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老年生活报
2025-01-13 09:25:01
原标题:青岛天后宫
来源:老年生活报
原标题:青岛天后宫
来源:老年生活报
◎魏书训
青岛天后宫,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始建于明成化三年,崇祯十七年扩建,清雍正后多次重修。1996年为青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重修,现为青岛市区最早的中国传统古庙宇建筑。
天后宫所供奉的妈祖即天后,在古代,航海技术不发达,在海上作业的渔民往往很难预防变幻莫测的恶劣气候带来的灾难,于是纷纷求助于妈祖保佑且十分灵验。因此她是渔民心中的保护神,深受民众特别是沿海渔民的爱戴。
据《太清宫志》载,明万历年间,由胡家庄的“胡善士”捐施土地,建成天后宫圣母殿三间和龙王、财神两配殿。明末崇祯十七年,又由主持道人宿义明募集款项,进行了维修和扩建。
据记载,清同治元年,在山东建立了东海关,同治四年在青岛口建立了分关,其时天后宫香火日渐兴旺。为此于同年6月,又一次重修天后宫,并加建了戏楼。戏楼的增建,使天后宫气魄更加宏大,成为青岛口一处热闹非凡的民俗文娱道场。
据庙内现存碑记记载,同治十三年再次重修,碑记详载了当时来天后宫敬拜天后的旅客商人云集,此时的天后宫之地已成为较为繁荣的海港了。
光绪二十四年,天后宫又购置香火地20亩,规模越来越大,今太平路小学一带亦属庙产范围。后又多次扩建,天后宫已成为蔚为壮观的香火胜地。
天后宫在“文革”中受到冲击。1996年初,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尽快维修并合理利用天后宫》的1号议案,市政府拨款按原貌修复,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1998年对外开放。正殿供奉的马祖木雕,是青岛派员专程赴福建湄洲,选用上好整棵香樟木,在本地请雕塑家精雕细刻而成,天后雕像高2.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香樟木天后雕像之一。
从此,天后宫恢复了每年正月的新正庙会,成为集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信仰及文艺传承等于一体的民间文化活动。如今的青岛天后宫,不但已经成为青岛一处妈祖文化打卡文旅胜地,而且也成为一处与海外马祖文化交流、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胜地广受好评载入史册。
(作者系青岛市文物局原局长、作家、文史专家)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