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7-01-13 09:53:01
齐鲁网1月13日讯 过去的一年,山东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任务,在脱贫力度上自我加压,高点定位,截止目前,青岛、威海等4市已率先完成脱贫任务。2017年是扶贫工作的"攻坚年",年底将基本完成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12号上午,由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百县百户脱贫路"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举行,将对全省一百个县的一百个贫困户进行采访报道,用声音绘制一幅脱贫攻坚的"清明上河图",全景式展示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
《加入合作社,摘掉贫困帽》
天刚刚亮,菏泽定陶杜堂镇辘湾村53岁的王雪合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赶到自己的蔬菜大棚拉苫子。王雪合说,“每天早晨起来先干这个,一直干到吃饭,吃完接着干,每天都这样。”
到12点的时候,记者提出再去他家里看看。一进村,整齐的街道,统一刷了白墙的楼房,很是干净。从村北进入,在周围邻居都盖起楼房的中间,就能看到又矮又破的三间瓦房。
一进门,院里倒是敞亮,农用三轮车,电动三轮车,摩托车,王雪合说这些都是种了大棚以后才买的。年轻的时候当过兵,退伍以后,收不住心。抽烟打牌,一打够级,就是一下午。一年挣不多少钱,挣个三千五千的。
挣不着钱,花销大,越积攒越多,慢慢成了村里的贫苦户。2009年开始,王雪合决定加入合作社跟着村里的致富能人好好干。
浪子回头金不换。第一年,由于遇到大雨,没有收益。第二年,技术不过硬,也没挣着钱。从第三年开始,穷了50年的王雪合开始挣钱了。“通过这个合作社贷款,每个人贷了3万块钱的款,技术指导那他定期都去。合作社帮忙了,免费的肥料提供三年。”
作为菏泽市定陶区搭建的扶贫平台之一,老王通过中远蔬菜专业合作社脱了贫。2016年,合作社又和村里71户贫困户签订了扶贫协议。
种了几年的大棚,老王的腰杆硬了,欠债也在去年还清了,还给孩子买了一辆车。老王说过了年,就准备盖个新房子,人不可能穷一辈子,只要肯干,日子肯定是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精气神贫困。就像老王说的一样,人不可能穷一辈子,只要端正思想,脚踏实地,就会朝着脱贫奔小康的目标越走越近。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