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大漠荣光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2024-02-07 09:51:02

原标题:大漠荣光

来源:中国环境报

原标题:大漠荣光

来源:中国环境报

◆陈新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见沙漠,更不是第一次感受沙漠。

身心所在,是勃勃的花卉,是葱郁的庄稼,是蓬蓬的果蔬,是莺飞蝶舞参差疎林……衔华佩实,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如此生机,这是飞沙扬砾的沙漠吗?

苍茫大地,成千上万块蓝色光伏板,既整齐划一又燕处超然,气势连波,辉映苍穹,绵延起伏如向日葵般仰望着天空中的太阳,织就一幅明媚的科技胜景。而在光伏板下,药材和牧草则枝叶扶疏,生机盎然,无惮干与燥的袭扰……这是令人色变的沙漠?

记忆中的样子,旷阔且呈波浪般起伏的大地,只有一个颜色,那是一望无际的黄色。

它们既暴躁又轻狂,无论是深黄、浅黄、赤黄或芸黄,都毫无坚定的立场,随波逐流。也一样无灵无情,横扫一切。

它们像妖孽或土匪一样啸聚肆虐,枯竭了生命蓬勃与焕然的原色,使其流荡的世界被沉沉死气所笼罩。

云阴莽莽黄入天,穷荒绝地鸟不飞。昏昏朔气生剑戈,“风头如刀面如割”……多年前,我踏进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时,震撼与感受,如是。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沙漠。置身其中,我明白了什么叫一望无际,什么叫苍茫浩荡,什么叫黄沙莽莽无南北。之后每见一次,沙漠给我心灵的震撼程度,都会鼓角雄山般加重几许。

1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北临黄河,南依鄂尔多斯高原,长400公里,宽50公里,总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沙丘高10米—60米,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是距北京较近的沙漠。

文化工作者老魏是鄂尔多斯本地人,陪我行走沙漠的他向我介绍了库布其的前世今生。他说,有典籍为证,库布其曾绿草如茵。我后来查阅相关资料,其凿凿之言,确有信据。

《诗经·小雅》载“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此地有城。有城即有人,有人即说明生态环境不错,能够养育人畜。史载,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俨犹、戎狄、匈奴都曾在这里繁衍生息。

自商代后期至战国,这里的生态环境开始恶劣,因为这一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和遗物渐罕。

至南北朝时,库布其的沙化程度逐渐严重。《魏书》载,从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西北古城湾附近、古黄河河心洲上的古薄骨律镇,前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北部的乌梁素海北侧、苏独伦乡根子场村之正南的古沃野镇的粮运通道,“道多深沙,轻车往来,犹以为难”“每至深沙,必致滞陷”。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也有关于库布其沙漠的记载:“南河、北河及安阳县以南,悉沙阜耳,无佗异山。故《广志》曰:‘朔方郡北移沙七所,而无山以拟之’。”

唐代诗人李益将库布其沙漠(时名库结沙)的地貌写进了诗歌里:“我行空碛,见沙之磷磷”“风沙四起云沉沉”“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风狂沙漫,植被稀疏,“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古代如此。老魏说,他小时候也见过躁狂得令人恐惧的沙漠之景。

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每逢冬春,狂风肆虐之时,无不黄沙弥漫,天地昏暗。

“你看过《西游记》,还记得黄风怪出现时的情景吗?沙漠中狂风肆虐时的阵仗,就是如此。”

我当然记得。

黄风怪吹气之时,只见“冷冷飕飕天地变,无影无形黄沙旋。穿林折岭倒松梅,播土扬尘崩岭坫。”“一轮红日荡无光,满天星斗皆昏乱。”“唿喇喇乾坤险不炸崩开,万里江山都是颤!”

这阵狂风,不仅把孙悟空那毫毛变的小行者刮得在半空中似纺车般乱转,拢不了黄风怪的身,把孙悟空的两只火眼金睛,也刮得紧紧闭合,莫能睁开。更严重的是,它这一口气,还吹出很多妖怪。

小时候,我的家乡四川地区曾“下黄沙”。看地图,库布其沙漠以及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这四片紧挨着的沙漠,正巧处于四川的正北方。它们离四川的垂直距离有1400多公里,竟然对四川的影响这么大,足可想象沙漠大风刮起时,在当地有多严重。

岂止四川受黄沙之害,北方的城市乡村,从天而降的沙更多。北京,每当大风刮起之时,随风而至的岂止是黄沙,而是“沙尘暴”,因为这四大沙漠离北京的直线距离不过800公里,比之离四川的距离要近得多。

沙尘暴是北京和华北北部地区的强灾害性天气,不仅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甚至可致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当年,我们可真是苦啊!”老魏说,生活在这里困难,要娶上老婆更困难,谁愿意嫁到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来生活呢?

2

几千年前的库布其地区原本紫芽荏苒,丹颖葳蕤,为啥后来变成了令人惊恐的沙漠了呢?有人士分析原因有三:来自古代黄河冲积物;来自狼山前洪积物;就地起沙。

相较,沙源主要来自黄河冲积物。同时数千年来,这里一直为干冷多风的气候所苦,加上历朝历代的过度垦牧与战火兵燹,遂而土地荒漠化程度逐渐增加,大片良田变成沙漠,城池荒弃,胜景湮灭。

新中国成立时,库布其沙漠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流入黄河的泥沙量达1.6亿吨,直接威胁着“塞外粮仓”河套平原的生态安全。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又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黄沙步步紧逼,治沙势在必行。

因而,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便在磴口县设点,组建治沙综合试验站,并在库布其建立固沙实验基地。

莽莽黄沙,该如何治理?高寒多风,选择什么树种才能存活?天干地燥,如何合理配置植绿用水……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想治理沙漠的人不唯今朝,不唯华夏,可谓浩若繁星,所用方法也是穷极所能,然而治沙效果却聊胜于无,甚至适得其反。

今次复来,看到的是中国在荒漠化治理方面所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数岁光阴如梦蝶,回首往事,难不惊嗟诧异。

在恩格贝沙漠博物馆里,我既看到了人类治沙的探索志史,也看到了世界治沙的艰难历程,更看到了中国治沙的成功经验和丰硕成果。以图片形式、视频形式再现的恩格贝治沙故事,可歌可泣。

恩格贝地处库布其沙漠腹地达拉特旗乌兰乡镇内,北距黄河仅5公里,在蒙语中有“平安吉祥”之意,总面积30万亩。曾经,这儿水草丰美、风景秀丽。然而,战乱、洪水、滥伐、滥垦,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这里已是一片沙海,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老魏说,自1977年始,恩格贝便拉开了防沙治沙生态建设的序幕,植树造林、引洪治沙、澄地造田。其治理工程,实际上包括治理和开发两大方面。

40多年间,一代代恩格贝人和国内外万千志愿者、社会各界,满面胡沙满鬓风,“誓扫匈奴不顾身”的奋斗,终使恩格贝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人们不仅在这里栽活乔木700多万株、灌木5万亩、优良牧草5000亩,使植被覆盖率达到78%,森林覆盖率41%,动植物种类由原来的20余种增加到600余种,生物链、生物种群得到有效恢复;恩格贝土地的沙化程度实现有效控制,初步形成一条长约15公里、宽约10公里,由带、网、片、乔、灌、草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为黄河筑就了一道绿色屏障。而且建成了总蓄积量达300多万立方米的4个大水库,使沙漠里有了长年不断的水源,并淤澄出可种植蔬菜、瓜果、花卉、药材、沙野菜的万亩海绵田,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生物多样性的传奇。

离恩格贝沙漠科学馆不远,是恩格贝示范区沙漠生态农业科技展示中心。

走进中心,但见瑞霭纷纷,芬芳缭绕,番木瓜、西瓜、番茄、李子、冬枣、莲雾、芒果,以及栀子等瓜果花卉,生长在沙漠之中,既令人惊讶,又让人佩服。

如今,恩格贝成了集沙漠珍禽动物观赏、大漠风光探险、生态农业观赏、沙生植物观赏和游客休闲度假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3

实际上,恩格贝只是库布其荒漠治理中最靓的一道风景。

沙漠中通常有石油、天然气等矿藏资源,沙漠本身也是资源。“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发展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多采光”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阳光资源,“少用水”是科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新技术”是利用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治理荒漠,“高效益”是实现单位面积土地产值绿色效益的最大化。

在具体实践方面,“多采光”体现为光伏发电的广泛运用;“少用水”为大量采用滴灌技术,实现节水超60%;“新技术”和“高效益”体现为在农业的经济效益方面,超过大田农业的9倍左右。

随着科技的发展,沙漠里强烈的阳光和狂暴的风,都变成为资源,被追风逐日用来发电,即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沙漠里的热能,也能够创造财富。

中国荒漠地区全年日照时数长达3000小时以上,每天平均超过8小时,西北部的荒漠年均每平方米的太阳辐射能可达1500—1800千瓦时,如利用1平方米的太阳能,全年所获得的热能就相当于烧掉180—200公斤标准煤。

在库布其沙漠里,有一座由19.6万余块规则排列的蓝色光伏板组成、占地139.84万平方米的光伏电站,从天空俯瞰,如“骏马奔腾”。

这座电站,是国家电投集团投资建设的全国最大沙漠生态光伏发电站,是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基地,100万千瓦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每年发“绿电”可达20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煤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减排粉尘45万吨。

“薄厚曾无意,飘扬似有因。”令人惊喜的是,光伏电站建成后,光伏板下原本寸草不生的沙漠,开始生长起野花野草来。这一奇迹产生的原因,是光伏板挡住了炽烈的阳光,于是其下的沙地水分蒸发量随之大大减少。不仅如此,到了夜里,雾气遇到光伏板冷凝成水后顺着倾斜的光伏板滴落回地上,还润湿了光伏板下的沙漠,从而给草籽提供了发芽生长的条件。因而,电站通过“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树”的新方式,将沙漠从昔日令人头痛的“沙窝”变成了印钞机一样的“金窝”。

经过艰辛的治沙战斗,库布其沙漠出现了几百万亩厘米级厚的土壤迹象,改良出大规模沙漠土地,使其初步具备了农耕条件,并以大棚和节水灌溉农业为主,创造出数百亿的沙漠绿色生态财富,累计带动沙区10多万人摆脱贫困。

再次来到库布其沙漠,感寥寥天净,熙熙生气,我欣跃惊诧的同时,也不由感慨,这里的每一粒沙,既铭记过历史的朝市陵谷沧桑苦痛,也流淌过治沙者的汗水与闪耀的理想。在这里,真是每一步都可穿越千年,每一步又能连接未来。

在巴彦淖尔,荒漠治理的情况也是如此。成立于1960年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即为一例。

建场之前,辖区所在皆是沙地、碱滩,沙尘暴天气强势地主宰着这里。

“无风满地沙,有风埋人家。只见春天种下地,不见秋天收庄稼。”这是当地被无情的沙漠慊慊苦寒折磨出的民谣。

新华林场成立之后,以贾克明等为代表的林场职工在沙漠里打井,用水浇灌林草,不断提升育苗技术,提高种植苗木的数量,引进种植机械,使林地面积一步步扩大,实现了沙退人进的治沙新貌。

经过60多年艰苦卓绝坚持不懈的努力,今天的这片沙地、碱滩上林木葱郁,杨树、柳树、樟子松、云杉、榆树等林木把这里建成了幸福家园。在燥烈苦咸的岁月里,它们无论是已年逾六旬、高达五六十米,坚强地扎根此地的“寿翁”,还是低得仅有1米多一点儿、刚被林场职工栽下的“幼苗”,以及跟它们一起战斗的沙枣、紫穗槐、杨柴、梭梭等低矮灌木,都各尽其能,携手团结,共御风沙,协心呵护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今日的“塞外江南”。

现在的国营新华林场沙地面积,由原来的2.15万亩缩减到0.5万亩,林场周边大量荒滩碱地被改造成林地、耕地,从而令土地沙化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些树木形成了防护网,保护了周边农田,实现了稳产、高产。

脚踏曾经桀骜不驯浩荡奔突堆丘叠岭,而今俯首帖耳荡心泯灭的沙漠,我深思良久,感悟近十年来,家乡南充“下黄沙”的日子越来越少,我猜大抵原因是土地包产到户后,家乡光秃秃的山重新披上绿装,黄尘弥漫的天气便几乎消失。更笃思,以往弥天狂荡的黄沙随风从远方而来,家乡的青山又怎抵挡得住?此次在鄂尔多斯和巴彦淖尔目睹沙漠治理及取得的成果,才真正明白我的家乡“下黄沙”的天气几近消失的原因。

风尘漫卷,千百年不羁浪荡的沙漠,改变成了而今能和露赏花、东篱醉酒的生态,不由人不感慨,锦堂风月全仰仗了这大漠荣光。

作者简介

陈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重特大题材报告文学签约作家,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创新建构“目标导学”课堂教学范式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探索基于目标的评价与学习任务设计,将目标转化为可实现、可操作、可测量的学生行为。近年来,山东省济南高新区雅居园小学...[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4-03-08

数字化拓宽强师之路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呼啸而至,教师如何转型方能适应教育数字化浪潮。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积极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挑战,高标准谋划...[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4-03-08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代表委员为何聚焦“他们”?

◆本报记者王琳琳文化,是民族之根,是国家之魂。我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详细]
中国环境报 2024-03-08

如何回答好AI这道时代“必答题”?

◆本报记者王琳琳前有AI语言模型ChatGPT“能写代码写作业,能编剧本能做题,甚至还能代写辞职信”,后有文生视频模型Sora输入简短文字便能...[详细]
中国环境报 2024-03-08

严打造假 提升精度 拓展覆盖

提升精度拓展覆盖◆本报记者温笑寒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评价和考核各级政府改善环境质量、治理...[详细]
中国环境报 2024-03-08

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规模化应用 促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已连续7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形成了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安全为保障、标识...[详细]
人民政协报 2024-03-08

深挖消费潜力 提振消费信心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指出要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近年来,国货...[详细]
人民政协报 2024-03-08

“她”是鼓舞我们奋进的力量

前不久,中央政法委和司法部印发通知,要求学习吴秋瑾、师帅等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响应,深入开展学习活动。英模的先...[详细]
法治日报 2024-03-08

数据多跑路 患者享便利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省级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平...[详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3-08

不断提升文旅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匹配度

近年来,我国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创新形式,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如何利用...[详细]
中国文化报 2024-03-08

直抵百姓关切 两会文旅话题热度高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两会筹谋襄盛举,箴言良策载民声。代表委员齐聚一堂,怀揣着沉甸甸的民情民意,在审议讨论中汇聚智慧、在观点碰撞中...[详细]
中国文化报 2024-03-08

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逛博物馆去。”如今,逛博物馆已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新时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详细]
光明日报 2024-03-08

推动文旅产业集群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们着力做好‘泰山+’文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聚焦高质量发展,汇聚多方力...[详细]
光明日报 2024-03-08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