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用好“科技”关键因子 青岛文化产业加“数”前行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

2025-03-30 13:17:03

原标题:用好“科技”关键因子 青岛文化产业加“数”前行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原标题:用好“科技”关键因子 青岛文化产业加“数”前行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持续完善政策保障引导企业探索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不断催生新业态新场景

用好“科技”关键因子,文化产业加“数”前行

在中山路老城区,一辆外表炫酷又复古的电车格外醒目,电车的外型与百年老街的怀旧风貌融为一体,然而舱门一闭,立刻是另一番景象:16K环幕影像带你飞跃巴颜喀拉雪山、俯瞰沙漠绿洲、探秘泰山之巅,再一路东行观赏东营湿地的蔚然鸟浪……全新升级的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让这段旅程既惊喜又逼真,仿佛一步踏入“飞行影院”,从祖国山河飞抵繁华都市,回溯逝去的百年街景。

这不只是一辆“电车”,而是由青岛市委宣传部指导打造,获山东省委宣传部支持的“沿着黄河遇见海”4D沉浸式数字项目。据项目负责人卢晖介绍,该项目在历时一年多精心锻造后,目前已经成为青岛文旅的重要打卡点。这既是历史街区与数字科技双向奔赴的文化新地标,更是AI赋能青岛文化产业的创新动力。

市民游客登上“时光电车”,可领略黄河奔腾、海浪涌动,走进百年前青岛街头的流金岁月。仁甲看见团队供图

“沿着黄河遇见海”4D沉浸式数字项目是青岛不断厚植产业优势、强化科技赋能,推进数字、产业、创新“多维融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伴随“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青岛的文化科技产业表现亮眼,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数”前行,释放出无限生机。

构建“文化+科技”高地

日前,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联合下发通知,将青岛东唐影视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捷利达地理信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亚坦文具有限公司、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山东胧爱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认定为2024年青岛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目前,青岛市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总数已达18家。

文化科技产业发展升级向新,城市活力春潮涌动。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在政策出台、企业培育、资金扶持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措施,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不断结出硕果。山东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获批认定为第五批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为青岛市首个国家单体类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目前,青岛市二十二世纪产业园、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基地等4家企业和园区分别被认定为省级集聚类基地和领军企业类基地。青岛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青岛文化产业既“叫好”也“叫座”,关键在于抓住了科技这个“牛鼻子”,将科技进步取得的各种成果迅速渗透到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全过程,不断催生新业态、新产业和新场景。

山东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在青岛成立,企业发展的齿轮也随着文化科技发展的大潮转动起来。

2024年10月,由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画院、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共同制作的全球首个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入选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的2024年文化和旅游领域科技创新应用教学案例。“首展于2023年1月至5月在湖南美术馆展出,是近年国内集中展出齐白石作品最多的一次,是齐白石作品展览空间最大的一次,也是首个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日均客流量超5000人次,多日人流量过万。参观总人数近60万人次,组团参观单位200多家。”金东数字创意副总经理杨楠介绍,这个项目在两年内获得三项文化和旅游部及其直属单位评定的文旅科技创新领域示范案例。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在湖南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新馆)、成都天府美术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珠海古元美术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多地巡展,去年年底还在中国澳门和中国香港展出。项目打破了传统艺术鉴赏门槛,重构了传统艺术解读模式,丰富了传统艺术传播路径,以期形成文化科技创新示范应用。

“文化+科技”澎湃新动能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成为热议话题。《黑神话:悟空》《哪吒2》等爆款作品的成功,无不是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形式中的重生。从数字化技术应用到AI编剧,科技为艺术创作开辟了新路径,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打开美好生活的新空间。

近年来,青岛市坚持将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政策顶层设计,引导企业探索创新。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实施《青岛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青岛市文化数字化行动方案》等,将文化和科技融合作为文化数字化建设重要内容,提出“做好国家、省、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申报工作,培育和引进具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优势的文化企业或园区”。《青岛市“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和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促进产业聚集。此外,青岛还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青岛市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青岛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等专项政策,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走进位于青岛的Wemake XR梵高数字艺术体验馆,一幅画作不再只是悬挂在墙上的艺术品,观众戴上VR眼镜,便可穿越时空,步入梵高的艺术世界,阳光下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繁星点缀的夜空闪烁微光……这一创新展馆的诞生,离不开背后的打造者——歌尔创客数字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历经三年时间打磨,他们用XR技术,构筑了一个可触可感的艺术世界。

如此精妙的艺术体验,并非一蹴而就。作为数字创意科技领域的前行者,歌尔创客自2020年成立之初,便将加快数字科技的产业化落地作为发展方向。实现现代科技与世界级艺术作品“握手”,是歌尔创客长期以来探索的课题之一。“与传统艺术展览相比,我们的初衷是让文化更好地被体验、被感知。”歌尔创客数字创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喆表示。

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

青岛市建立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推进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统筹推进。每年将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纳入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要点,部署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创建工作,并在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实施强链计划等项目,支持一批文化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积极争创国家、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数量居全省首位。鼓励区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发展符合区域特点的优势产业,引领带动文化和科技融合落地见效。其中,市北区以青岛中央商务区为载体,加快发展网络视听产业,推动出台支持文化创意高质量发展政策、促进文化街区商贸文旅产业集聚扶持政策,集聚新媒体企业,网络视听产业呈现集聚发展势头。西海岸新区加快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加强影视拍摄制作软硬件建设,通过提升数字制作等技术,不断提升电影科技水平,深化“数字影都”建设,示范带动全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造就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文化产业兼具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也是与不同文明实现“美美与共”的桥梁和纽带。据了解,下一步,青岛科技主管部门、宣传部门将继续加强创新服务和业务指导,继续推进市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科技型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型文化中小企业、高企、科技领军企业队伍,引导企业、机构等开展技术创新,鼓励企业、机构积极开展文化科技项目研发,积极争取或实施国家、省、市级科技重点研发、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助力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7年时间填补国内微型高精度机器人关节器件空白!青岛这家企业做到极致

用7年时间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填补国内微型高精度机器人关节器件空白丰光精密 将结构“最简单”产品做到极致谐波减速器是精密传动的核心元件...[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5-03-30

烟台公路桥隧管养经验获全省推广

本报讯3月26日—27日,全省普通国省道桥梁隧道精细化管养提升现场观摩交流暨2025年度省级路网技术状况监测启动活动在烟台举办,来自全省公...[详细]
烟台日报 2025-03-30

704人成功选房!青岛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选房工作圆满收官

3月29日,为期3天的青岛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选房工作圆满落幕,共有881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到场参与选房,其中704人成功选定心仪房源,选...[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5-03-30

连续10年全国第一 青岛还想“跑”得更多更快

用足用好国家10亿元奖补资金,对青岛港海铁联运智慧堆场等多个多式联运项目予以支持,并将启动董家口至五莲铁路等3个重点疏港铁路项目规划...[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5-03-30

2025年山东“三支一扶”计划招募992人

近日,《2025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公告》发布,全省共计划招募“三支一扶”人员992名。报名人员可登录山东人事考试信息...[详细]
中国山东网 2025-03-30

山东省开展高端品质认证优供给促消费

日前,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开展高端品质认证促消费活动的通知》,确定在2025年3月至12月组织开展高端品质认证促消费活动。本次活动包括...[详细]
中国山东网 2025-03-30

山东首个质子治疗系统累计治疗近1200例患者

  3月28日上午7点,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地下一层的治疗室里,3名患者正在接受质子放射治疗。2023年底,我国首个获批采用超导...[详细]
中国山东网 2025-03-30

撑起“半壁江山” 山东民企发展活力从何而来

山东是民营经济大省,近年来,民营经济的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去年,全省民营经营主体总数超过1400万户,占全省经营主...[详细]
中国山东网 2025-03-30

山东探索农业数据价值转化多元路径驱动转型升级

  从田间地头的智能决策,到产业链条的标准调控,再到数据资源的金融变现……数字经济浪潮下,农业大省山东正以数据要素驱动农业转型升级...[详细]
中国山东网 2025-03-30

“陕公大学堂”公益讲座在威海开讲

□记者胡伟郑莉报道本报威海3月29日讯今天,中国人民大学“陕公大学堂”暨威海市环翠区2025年第一期“周末课堂”举行。这是“陕公大学堂”...[详细]
大众日报 2025-03-30

山东消防多措并举做好森林灭火救援准备

□记者张依盟通讯员高曼娟报道本报济南讯记者日前从省消防救援总队获悉,当前已进入森林高火险期,森林防灭火形势严峻,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多...[详细]
大众日报 2025-03-30

今年山东“三支一扶”计划招募992人

□记者杨帆报道本报济南讯近日,《2025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公告》发布,全省共计划招募“三支一扶”人员992名。报名人...[详细]
大众日报 2025-03-30

青岛“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启动

□记者张晓帆报道本报青岛讯为进一步汇聚各类优质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3月27日,2025青岛市“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详细]
大众日报 2025-03-30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