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突破1000米!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掘进速度创纪录

来源:闪电新闻

作者:贾方政

2024-12-20 14:16:12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0日讯 12月20日上午,在山东济南黄河之畔地下30米处,随着“山河号”盾构机完成500环管片拼装,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负责建设、中铁十四局参建的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掘进突破千米,标志着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取得阶段性胜利。

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是济南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标杆性工程,工程全长约5755米,设计时速60公里。其中盾构段长约3290米,管片外径16.8米,单管双层双向6车道,由开挖直径17.5米的世界在建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山河号”负责施工。

自9月1日始发后,中铁十四局集团先后攻克钙质结核密布、生态环境敏感、废浆处理需求大等难题,远超预期8米-10米施工计划,以每日16米-18米的速度向前推进,并实现最高月进尺426米,创造了17米级盾构施工世界新纪录。

据中铁十四局项目盾构经理薛永超介绍,“山河号”盾构机开挖面积达240平方米,每掘进1环就会产生1200方废浆,每天会产生上万方废浆,且隧道以粉质黏土为主,比重提升快,泥浆黏度大,处理难度高,而工程临近一级水源地,事关济南市民的生活用水,环保压力大。

针对废浆处理难题,中铁十四局项目团队首创废浆“提浓+压滤”系统组合工艺,在常规采用泥水分离设备的基础上,创新引入提浓罐和高效板式压滤设备,通过对废浆的提浓、压滤,最终实现固液分离,同时,项目团队还对废浆分离出来的尾水开展无害化及梯级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将尾水再用于调制盾构泥水循环浆液,参与掌子面渣土携带,实现了盾构尾水的零排放、再利用,真正做到了绿色施工、环保施工。

“通过首创工艺的采用,我们每小时可处理废浆近600方,每日废浆处理效率提高50%,滤饼的含水率降低至30%以下,实现废弃泥浆高效处理,回水循环利用零外排,为连续、快速、绿色高效、环保掘进提供保障。”中铁十四局项目工程师周祥表示。

掘进过程中,“山河号”盾构机还遭遇“拦路虎”,地层中出现大量的钙质结核,强度最高可达41兆帕,堪比高层建筑承重构件所使用混凝土的强度。为有效防止钙质结核卡泵现象,项目团队充分总结济泺路黄河隧道施工经验,采取安装鄂式破碎机、增大泥浆管路直径的举措,还研发了双管路液压采石装置,使用液压控制、远程操作切换,一用一备,实现盾构高效掘进。

据悉,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为构建南北向跨黄河的大通道之一,是我国掌握世界最高水平超大直径的隧道建设技术的标志性工程。它的建设,将助力济南主城区与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互联互通,有力推进起步区建设全面提速,促进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闪电新闻记者 贾方政  通讯员  赵荣发 李桂香 报道

[责任编辑:贾方政 崔珍珍 谭庆国 张晓博]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