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弘扬革命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 淼 张 影 实习记者 卢 旭

2022-09-14 10:24:09

原标题:​弘扬革命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弘扬革命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刘 淼 张 影 实习记者 张 欣 刘 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矢志不渝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用丰富的文艺形式,激励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激励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激励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亿万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这一重大历史节点,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舞台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也成为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入围作品及文华单项奖参评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度挖掘革命故事内涵,探索借鉴当代艺术表达方式,打磨具有时代精神的品质之作,在守正创新之路上,不断用舞台艺术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杂技剧《战上海》剧照 上海杂技团供图

红色题材作品百花齐放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美丽画卷,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的恢弘史诗。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心用情用力,将这些美丽画卷、恢弘史诗呈现于舞台之上。

在本届文华奖的舞台上,一大批红色题材文艺精品,以音乐、舞蹈、杂技、话剧、儿童剧、戏曲等艺术形式绽放夺目光彩。

文华大奖参评作品中,民族歌剧《雁翎队》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雁翎队的传奇战斗故事;民族歌剧《沂蒙山》描述了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军民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动人情景;舞剧《骑兵》展现了解放战争中内蒙古骑兵部队的革命历程;音乐剧《花儿与号手》再现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浓浓情意;杂技剧《战上海》展示了解放上海艰苦卓绝的历程;话剧《香山之夜》以解放南京历史关头为时间节点,通过毛泽东和蒋介石的“超时空心灵对话”,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儿童剧《送不出去的情报》讲述了以抗联战士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如何保护孩子、让孩子远离战争的故事。

▲ 儿童剧《送不出去的情报》剧照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供图

评剧《革命家庭》根据“革命母亲”陶承口述改编;琼剧《红旗不倒》再现琼崖革命的峥嵘岁月;京剧《母亲》展现“革命母亲”葛健豪传奇的一生;京剧《风华正茂》讲述青年毛泽东上下求索、走上革命之路的故事;锡剧《烛光在前》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太雷真实故事改编;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描绘主人公“骡子”在革命年代用生命践行理想信仰的成长历程;越剧《枫叶如花》根据烈士朱枫的事迹创作;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再现了杨开慧烈士临刑前与敌人最后的斗争;川剧《江姐》塑造了江姐等革命者为理想而生、为信仰而死的坚定信念和英雄形象。

文华编剧奖、文华导演奖、文华表演奖“提名人选”作品中,民族歌剧《红船》、京剧《红色特工》、昆剧《瞿秋白》、湘剧《忠诚之路》、芭蕾舞剧《八女投江》、京剧《杨靖宇》等再现了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画面,传承革命文化,向时代与人民致敬。

这些红色题材舞台作品艺术化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的艰苦卓绝的历程。这些作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希望以饱满的激情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话剧《香山之夜》剧照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

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诠释了信仰的力量,硝烟弥漫的战场遗留下仁人志士的爱国精神与奉献担当。在艺术创作中,如何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打捞历史碎片,深度挖掘革命故事,展现革命者的情义和情怀,提高红色题材舞台艺术作品的水准?广大文艺工作者用一部部精品力作做出了有力回答。

“创作重大历史题材作品,掌握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素材是必要的,但还需剧作家剪裁。”歌剧《红船》编剧王勇表示,“正如李渔所说,‘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面对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王勇多次参观、瞻仰中共一大上海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从中获取创作戏剧情节的灵感。他还查阅了几百万字的历史文献、传记。因为中共一大南湖会议召开的准确时间存在争议,在党史专家善意的提醒和专业的指导下,王勇将南湖会议召开的时间,标明为“八月初的一天”。“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因为史实的真伪从来无小事。”王勇说。

锡剧《烛光在前》以“常州三杰”之一张太雷的真实故事为创作原型。真实,是这部剧打动人心的力量源泉。“我们在创作这部剧的时候,就注意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进行统一,并渗透到人物塑造、情节编织、题旨开掘等方面。”导演童薇薇介绍,创作前期工作准备得非常周密,主创团队在各种材料中搜寻细节,以期构建出完整的人物形象。“当我们把陆静华从嫁到张太雷家之后每一年的人生事无巨细地展现出来时,这个女性的形象在观众心中也越来越丰满。革命历史题材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尤其红色资源更需要创新与开拓。好戏是改出来的,也是演出来的。”童薇薇说。

民族歌剧《沂蒙山》故事主题紧扣“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导演黄定山和剧组主创人员数次赴沂蒙山采风,挖掘了许多鲜活的素材。在采风中,黄定山了解到,时至今日,当地人民大年三十不烧香敬神,而是敬八路军烈士,这给他很大触动,并将其融入作品之中。

▲京剧《风华正茂》剧照 李春来 摄

艺术表达方式推陈出新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抵制照搬跟风、克隆山寨,迈向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在红色题材舞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勇担时代重任,力求以创新的艺术表达,赢得新时代观众的心理认同。

删繁就简,领异标新。话剧《香山之夜》仅用一桌二椅和两位演员的舞台呈现,就实现了与观众在情感上的同频共振。摒弃恢弘的舞美灯光和磅礴激昂的配乐,《香山之夜》充分利用戏剧舞台的假定性,通过艺术想象,让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两位历史人物进行语言、思想和理想信念的激烈交锋,从而让观众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走到今天并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感悟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不做历史的重现者,但做历史的讲述者和当代的思考者”是主创团队对这一创新的诠释。在《香山之夜》中饰演毛泽东的演员王斑认为,一定不能将表演和观众割裂,而要通过情绪的感染和持续的互动,让观众成为舞台上展示的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科技为舞台艺术赋能。舞剧《骑兵》将舞蹈艺术与融媒体相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优势,以增强舞剧表现力,探索少数民族审美与大众审美的深度融合,为中国舞剧带来新活力。

有别于以往厚重的红色题材舞台艺术作品,锡剧《烛光在前》并未以重大事件为线索,而是以一封家书为轴线,反映陆静华这样一位革命者妻子的生活,充满“人情味”和“烟火气”。该剧在保持锡剧个性风格和美学内涵的前提下,以传统戏曲诠释革命题材,主创团队在表达形式、手法上和舞美设计上大胆创新,强化了锡剧艺术的表达力和展现力。

▲琼剧《红旗不倒》剧照 梁学武 摄

民族歌剧《沂蒙山》在内容的选择上,没有再去以歌剧表现沂蒙红嫂乳汁救伤员等在其他艺术作品里反映过的情节,而是从生活中提炼出全新的故事架构。在音乐上,《沂蒙山》既具有鲜明的山东地方特色,也带有现代音乐的结构和范式,将传统的民间音乐和当代音乐相融合。

越剧《枫叶如花》首次将“红色女特工”朱枫为革命事业舍生忘死的故事搬上越剧舞台,将越剧与歌剧结合,去除传统越剧中的脂粉气,以一种诗化的、美丽的、时尚现代的“革命抒情”,对现代越剧艺术进行个性化创作尝试。

▲越剧《枫叶如花》剧照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供图

审美气质贴近时代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作出符合新时代审美品位的红色舞台艺术作品、传承革命文化精神,既是人民的期待,也是历史赋予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呈现青年毛泽东上下求索、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本是一个相当宏大的主题,但在创作京剧《风华正茂》时,主创团队遵循“守正创新”的规则和理念,探索京剧艺术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讴歌时代精神的现代化表达,在剧本结构、导演手法、唱腔设计、音乐、舞美等方面大胆革新,成功避免了题材的沉重,使这台领袖题材的主旋律京剧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观众杨女士第一次带着上初中的女儿进剧场看京剧,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表演让她们完全沉浸其中,而孩子也通过观看这种艺术形式表现的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对英雄先烈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儿童剧《送不出去的情报》塑造了崭新的红色少年形象,既让观剧的孩子感受到角色独特的魅力,同时引发他们对革命先烈更深沉的敬意。“与以往同类题材作品不同,这是一部以新视角、新高度,对战争与孩子、战争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再思考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这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冯俐对整部作品的最大感受。“这个戏要找到和现代孩子对话的语境,舞台呈现的质感需要非常简洁精炼,要给走进剧场的大人和孩子营造一个梦境……”《送不出去的情报》导演毛尔南介绍,为此,主创团队特意做了一些充满装饰感与浪漫色彩的舞台设计,与残酷战争之间产生强烈反差,希望孩子们能在时而紧张、时而开心、时而感动的情绪中,走进人物内心、走进那个年代。

▲锡剧《烛光在前》剧照 江苏省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舞剧《骑兵》剧照 内蒙古艺术剧院供图

▲京剧《母亲》剧照 武汉京剧院供图

▲音乐剧《花儿与号手》剧照 刘海栋 摄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2022年中秋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340.9万人次

本报讯(记者刘淼)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中秋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340.9万人次,同比下降16.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详细]
中国文化报 2022-09-14

十年护海:提升群众临海亲海获得感幸福感

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是关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和海洋强国、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一方面,海...[详细]
中国环境报 2022-09-14

土壤环境实现“掌上”可视化

本报讯记者近日从山东省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青岛市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监督检查及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质控终端...[详细]
中国环境报 2022-09-14

“双减”风来满眼春 “七雅”课程风景好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来,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立足立德树人大背景,坚持“一切为学生发展而设计”,开发“七雅”特色课程体系,全域推广“闲...[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2-09-14

李新生:惟勤惟志 向新而生

2001年,李新生刚刚上任济南市历城区第二中学校长时,这所地处城郊农村的县域高中还是一个“烂摊子”,学生管理混乱,教师出门抬不起头;21...[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2-09-14

数字赋能 作业管理走向“智治”

2021年,全国吹响了“双减”的号角,学生作业减负增效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以“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勇气,推出创...[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2-09-14

2022年前8个月青岛新设外资企业“逐月增长”

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加强政策制度供给,优化改革创新举措,持续做好稳外资稳外贸工作。今年5月份,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商务局、市贸促会...[详细]
新华网山东频道 2022-09-14

高质量党建引领幼教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昌邑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紧紧围绕“三红四化铸魂育人”党建品牌,深入实施红色堡垒、红烛先锋、红心向党“三红工程”,持续...[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2-09-14

以赛促学促教 探索全方位育人新路径

近日,山东工商学院学生张银萍、吕丹丹、周培更加忙碌了,在第九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山东省创业营销专项赛中喜获团队二...[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2-09-14

聚焦绿色生态教育 点亮幼儿快乐童年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依托全县自然生态乡土资源,创设丰富多元的游戏环境,构建绿...[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2-09-14

一体式推进“纵合横通强党建”的山东税务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规律和特点,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详细]
中国税务报 2022-09-14

退税缓税推动宁夏葡萄酒产业提质升级

本报讯(记者马国柱通讯员马嘉玥)9月6日—12日,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行。本届博览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详细]
中国税务报 2022-09-14

山东聊城“齐鲁富民贷”持续支持脱贫户致富

张俊勇是山东省聊城市王奉镇化庄村的脱贫户,有两个孩子的他,很早就有在家创业的想法。近年来,聊城市乡村振兴局大力推进涉农信用体系建设...[详细]
农民日报 2022-09-14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