“利奇马”造成6省市651万人受灾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记者11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当日17时,台风“利奇马”共造成浙江、...[详细]
新华社 2019-08-12

不“歧视”高个小朋友啦!上海景区门票“身高兼顾年龄”

不"歧视"高个小朋友啦!上海景区门票"身高兼顾年龄"原标题 上海景区门票“身高兼顾年龄”惠及更多儿童游客。新华社上海8月11日电(记者陈爱...[详细]
新华社 2019-08-11

“利奇马”从江苏连云港入海 长江下游立体交通逐步恢复

摄中新网南京8月11日电。江苏省气象部门11日公布,11日12时,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从连云港灌云县灌西盐场沿海入海[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9-08-11

青海首开“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青海首开“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资料图。由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察尔汗铁路站出发,经广西钦州港至马来西亚巴生港和斯里兰卡科...[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9-08-1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