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北京地铁第一人:33年铁安全行车110万公里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2018-12-10 10:46:12

【奋斗的中国人】“北京地铁第一人”廖明:33年,110万公里,刷新全国地铁安全行车最长纪录

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记者 王晶)每天,千万人在号称“世界最繁忙”的北京地铁里交会、擦肩,步履匆匆。每个人都熟悉自己乘车的颜色特征,毫不迟疑地奔向要去的方向。

对于进出地铁的乘客而言,在地上、地下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间来回切换,已成为一种日常,但对于北京地铁13号线回龙观乘务中心电动列车司机廖明而言,如果每天是一张相片,那他的“相册”里几乎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背景的底色,或蓝,或灰。

廖明今年五十五岁,像这样年纪的地铁司机,就如同他拿下的诸多劳模奖章一样,在全国并不多见。以2002年为界,他的职业生涯前半部分献给了中国第一条环形地铁线路2号线,之后便扎在了北京第一条在地面运行的轨道13号线。

入行三十年间,他从刚出技校的学生,成为全国地铁安全行车里程最长的人;北京地铁也从最初仅供观光到成为公共交通的主力军,进入了年年开新线的新时代;而如今,廖明仍在那里,在繁华城市的下方,一圈,一圈,再一圈,110万公里无事故里程记录不断被刷新,“轮回”着地铁,也“轮回”着人生……

三十年后,这位安全驾驶列车行驶里数超赤道25圈的老地铁人不禁感叹:“人一辈子,选择一个热爱的行当,然后坚持下去,这就够了。”

全国劳模、“北京地铁第一人”廖明(本人供图)

轨道情结

凌晨4点,北京地铁13号线回龙观车务段内,53辆列车蓄势待发,新一轮地铁高峰即将到来。此时,身着工装的廖明,手持手电筒,从车头到车尾,从车厢到车轮,逐一仔细检查。40分钟后,等待他的将是数以万计的乘客。

“等几趟车都挤不上去,或者下车时挤不下来,已是司空见惯,在地铁上挤丢了鞋、扯坏了包更是常事。”这幅画面,40年前还在上初中的廖明可能根本无法想象。

廖明记得,那时的北京人很少长距离出行,进了二环相当于“进城”,“哪怕坐上公交车或骑自行车都称得上一种时尚。”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大潮席卷全国,大批农民扛着行李离开家乡,走出北京火车站。路过车站广场前的地铁站时,很多人压根儿不知道地铁长什么样儿、通向哪儿。

“地铁,就像是一处等他们在北京站稳脚跟后,渴望参观的景点。”廖明笑笑说,那时的地铁参观券更是一票难求。

1975年,北京地铁只有一条线,从北京站到石景山古城,主要功能是售票参观。(视频截图)

1981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正式对外运营,全年的客流量6000多万人次,“仅相当于现在1号线一个星期的客流量。”而在当时,全国也只有北京跑着地铁。

就在外界对地铁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下,1983年参加高考的廖明,考上了北京地铁技校,端上了“铁饭碗”。毕业后的他被直接分配至当时中国第一条环形地铁线路2号线,可彼时也只开了四分之一环线,即从西直门站到复兴门站短短几站。

他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地铁时的场景:车厢内是只够容纳40人的横排座。车外宽阔明亮的站厅,抬头看,整个西直门站有三四百根日光灯。“就像宫殿,我当时很震撼,没法想象那么深的地下能有这样的建筑。”初识地铁,正值8月盛夏,廖明见到的地铁司机却身着棉袄。站台上6台除湿机,像开着水龙头似的,哗哗往外流。司机在西直门站调头开往复兴门前,还要等上至少八分钟。

当时间迈入至1985年,北京城市人口突破1000万。全市3000多辆公交车不堪重负;而后十年间,随着富起来的人越来越多,小汽车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北京人初尝堵车滋味儿;进入新世纪,北京修路的速度似乎永远追不上机动车辆增加的速度。借助地铁“缓挤”,势在必行。

此后十几年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条条新地铁线不断与廖明所在的2号线在地下交会,22条线路逐渐编织成网,且越织越密。

一圈,两圈……33年

行驶在轨道上的地铁,好比日子日复一日有序运转的隐喻。而廖明最初的地铁司机生活也同样如此。

如果说春运是中国人每年一次最大的人口迁徙,那么对于早晚高峰时段的北京地铁来说,堪称天天是春运。早晚高峰时段,廖明所在的2号线车厢乘客往往会超过数倍,而列车的间隔只有两分钟。“只要有列车慢了超过3秒钟,调度中心马上会打电话提醒司机提速。”

廖明说,“一趟车慢了3秒钟,整条轨道上的车辆都要跟着减速,1分钟意味着有超过1100人上不了车。”

面对如此巨大的客流量,廖明每天必须要在两平米的驾驶室内,密切关注网压表等十余种行车设备,周而复始地在设备轨道上滑行。他说:“开2号线时在地下,乘客上下车后,地铁前行,驾驶室内便又会陷入黑暗,”他经常忘了时间,每天就盼着前面能有点光,就这样反反复复。而在几十米的地下,白天和黑夜也没什么区别,只有看着仪表盘上显示距离的数字变化,廖明才知道自己在移动。

在隧道内行车的廖明(视频截图)

每进行一个操作,每看到一个信号灯,廖明都要手指、嘴唤,一趟车开下来,这样的动作将近200次,“很多人不理解我们,觉得我们就跟一群神经病似的,看到就看到了,还要自言自语地说出来,伸直胳膊指出来,但为了安全,我们就得这么做。”

长此以往,廖明总会下意识地把工作中的习惯带入进生活中,比如,平时路上遇到红绿灯时,都想伸手去指一下,“要是显示红灯,总想拿起电台喊行调开放信号。”在家时,廖明总爱说“把客室灯关了”,弄得家人哭笑不得;看电视时,他也会将声音开到最小,因为自己只要听见大一点的声响,就会心里发慌。

这样以秒计数的工作节奏,同样反映在廖明的梦境里。廖敏说,几乎每个司机都会做梦梦见刹不住车或出现意外事故,且这样的梦不止一次。但实际上,从业33年,现实工作中的廖明却连列车与车门间的毫厘误差都未曾出现过。

“人车合一”

北京地铁密如蛛网,无数列车在高速运行,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出现问题,所以北京地铁对司机有着非常苛刻的标准:列车晚点5分钟以上算事故;某个车门未关严列车启动算事故;红灯动车算事故;停车超过规定线算事故……触犯一项,之前安全纪录全部归零。

正是在这样严苛的环境中,使得廖明在2号线的17年间练就了“听车”的本事。在廖明眼里,每一列列车都是有生命的。“当其承载了很多人跑完一段路程后,也会放松下来。这就是地铁的节奏和表达。”

廖明说,“人车合一”需要司机对列车的构造和部件非常熟悉,同时还需要对路况了然于心。大脑的每一个细胞都要跟着列车跑,“仿佛自己已经和列车融为一体”。这样,列车有任何不适,路况有任何变化,司机都能第一时间敏锐地捕捉到。

廖明正在做发车前的例行检查(视频截图)

廖明对列车的理解和感受,远超于常人。这与他做徒弟阶段的钻研不无关系。

那会儿,不断钻研业务成了他茶余饭后的“娱乐”,为了学得更明白,他甚至把整台庞大的机器直至拆掉最后一颗螺丝为止。学徒那几年,廖明把列车上所有的部件都反复摸了几遍,这也为日后他达到“人车合一”的状态奠定了基础。

一次,他在黑暗的隧道中行车,眼前闪过一丝光。他找来维修工反复检查,电缆被提起的瞬间火光四射,原来是绝缘层出现裸露;2007年,一场暴雨令偌大的站台“消失”在雨雾中,第六感告诉廖明前方轨道异常,他立即停车,下车后才发现一块地毯落在了轨道上。若不及时停车,列车可能脱轨或是甩到站台上……

类似于这样的紧急时刻廖明记不得有多少次了。他早已和列车融为一体。“线路和周围的环境已经印在我的脑海里,轨道上多出一块石子我都察觉得到。”廖明说。

如今,在2号线东四十条站,站台两面墙壁满是中国风的壁画,部分装修风格一如当年开站时的模样,车来车往照旧。但廖明却早已不是当初青涩的年轻司机。110万公里,是国内地铁安全行车最长的里程,这个记录是属于“老司机”廖明的。

40岁的“新学生”

2000年,北京地铁建设迎来“黄金时代”,第一条地面轨道线路13号线开通,一切“百废待兴”。与现在的繁华热闹的13号线沿线相比,回龙观等站周围尽是藕塘、荒地。

而彼时,在地铁2号线工作了17年的廖明,却主动选择前往13号线支援。可13号线和2号线有着重大区别:车型变了,所有的仪表盘、按钮都经过了重新设计;路况变了,2号线是全封闭的地下运行,13号线则全部是地面行车,复杂因素更多。

“很多人劝我,40岁的人了,吃老本都够了。”当时,很多像廖明一样的司机并不情愿离开“舒适区”,“真像创业者似的,孤零零地在大野地里猛地冒出了一个车队。”廖明回忆,与现在13号线车厢内1平米可容纳9个人相比,晚高峰时段,五道口等站台空空荡荡,来往地铁内仅有零星几个乘客。越往北走,越荒凉。

“乘车的人少了,车厢里坐得稀稀拉拉,觉得开得不带劲似的。”廖明话如其人,总是说得很直接。

如今人流如潮涌的站台(视频截图)

除了要适应环境,在13号线开通初期,廖明驾驶的还是适合地下运行的老车,几乎无法胜任特殊天气下的地面运行,特别是2002年末持续6天的大雪,给廖明和刚开通仅四个月的13号线来了个“下马威”。

由于车型问题,司机室没有任何取暖设备,温度在17度以下,但为了保证线路正常运行,廖明参加夜间“滑道”(整夜驾驶空载列车轧道,防止钢轨结冰)。一连几天,脚被冻伤后奇痒难忍,廖明索性就忍着疼用大头针,将冻疮划开后继续行车。

轧道的确是个苦差事,雪不停,轧不止。整夜在铁轨上往返,很多人耐不住,但廖明是参加轧道最多的司机之一,“这条路走得太久了,每一个影子的位置我都印在心里,稍微有点儿不一样就能感觉出来。”

廖明回忆,一个雪夜,龙泽到西二旗的区间隧道附近,一名保安正在轨道上巡视。一列列车从隧道驶出,保安根本没注意到危险逼近。轨道上漆黑一片,廖明突然拉下紧急制动措施。道上的保安赶紧下道躲避,廖明长吁一口气。

但这些,在他看来,根本不算什么。40岁的他要和年轻人一起学习新知识,才最难。新型列车完全颠覆了以往老车的设计操作理念,甚至连最小的开关都变了名称。于是,他只能凭借对老车熟练的掌握,把新车知识和老车对照着学,记不住的地方,就不停的去写、去画、去念,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技术人员请教,直到学懂学会为止。

此后,他还根据新车的理论知识,凭借经验,总结出一系列处理列车故障的方法。但也就是从那时起,40岁的廖明便戴上了老花镜。

“老司机”千锤百炼

此后十几年间,这位“地铁”明星的荣誉伴随着廖明安全行车里程的一次次刷新,铺天盖地而来,“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安全行驶百万公里第一人”“首都劳动模范”……在廖明看来,如果你用5年去学做一件事,你就可以做好这件事,用10年,你就是这件事的专家,20年、30年你还在专注这件事,你就是这件事的权威,才称之为这个行业的“工匠”。

看电视,看报纸,和人聊天,廖明的生活里几乎全是地铁,成了“魔怔”;有几条高架公路桥和过街天桥穿过上空,一旦有物体从天而降,将会造成严重事故,廖明一直忧心忡忡。非要自己开车考察13号线与几条高架桥的交叉点,反复琢磨,如何消除安全隐患。

这在外人看来,就像是杞人忧天,可对廖明而言,则是未雨绸缪。

廖明正在制作完成地铁运行模拟器(视频截图)

一到下雪,要是不来参加“滑道”,在家里就睡不踏实;而只要听到广播里地铁故障,他就会条件发射似的去琢磨自己能否帮得上忙;如今,北京地铁线路不断增加,使得专业地铁司机明显不够,廖明又有了新任务—培训新司机,且在退休前制作完成地铁运行模拟器,将30年来的实战经验结合到其中,以备训练年轻司机。

许多媒体采访过廖明,在镜头那头的他,手捧鲜花,肩披绶带,格外耀眼。但生活中的廖明,一点“明星”的架子都没有,而他所带的徒弟们也大都像他一样:对地铁感情极深,业务过硬。徒弟郭瑞开玩笑说,“师傅的一天不低于26个小时,恨不得时时刻刻都想着地铁。”采访结束,廖明还要加紧制作地铁运行模拟器。

廖明说,他收徒弟有一条非常严苛的标准,那便是做事要精益求精、踏实务实、不受荣誉左右。而这种“工匠精神”,也正是他作为北京地铁30余年的“老司机”进而成为全国劳模的的奋斗秘笈。

[责任编辑:杨凡、穆楠]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40年“看电影”有这些变化 你最早看的电影是哪部

40年“看电影”有这些变化 你最早看的电影是哪部

40年“看电影”有这些变化。而对很多人来说,那些观影的记忆,串联起的是人生的美好时光。[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8-12-10
销量不佳新iPhone降价促销 苹果或被迫清库存

销量不佳新iPhone降价促销 苹果或被迫清库存

销量不佳新iPhone降价促销。苹果或被迫清库存。[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8-12-10
习近平多边场合如何讲述中国的“有所不为”?

习近平多边场合如何讲述中国的“有所不为”?

习近平多边场合如何讲述中国的“有所不为”。在国际多边场合发表演讲,是中国领导人系统阐释中方主张、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理念和回应外界关...[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8-12-10
尴尬了!高层业主想安装低层要补偿 小区加装电梯遇阻

尴尬了!高层业主想安装低层要补偿 小区加装电梯遇阻

高层业主想安装低层要补偿。小区加装电梯遇阻【原标题】小区部分单元楼进入公示期,业主意见分歧大。[详细]
成都商报 2018-12-10
美丽中国,决不能成为洋垃圾的处理厂!

美丽中国,决不能成为洋垃圾的处理厂!

美丽中国,决不能成为洋垃圾的处理厂。近日,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部际协调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传出消息,截至11月15...[详细]
人民日报 2018-12-10
湖北赤壁总结“新十好” 民心见证40年新跨越

湖北赤壁总结“新十好” 民心见证40年新跨越

跨越40年的民心见证新华社记者唐卫彬、李鹏翔、梁建强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节点给人以启迪。40年前,正值拨乱反正之际,新华社记者曾到湖北...[详细]
新华网 2018-12-10
广州交警出奇招:你闯红灯整条街的人都会知道

广州交警出奇招:你闯红灯整条街的人都会知道

你闯红灯整条街的人都会知道前段时间,有这样一个新闻,。在路口安装行人闯红灯警报设备,。[详细]
广州日报微信公号 2018-12-10
家中液化气爆燃17岁女孩全身烧伤 父亲割皮救女

家中液化气爆燃17岁女孩全身烧伤 父亲割皮救女

17岁的女儿被全身烧伤,让父亲痛心不已。他心里期盼着,17岁的可爱女儿李辰玺也放假,可以在家多陪伴女儿了。[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8-12-10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693元 下调29个基点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693元 下调29个基点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693元。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8年12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详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12-10
蛋糕写“14岁要负刑事责任了” 警察母亲:孩子告诫自己已长大

蛋糕写“14岁要负刑事责任了” 警察母亲:孩子告诫自己已长大

警察母亲:孩子告诫自己已长大【原标题】民警儿子生日蛋糕写“14岁要负刑事责任了”。12月3日,记者联系到了照片的拍摄者,安徽省马鞍山市和...[详细]
北京青年报 2018-12-10
警方通报“醉酒女被徒手约束”:曾推民警已对其教育

警方通报“醉酒女被徒手约束”:曾推民警已对其教育

曾推民警已对其教育。通报称,2018年12月8日凌晨1时18分许,110接罗湖区某酒店报警称一名醉酒女子有纠纷需要处理。[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8-12-10
央行连续32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 降准预期升温

央行连续32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 降准预期升温

央行连续32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据央行网站10日消息,由于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可吸收国债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央行...[详细]
北京青年报 2018-12-10
江西篁岭古村山居雪韵图

江西篁岭古村山居雪韵图

江西篁岭古村山居雪韵图篁岭古村银装素裹,红枫、晒秋人家、粉墙黛瓦徽派村落相映成趣。胡敦煌。[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18-12-10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