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歌声动人说“咬字”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路琦 路洁

2024-03-08 08:06:03

原标题:歌声动人说“咬字”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歌声动人说“咬字”

来源:光明日报

“字正腔圆”,本是戏曲表演中产生的一个术语,后来被各种古典声乐理论著作所引用,被认为是传统声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所谓“字正”,指的是咬字声调准确,发音标准;所谓“腔圆”,指的是声腔圆润,腔调婉转。

我国的声乐理论,从开山之作《唱论》开始,直至当下的声乐专著,都强调“字正腔圆”。无论是明代魏良辅的《曲律》,徐大椿的《乐府传声》,沈宠绥的《度曲须知》,还是清代李渔的《闲情偶记》,没有一本书不谈论“吐词咬字”。

明清时,我国戏曲界就形成了完整的“四呼”“五音”“十三辙”等声乐理念和“吐词咬字”的法则。《曲律》中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将“字清”列于“三绝”之首。

对歌唱理论,古人已有十分深入透辟的研究。为了做到“字清”,古人把一个字在唱曲中的发声分成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唱曲时,唇、舌、齿、牙、喉等器官要相互配合,“四呼”(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合口呼)要到位,四声(平、上、去、入)要准确,才能把字音清晰地吐出来。字头出声要敏捷短促,字腹要引长(占时值长)丰满圆润,字尾要归韵清楚明晰。歌唱不同于说话,说话的字音,只要不读错,发音清楚就行了。歌唱时,有时一个字要延长几拍或是一字多腔,倘不把字音分解为头、腹、尾三节,则出字时是这个字,收尾时字音却变了,所以唱曲中的字音要分解研究,做到字头清晰而不僵,字腹丰满而不撑,字尾收拢而不散。在歌唱咬字中,又不能把头腹尾截然分开。清人李渔有言,字头、字尾及余音,“皆须隐而不现,使听者闻之,但有其音,并无其字,始称善用头尾者”。他认为,将字融于声中,方可做到“字如贯珠”。

“贯珠说”,可谓由来久矣。《乐记》的“师乙篇”中形容歌唱咬字时这样写道:“累累乎端如贯珠。”歌唱发声吐字犹如颗颗串成一线的珠宝,字字清晰闪光。后来唐诗中以“贯珠”形容发声吐字之妙的诗句很多,如“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上一串珠”(白居易句),如“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薛能句)等。

唐代诗人元稹《善歌如贯珠赋》如此写道:“美绵绵而不绝,状累累以相成……吟断章而离离若间,引妙啭而一一皆圆。小大虽伦,离朱视之而不见;唱和相续,师乙美之而谓连……清而且圆,直而不散,方同累丸之重叠,岂比沉泉之撩乱。”善歌者声音要优美流畅,字正腔圆,控制气息,声音直而不散。

其实,唱歌乃唱情。歌唱其实是人的喜、怒、哀、乐、忧、思、惊、恐、悲等情绪的反映。歌唱者用歌声表达感情,歌词则是歌声的载体。在歌唱时准确吐声咬字,才能准确地传情达意。感人的歌者,无不是吐声咬字准确的歌者。战国时期有个歌女韩娥,她回娘家路过齐国,身上的盘缠用完了,没处住宿,也没饭吃,她实在没有办法,就在齐国的雍门卖唱,歌叙身世,声声凄凉,路人闻声掉泪。《列子·汤问》描写其境:“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韩娥之歌何以有如此魅力?与其说是歌声婉转动人,不如说是身世凄凉感人。她用歌声叙事陈情,字字清晰,声声传情,如泣如诉,“愤于志,积于内,盈而发音”,如果咬字不清,发音不清,诉事不明,听众就不解其情,遑论感人了。古今都有歌者不谙此道。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问杨琼》中道:“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欲说问君君不会,试将此语问杨琼。”

清末刘鹗在《老残游记》里,有一段描写王小玉演唱的精彩文字,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声乐艺术很有裨益。王小玉是生活在底层的民间艺人,艺名白妞,用今天的话说,她是山东大鼓表演艺术家。王小玉十二三岁时就学会了山东大鼓,有一副好嗓子,说唱中气十足,咬字清晰,雅俗共赏,很有魅力,听她说唱的人无不为之倾倒。《老残游记》中如此描写她的演唱,先写了一段她“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形象,以及一双眸光奕奕的眼睛,而后渲染满园子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的氛围,接着描写她的歌唱:起初唱了几句,声音不很大,但字字清晰,声声入耳,听来有一种奇妙的新鲜感;令人赞赏的是,她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以声出字,字义清晰。声音逐渐升高,更加凸显字义,忽而在最高音处,戛然而止,然后回环转折,复又高潮迭起,就像《琵琶行》里描写的那样,在“凝绝不通声暂歇”之际,忽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又把故事推向更高潮。王小玉唱到极高之处,陡然下落,又极力回旋,自由流动,就像“幽咽泉流水下难”。其间,王小玉巧妙处理“声、字、情”三者的关系,令人叹服。她用气发声,字从声出;声清字明,字义清晰;字字声,声声情,以情感人;句句清,唱意明,倾倒观众。演唱结束,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王小玉的演唱,就像《乐记》“师乙篇”中写的一番话:“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王小玉出神入化的歌声,正体现了她对吐字行腔、气息控制的成功运用。

隋唐之际的虞世南在《北堂书钞》中有关“唱理”的论述,就强调吐字与传情、曲义与精神的关联,吐字发声直接影响着旋律线条的走向,歌唱韵味的呈现。这些古老的声乐理论,对我们今天声乐艺术的发展不无借鉴意义。

(作者:路琦 路洁,分别系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创新建构“目标导学”课堂教学范式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探索基于目标的评价与学习任务设计,将目标转化为可实现、可操作、可测量的学生行为。近年来,山东省济南高新区雅居园小学...[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4-03-08

数字化拓宽强师之路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呼啸而至,教师如何转型方能适应教育数字化浪潮。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积极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挑战,高标准谋划...[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4-03-08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代表委员为何聚焦“他们”?

◆本报记者王琳琳文化,是民族之根,是国家之魂。我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详细]
中国环境报 2024-03-08

如何回答好AI这道时代“必答题”?

◆本报记者王琳琳前有AI语言模型ChatGPT“能写代码写作业,能编剧本能做题,甚至还能代写辞职信”,后有文生视频模型Sora输入简短文字便能...[详细]
中国环境报 2024-03-08

严打造假 提升精度 拓展覆盖

提升精度拓展覆盖◆本报记者温笑寒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评价和考核各级政府改善环境质量、治理...[详细]
中国环境报 2024-03-08

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规模化应用 促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已连续7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形成了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安全为保障、标识...[详细]
人民政协报 2024-03-08

深挖消费潜力 提振消费信心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指出要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近年来,国货...[详细]
人民政协报 2024-03-08

“她”是鼓舞我们奋进的力量

前不久,中央政法委和司法部印发通知,要求学习吴秋瑾、师帅等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响应,深入开展学习活动。英模的先...[详细]
法治日报 2024-03-08

数据多跑路 患者享便利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省级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平...[详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3-08

不断提升文旅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匹配度

近年来,我国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创新形式,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如何利用...[详细]
中国文化报 2024-03-08

直抵百姓关切 两会文旅话题热度高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两会筹谋襄盛举,箴言良策载民声。代表委员齐聚一堂,怀揣着沉甸甸的民情民意,在审议讨论中汇聚智慧、在观点碰撞中...[详细]
中国文化报 2024-03-08

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逛博物馆去。”如今,逛博物馆已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新时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详细]
光明日报 2024-03-08

推动文旅产业集群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们着力做好‘泰山+’文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聚焦高质量发展,汇聚多方力...[详细]
光明日报 2024-03-08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