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德州乡村振兴,推荐家乡优质好品
驻德州市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联合山东广播音乐生活节目中心在“山东音乐广播”与“山东经典音乐广播”双频道节目中开辟【原产地直通车】版块,并提出“从田间到舌尖,美味就在你身边”的响亮口号;通过闪电优选平台上架【原产地直通车】系列优选农产品,让听友品尝到真正优质、新鲜、绿色的平原地区特色好物。
从田间到舌尖,美味就在你身边
驻德州市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优,选德州当地最具特色的农产品。
今日好品推荐:德州老面签子馒头
(微信识别二维码选购签字馒头)
德州老字号:签子馒头成形约在明朝初期,当初之所以称签子馍馍,而不叫签子馒头或竹签馒头,据说是因三国时诸葛亮七擒孟获后,在泸水祭奠阵亡将士时用馒头代替人头,馒头是“蛮头”的谐音,其名字不吉利,而且又为讳明朝皇帝的姓氏,所以称“签子馍馍”。
“签子馍馍”是平原县恩城镇独有的特色面食和地方名吃,距今已有 500多年的历史。
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朝洪武年间,有位王爷奉旨来恩县视察,恩县知县以当地特产签子馒头丰食,王爷十分诧异:平生宴席无数,却从未见过此等形状吃食,只见瓷盘之上,盛着八个通体晶莹、粉白娇嫩的细长“黄瓜”,中间有一个小洞,王爷食后,甚觉可口,忙问:“此是何等宝物?”知县道:“这叫签子馍馍,是敝县独有面食,原名叫“馒头”,下官恩之,三国时诸葛亮七擒孟获后,祭泸水用馒头来代替人头,馒头是“蛮头”的谐音,其名不吉利、不和气。又为讳当今圣上之姓之故,所以称“签子馍馍”。王爷又将签子馍馍进贡皇帝,龙颜大悦,知县连升三级。此后,签子馍馍的名气便越来越大了。
陈连碧,是品牌创始人,(1885-1964)1885年生于平原县恩城镇南关南街村,1900年开始学艺,1901年成立陈记签子馍馍铺。
陈延强是陈家第五代传人,1980年10月出生于平原县恩城镇南关北街村,初中毕业后便子承父业,学习签子馍馍制作技艺。
陈家百年签子馍馍传承五代,四迁其加工地点,在传统加工制作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加工设备,增加馍馍品种,扩大生产规模。现如今机械加工设备一应俱全,但其加工环节仍然延续老做法、老工艺。
关注【山东音乐广播/山东经典音乐广播】抓紧下单吧!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