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7日讯 近日,随着“元宇宙”等概念的出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区块链、云计算以及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再次引发资本及行业关注。虚拟现实领域产、学、研结合节奏加快、幅度加大,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
2021年9月25日,虚拟现实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北方工业大学开班,这是虚拟现实行业首次进入国家级人才培训培养体系,旨在提升虚拟现实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虚拟现实领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来自全国虚拟现实产业链龙头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平台共计100名顶级产业人才汇济一堂。
中国工程院赵沁平院士在《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趋势》报告中提到,2016年中国VR专利已占全球近一半,中国籍发明人在2015年更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
未来,VR系统将深度逼真、VR/AR交互高度自然、VR/AR与AI深度融合、VR向数字孪生转化,以及发展VR云计算/服务+VR数据/模型中心、边缘VR计算等。
数字孪生网将成为“元宇宙”核心基础。赵院士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应用将使物联网连接对象扩展为实物及虚拟孪生,将实物对象空间与虚拟对象空间融合,成为虚实混合空间,物联网将发展成新一代数字孪生网,有可能成为第三代互联网应用,乃至成为元宇宙的核心基础。
随着用户需求的升级和VR技术的革新,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各行业不断的渗透与拓展,广泛存在于新的媒介感知、新模式中。虚拟现实终端由单一走向多元、分立走向融合。VR必将形成大众消费新模式、新领域,衍生出社交场景化、文化娱乐沉浸化、销售购物体验化。
北方工业大学高精尖创新研究院王立军教授在《AR/MR增强(融合)现实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主题分享中提到,随着5G、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数字孪生(DT)和人工智能(AI)等创新技术的进步,第三代互联网的内容和生态将迭代为3D互联网,或者“元宇宙”(虚拟世界)。“元宇宙”概念的再度兴起给VR/AR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机会和更大的市场空间。VR和AR头戴式智能设备将成为“元宇宙”虚拟世界沉浸式体验和交互的必备设备,市场预测数据表明,到2030年,全球VR+AR的市场规模会超过10万亿元。
虚拟现实产业有望依赖于不断完善的行业标准,结合5G网络、人工智能及人机交互等技术,借力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CVRVT)等科技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的赋能,达成更多的资源共享、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完善,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健康、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