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8日讯 2021年前三季度,省属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等各项指标再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省国资国企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辛勤耕耘和默默付出。11月18日下午,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记者见面会,4位山东国资国企系统党员代表围绕“践行初心使命 彰显国企担当”主题进行交流。见面会上,鲁信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今年是陈强来到鲁信集团的第10个年头,十年来,陈强先后在集团总部和权属公司从事党务工作。这些年的工作让他深深的感受到,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在他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期间,结合公司实际,探索出了将支部建在基金上的做法,有效破解了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问题。其所在支部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相关经验做法还被收录到《山东省党建年鉴》中,其个人也先后被评为省管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五四青年奖章、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与传统的生产型企业相比,鲁信集团作为一家以投融资为主业的轻资产公司,其基层党建工作有着鲜明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年轻员工多、海归员工多、学历层次高、地域分布广。鲁信创投当时有党员57名,其中93%为研究生和博士,21%为海归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5岁,属于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团队。这样的一个群体,思维活跃,长期驻外,加上投融资行业市场化程度高,容易产生价值观多元化。如何让这些年轻党员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如何通过党建推动我们业务的开展,是陈强一直思考的问题。
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三湾改编时,毛主席将支部建在连队上的作法,给了陈强很大的启发。陈强从加强支部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入手,探索出了“支部建在基金上”的模式,将8个中后台部门、30多只前台基金的党员重新“排列组合”,混编到4个支部中去,保证每个支部都有前、中、后台人员。按照党员所在基金或部门,再分设党小组,实现了“业务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设在哪里”,构建起巡察、审计、估值三位一体的基金内控体系,既有效降低了投资业务风险,又建立起廉洁从业防火墙。除了制度的硬性约束,陈强还加强党员的柔性管理,深入异地基金听取职工心声,解决一线年轻党员愁难急盼的问题,通过人文关怀拉近距离,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与冲锋陷阵、摧城拔寨的一线业务岗位相比,党务干部的工作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也没有什么光环笼罩,更多的时候,党务干部的角色都是默默无闻,润物无声。工作要想做好,就要用心,就要付出,但是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并不太好掌控。
今年6月中旬,党史学习教育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党委宣传部作为公司党史学习教育牵头部门也到了最忙碌的时候。在这个节骨眼上,陈强的儿子不小心把手腕摔骨折了。因为受伤的部位正好是在手臂桡骨顶端的位置,需要尽快做手术并住院治疗2周。“媳妇单位的工作也非常繁忙,家中还有一个上幼儿园的闺女需要照顾。作为公司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我的工作也到了最紧张最忙碌的时候,很多工作还需要我来调度实施,一刻也不能耽误。”这该怎么办?陈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媳妇也看明白了我的心思,没等我先开口,她就对我说,单位工作更需要你,家里的事你别管了,我来吧。”就这样,尽管有很多的不放心,尽管有很多的愧疚,但陈强还是义无反顾的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作为一名从事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党务工作者,我首先要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的坚定践行者、忠实维护者,成为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的行家里手,才能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指导工作创新。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带头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带头宣传好国资国企履行职责使命的生动实践,凝聚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奋进伟力,为山东国资国企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陈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