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三部门相关负责人谈具体举措:“实”字当头推动经济良好开局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2019-01-16 11:30:01

三部门相关负责人谈具体举措——“实”字当头推动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 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介绍本部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各部门重在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连维良在发布会上表示,将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实现一季度经济发展良好开局,保持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重在形成精准投资、有效投资,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坚持补短板、稳投资、防风险相统一。

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

国家发展改革委:围绕“建设”“改造”两个关键词加大投资力度,在改善投资环境、项目推进、资金保障上下功夫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就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连维良表示,发挥好投资关键作用,重点是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围绕“建设”“改造”两个关键词加大投资力度。

“建设”突出5方面:一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二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大民生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力度;五是加强生态环保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改造”突出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

在政策措施方面,将主要从3方面下功夫:

——在改善投资环境上下功夫。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大幅度压减项目审批时间。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22个城市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大中城市、国家级新区全面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

——在项目推进上下功夫。争取在一季度预下达大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推进在建项目加快实施,加快开工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提高项目储备数量和质量,按照近期、中期、长期储备一批补短板重大项目。

——在资金保障上下功夫。加快发行和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在建工程及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运作的盈利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更加有效地吸引外商投资。

近期,国家发改委批复了一批补短板项目的投资,受到社会关注。“发挥投资关键作用重在形成精准投资、有效投资,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连维良表示,在投资重点上突出补短板,在项目选择上突出纳入规划的项目,在投资决策上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补短板、稳投资、防风险相统一。

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

财政部:该保的支出必须保障好,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等领域投入;该减的支出一定要减下来,政府要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要压减5%以上,取消低效无效支出

2018年全年,我国减税降费规模约1.3万亿元。许宏才表示,2019年要有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为明显的降费,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许宏才说,这项工作主要从4方面着力:一是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包括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并加大优惠力度;对小规模纳税人交纳的部分地方税种,可以实行减半征收;扩展初创科技型企业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等。二是深化增值税改革。三是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四是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同时清理规范收费,加大对乱收费查处力度。

2019年,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许宏才表示,“加力”指的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和加大支出力度。坚持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清理规范地方收费项目,加大对乱收费查处和整治力度。根据经济形势和各方面支出需求,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提效”指的是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坚持有保有压,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要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更好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将难以支出的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统筹用于亟需资金支持的领域。

“该保的支出必须保障好,要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投入;该减的支出一定要减下来,政府要过紧日子,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预算,一般性支出要压减5%以上,取消低效无效支出。”许宏才说。

打通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条件要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及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保持松紧适度,既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朱鹤新表示,货币条件要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及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保持松紧适度,既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针对性,主动动态优化,强化逆周期调节,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朱鹤新说,把握好松紧适度的“度”,既要保持总量合理,也要着力优化结构。一方面,要把握好总量,为实体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应与名义GDP增速大体匹配。同时,也不能搞“大水漫灌”,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另一方面,要精准把握流动性的投向,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做好定向调控和“精准滴灌”,特别是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扶贫、乡村振兴、“双创”以及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我们的政策怎么有效提高效率,在传导机制上还要做更多的努力和探索。”朱鹤新表示,打通货币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进一步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通过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使其主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目前,人民银行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打通环节,提高效率,解决好金融机构传导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如何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朱鹤新表示,支持民营企业、支持小微企业是坚定不移的方向,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的双支柱导向方面都给予了落实和支持。总的来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信贷投入有了很大增长。

“下一步,要持续通过政策来引导,通过平台的搭建来支撑,解决一些银行不敢贷、不愿贷、不会贷的问题。”朱鹤新说。

熊 丽

[责任编辑:杨凡、穆楠]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英智库:中国是亚太经济体最重要贸易伙伴

中国是亚太经济体最重要贸易伙伴。新华社伦敦1月15日电(记者孙晓玲)英国智库牛津经济研究院15日发布分析报告说,中国仍将是亚太其他经济...[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9-01-16

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报告称:中国引领全球创意经济发展

中国引领全球创意经济发展。记者杨海泉报道: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日前发布题为《创意经济展望:创意产业国际贸易趋势》的研究报告称,尽管...[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9-01-16

尊重知识产权 强化司法保护

尊重知识产权。近年来,各地人民法院积极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严厉惩处“搭便车”“傍名牌”等侵权行为,依法加大对商标重复、恶...[详细]
新华网 2019-01-16
山东查处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线索408起

山东查处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线索408起

山东查处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线索408起。山东省纪委监委对聊城市吴学占黑社会性质组织背后“保护伞”问题进行提级直办,对涉案的冠...[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9-01-16
济南:中小学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

济南:中小学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

中小学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资料图为减轻学生负担,解决社会需求,提升济南教育质量,15日,济南市教育局召开中小学作业管理...[详细]
齐鲁晚报 2019-01-16
半月谈评论:公车改革,基层干部有话说

半月谈评论:公车改革,基层干部有话说

公车改革,基层干部有话说近日,半月谈刊发《车少了下乡多了,车补还不够油费。从基层工作人员言辞恳切的留言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岗位的...[详细]
半月谈 2019-01-16
密织法律之网 强化法治之力——平安中国建设系列报道之四

密织法律之网 强化法治之力——平安中国建设系列报道之四

密织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平安中国建设系列报道之四2018年12月4日,河北省阜城县第四中学学生诵读宪法教育读本。[详细]
人民日报 2019-01-16
2018全国预警年度报告发布 河南福建湖北预警最多

2018全国预警年度报告发布 河南福建湖北预警最多

2018全国预警年度报告发布。2018年,19个行业总计261959条预警通过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向应急责任人和社会公众发出。[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9-01-16
房子降价200万没人买?专家:买房“躺赚”时代已过去

房子降价200万没人买?专家:买房“躺赚”时代已过去

这些上市公司为啥挥泪大甩卖。14日晚间,上海三毛公告称,由于房地产交易市场不活跃,公司位于深圳两处住宅房产降价近200万后仍无人竞买,...[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9-01-16
移民诈骗让人太“受伤” 找靠谱中介需注意这些

移民诈骗让人太“受伤” 找靠谱中介需注意这些

移民诈骗让人太“受伤”。据报道,5年前,当李建伟和另外两名中国商人,分别准备向加利福尼亚一家公司投资100万美元时,都以为项目是板上钉...[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9-01-16
网信普惠接入司法大数据系统 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

网信普惠接入司法大数据系统 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

网信普惠接入司法大数据系统。随着社会对失信行为的高度关注,加大对“老赖”恶意逃废债的惩戒力度也再添新利器。[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9-01-16
部分村精英流失、外来人口增加 乡村治理走向何方

部分村精英流失、外来人口增加 乡村治理走向何方

乡村治理走向何方面对三大巨变,乡村治理走向何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理是其中重要一环。乡村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常...[详细]
半月谈 2019-01-16
专家:点赞2018中国外交,2019如何再发力?

专家:点赞2018中国外交,2019如何再发力?

点赞2018中国外交,2019如何再发力?。新华网北京1月16日电(徐倩。[详细]
新华网 2019-01-16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