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2日讯 综合考量城市GDP水平及数字经济指数值情况,日前,赛迪顾问发布《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随之出炉。据悉,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将数字经济百强城市划分为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个等级。闪电新闻记者注意到,山东有青岛和济南两座城市跻身“新一线”行列,分列榜单的第17和18位。
把数字山东建设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举措,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山东印发实施《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时代山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力争在融入和服务数字中国战略中走在前列。根据《规划》,山东支持济南、青岛、烟台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集聚地和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到2022年山东省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35%提高到45%以上。
“十四五”时期,济南和青岛如何携手唱好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双城记”原本就备受关注。日前发布的《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中也再次提到: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为主轴,唱响济青“双城记”,共建济青科创制造大走廊。如今,借助济青同时进入“新一线”榜单的东风,山东能否在数字经济的新赛道实现“换道超车”引人遐想。
山东数字经济三线城市居多,济青位列新一线
赛迪顾问发布的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榜单显示,山东省共有13座城市入围,在数量上与江苏省并列第一。其中,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是青岛市(17位)、济南市(18位);数字经济二线城市有两个,分别是烟台市(37位)、潍坊市(40位);数字经济三线城市有9个,分别是临沂市(55位)、淄博市(64位)、济宁市(66位)、德州市(72位)、威海市(73位)、滨州市(80位)、泰安市(81位)、菏泽市(90位)、东营市(93位)。
不难发现,山东省入围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榜单的13座城市中,以数字经济三线城市居多。根据赛迪顾问的官方解读,数字经济二、三线城市多为潜力型,目前三线城市多依赖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数字产业化尚未找到突破口,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聚集能力较为薄弱,产业发展潜力仍需挖掘、发展方向仍需规划。
数字经济赋能,济青全力“换道超车”
中国信通院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位居世界第二。本次赛迪顾问发布的榜单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4个老牌一线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牢牢占据“数字经济一线城市”席位。数字经济赋能下,在我国GDP排行榜上位列第8的杭州市,此次也一举跻身“数字经济一线城市”行列。据了解,近年来杭州在发展信息经济、数字经济、新产业上不遗余力。第一个提出打造“城市大脑”,是名副其实的“移动支付之城”;加快建设“聚能工厂”“链主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云端工厂”五类“未来工厂”,全力打造“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2020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4290亿元,不仅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同时也为立志在数字经济这条新赛道上实现“换道超车”的同行者,提供了绝佳的“参考样本”。
榜单显示,本次入选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的13座城市分别是成都、南京、天津、苏州、重庆、武汉、长沙、郑州、合肥、宁波、西安、青岛、济南,均是GDP万亿俱乐部成员,均在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与创新潜力,且不乏追赶“北上广深”的势头和雄心。
以济南为例。“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率先实施数字经济引领战略,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到42%。进入“十四五”,济南提出将围绕加快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引领战略,以打造万亿级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高地为目标,聚焦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协同发展。预期目标是2021年数字经济占比超过45%。
坐拥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41个行业大类中的39个,2019年,青岛市出台《数字青岛发展规划(2019-2022年)》,提出打造“数字山东”引领核心区、“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区。尤其是今年以来,青岛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事关全市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作,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青岛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运行良好,呈现主体增多、规模增大、动力增强等特点——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相关企业数量达到585家,其中,汇集了互联网贸易、互联网平台、数字内容与媒体的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增长最快,同比增长35.4%;企业营业收入816.7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数字技术应用业营业收入增长30.5%,充分促进了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投入研发费用33.1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4大类增速均在25%以上。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赛迪顾问本次发布的榜单中,青岛和济南虽然双双进入“新一线”阵容,但排名都相对靠后;济青“双子星”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虽然势头良好,但与头部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入选新一线只是开始,未来能否像杭州一样实现从新一线到一线的晋级,无疑更让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