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农人”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本报记者 欧媚

2023-11-14 11:11:11

原标题: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农人”

来源: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农人”

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建设教育强国和农业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与之前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一个非常重大而有意义的话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在2023年全国农林高校校长论坛上表示。

近日,在2023年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全国农林高校校长齐聚一堂,深入探讨未来农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改革。

现代农业也可以是“高精尖”

谈到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认为,首先要了解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改变社会对农业的偏见,正确认识农业和涉农高校的学科专业,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报考涉农专业。

吴普特认为,未来农业正在产生新产业和新业态,其核心是学科交叉融合。比如,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交叉融合催生基因改良动植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和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交叉融合催生农业机器人、农业物联网等数字农业。

“现代农业并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也可以是‘高精尖’和‘高大上’的。”多位农林高校校长呼吁社会进一步重视农业,了解现代农业。

“不少人对涉农行业还停留在早期的理解,觉得不去农村就不是涉农。实际上,食品加工、物流都是涉农,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也在做农业,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很强烈。”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薛红卫认为,简单看来纯学农学专业的学生人数比例在降低,但实际上农林高校是在为未来大农业培养人才。

面向未来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薛红卫分析,当前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有3个矛盾:一是人才需求多样化和人才培养同质化的矛盾,二是职业规划多元化和人才培养单一化的矛盾,三是未来产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开放性和当前教学内容相对封闭的矛盾。

薛红卫建议,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要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以及学生未来3方面出发,将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对接,专业实习和未来就业对接,以此化解3个矛盾。

农林专业课堂教学模式需改革

“对未来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过去我们下功夫研究不够,改革力度也不够。”孙其信坦言。今年,孙其信在全校选了15门课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从怎么讲、怎么评、怎么考进行一次全新的“课堂革命”。

和孙其信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沈阳农业大学校长陈启军。作为校长,陈启军每年要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主题就是“农业科学是最尖端的科学”,希望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农业。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还记得自己4年前在新疆碰到的一名毕业生。“他是学畜牧的,现在在新疆用智慧农业的装备管理着2000亩的棉花。”引发李召虎思考的是,学生直接对他说:“校长,我在大学学的东西现在用不上了。”

也正是从2019年开始,华中农业大学在全国首先开设了智慧农业这一交叉专业,通过生物技术、信息工程和工程技术改造现有涉农专业。

李召虎介绍,新型智慧农业专业采取1+N+X的培养模式,“1”指智慧,该专业学生厚植智慧数字化这一基础,“N”指结合农业应用场景的方向,学生将来可以从事智慧育种、智慧植保等既有农业发展方向,也可以拓宽到“X”的发展空间。

多位农林高校校长表示,学科交叉是新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全国已经有27所农林高校以及综合性大学开设了“智慧农业”专业。

科教产教融合培养“新农人”

当前,不少农林高校都在通过科教、产教融合进行人才培养。

“科教产教融合的关键是找准真问题。”吴普特认为,科教和产教融合如果能真正以问题为导向,不仅能够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也能起到很大作用。

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认为,产科教协同的共同使命和愿景在今天这个时代有共识,但难点在于可行的实施路径。

“大学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企业希望成果转化能立马看到效果,大学想要更高端的实验室,政府和企业希望建更务实的基地,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一样。”薛红卫认为,要打通教育、科技、人才壁垒,把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绑在一起,需要政府发挥核心作用,同时对这一创新机制要有包容度。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以文育人 启智润心

山东现代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天道酬勤”的校训和“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落实“五育”并举,推进“三全育人”,探...[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3-11-20

依托环境创设提升乡村园课程质量

为满足民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促进区域幼儿园保教质量均衡发展,必须重视占比较大的乡镇幼儿园和村办幼儿园,不断提升其办园水平。目...[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3-11-20

“图像的复兴——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藏 历代金石图像拓片精品研究展”启幕

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策划主办的“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入选项目”“图像的复兴——陕西省...[详细]
中国文化报 2023-11-20

青岛金家岭金融区举办私募基金托管业务银企对接会

11月16日,为进一步发挥金家岭金融区创投风投机构集聚优势,做深做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深化银企业务合作,青岛金家岭金融区管委联合北...[详细]
中国日报网 2023-11-20

以数字化助教育减负提质

“学生作业量减少了50%”“教师平均每天节省批改分析作业时间3小时以上”“‘数字校园’接入21个教育业务系统,汇集‘教、学、考、研、管、...[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3-11-20

“四个提升” 让文化育人再上新台阶

青岛黄海学院秉承以文化人理念,不断丰富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精神价值体系,挖掘新内涵,赋予新价值,激发新动能,通过阵地提升、研究提升、...[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3-11-20

擦亮援疆支教的“枣院品牌”

“我宣誓 践行志愿精神,严守支教纪律,不忘援疆初心,牢记教育使命,为加快建设美好新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日前,...[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3-11-20

推进国创团队建设 造就“德师”“良师”“金师”

2021年,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团队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和培育建设单位名...[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3-11-20

从查处一案到治理一域02

本期看点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把正向引导和反面警示结合起来,运用典型案例和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督促指导发生重大违纪违...[详细]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3-11-20

小柳条编出乡村振兴大产业

◎本报记者王延斌通讯员陈秀焘一根光滑柔软的杞柳,在杨进邦手中缠来绕去,左右飞舞,不一会儿,一个简洁大方的小筐子便成了型;不一会儿,...[详细]
科技日报 2023-11-20

海上小岛脱困去 琅琊乡愁入画来

​初冬时节,“兴竹号”交通船自青岛市西海岸琅琊镇码头缓缓离岸,身后白浪逶迤,眼前波光荡漾,对岸斋堂岛层林尽染、村居静谧,仿佛触手可...[详细]
人民政协报 2023-11-20

探索生态美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精彩阅读■生生美学是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学形态,是一种生命创生之美,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中国传统美学相异于西方美学之处,在于西方美学...[详细]
人民政协报 2023-11-20

中国水下考古工作首部行业规范出台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水下考古工作规程》,对水下考古工作作出规范。2011年,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编制《水下考...[详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11-20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