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非遗“扛芯子”险中求趣 演出年味儿和传承

来源:闪电新闻

作者:刘桂秋

2025-02-05 18:18:02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5日讯 2月5日,济南市章丘区漯河崖村演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扛芯子”。

“扛芯子”是济南市章丘区东北部地区独有的一种集乐、舞于一体的杂技艺术形式,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扛芯子”的起源与当地的民间祭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芯子以古人灯头的灯火启示而得名,象征着希望和光明,是先人祈求幸福的美好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扛芯子”慢慢发展为不同的肢体表演方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

芯子由儿童装扮成戏剧人物,固定在一条铁棍上,站在一丛花、茶壶盖、雨伞尖上,或者一把刀、一柄剑的顶尖,纸扇子的边缘等,他们挥舞水袖,在戏剧锣鼓的伴奏下凌空做出各种舞蹈动作,扛者则在下走着类似于秧歌的舞步。一般一个芯子表现一个剧情或寓意,险中求趣,令人叹为观止。

闪电新闻记者 刘桂秋  报道

[责任编辑:刘桂秋 李玲 梁义 崔维莉]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