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海报观察丨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同时出席的海洽会,为山东带来了啥?

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

2024-10-31 14:02:10

原标题:海报观察丨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同时出席的海洽会,为山东带来了啥?

来源:海报新闻

原标题:海报观察丨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同时出席的海洽会,为山东带来了啥?

来源: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济南报道

第三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海洽会”落下了帷幕。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同时出席了近日在济南举行的“海洽会”集中展示大会,并分别作主旨演讲,将大会的意义提高到新的高度。

在10月31日举行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龚文东也把这场历时超过半年的大会称作,山东省近年来层次最高、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一次人才活动。

60位院士参会,为山东招才引智开“药方”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提供者,也是一个区域激发科技和产业发展活力的底气。当下,每个城市乃至省份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抢”人,而山东更是借助“海洽会”在山东召开的优势,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参加集中展示大会,为山东发展把脉会诊、建言献策。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本次集中展示大会光两院院士和发达国家学术机构院士就来了60人。

近年来,山东提出,立足省情实际,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目前,山东正全力创建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布局淄博、烟台、潍坊、威海等4市作为首批人才集聚节点,与济青联合打造人才高质量发展轴带。

而与会专家们也对济青如何做好山东人才聚集的“头雁”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创新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常静建议,两座城市一要发挥强大的统筹作用;二要把握好区域协同联动机制的历史主动性;三要有穿透力,要与人才有感知共鸣;四要有承载力,为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人才和机构托底。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宋国杰则建议,对人才的引进不仅着眼于解决其生活待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人才提供施展能力、体现价值的空间,从而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

同样,常年在济南工作生活的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山东建筑大学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院长陈飞勇也表示,济南在衣食住行方面做得非常好,对自己这样的“新济南人”照顾了很多,有保健医生、家庭顾问等等,还有专职的人才服务专员,做了很多工作,也体现了济南市对人才工作的关心。但人才既是人也是才,引来了,还得用好,既让他有出彩的机会,也让他得到才能发挥的机会。这样才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为了把山东打造成人才集聚的“强磁场”,薛其坤院士更是帮家乡向全球人才发出“邀请”。他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自己真诚欢迎全球人才来山东工作生活创业,深刻感受山东人的热情豪爽好客,在齐鲁大地上成就自己的事业。

吸引超1.2万名高层次人才来鲁对接交流

作为站在科研金字塔最顶端的人,一位院士对于一个地方的人才虹吸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李德仁院士也在大会发言中送给山东一份“大礼”。他透露说,目前,武汉大学已与烟台市政府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共同创建东方航天港研究院,由他的徒弟,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龚健雅担任东方航天港研究院院长,自己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一起将世界最先进的智能遥感卫星星座——“东方慧眼”做出来,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吸引了两位院士入驻的东方航天港研究院只是本次海洽会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一。龚文东说,自4月19日大会启动以来,全省各级各单位组织人才活动120余场,参与活动人才总量超过24.4万人,吸引1.2万余名高层次人才来鲁对接交流。签约引进人才1236人,其中顶尖人才47人、领军人才921人、海外人才268人。

除高层次人才外,“海洽会”期间,山东还不断健全完善省市县协同、分区域服务、人才专员对接的网格化服务重点用人主体的工作机制,支持各类用人主体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建立省级人才岗位需求定期发布机制,依托“海洽会”智慧云平台主动推介人才需求岗位和配套政策。

山东省人社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周春艳说,自今年4月大会启动以来,山东先后集中发布青年人才引进优质岗位超过21万个,并以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为主体,先后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举办“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名校师生城市行”等引才活动超过800场,线上同步开展“百校千企”人才对接活动,形成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互促互进、双向奔赴的良性互动。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共引进青年人才63.57万人,同比增长6.3%,其中博士4000多人,同比增长13%,青年人才来鲁留鲁持续保持高质量增长态势。

通过人才让更多的项目在山东落地生根

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双向奔赴的效果也显而易见。海报新闻记者从今年“海洽会”首次举办的“人才引领发展成果展”上看到,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着全球第一、世界唯一的创新成果。而这些成果背后都有着一支领军人才团队。

在“人才引领发展成果展”现场,一款拥有“一指触停”绝招的机器人备受现场观众关注。很少有人知道,这款机器人正是由山东首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引进的国家级领军人才、泰山产业创业领军人才庹华和团队一起研发的。这款机器人采用了全球首创的新一代协作机器人关节力控技术,具备其他机器人无法完成的柔顺力控、“一指触停”等功能,已出口到德国、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

如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已经连续举办到第六届。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祝恩元说,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已经成为海洽会的主题性活动之一。以本届大赛为例,大赛采取“以赛代评”方式遴选优秀创业人才和优质创业项目,广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落户山东创办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其中,决赛遴选的175名优胜人选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人才107人,占比达到61%。

或许是尝到了通过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引才的甜头,山东也将引才目光瞄准博士后这一重要群体,持续发挥“以赛聚才”作用,连续6年举办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博士后赵晓勇正是今年大赛金奖的获奖者之一。他和团队研发的“新型防留置针血栓泵”项目,真正解决了静脉留置针血栓堵塞的问题,极大程度降低脑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动物实验及专家论证,进入行业认证阶段,并委托第三方小批量生产。

通过大赛的牵线搭桥,赵晓勇团队还与河北一家公司达成了投资意向,获得200万元融资,还与青岛一家科技公司签署了300万元订单合同。目前,项目正在办理落地济南天桥区相关手续,步入了产业化快车道。

“目前,济南、烟台正在建设省博士后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完善支持博士后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引导更多海内外博士后在山东创业。”周春艳表示,截至目前,全省新招收博士后2112人,同比增长26.2%。其中,“双一流”高校博士毕业生占比达到49%。

审签:辛 然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枣庄市市中区卫健局开展2024年第三季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督导

  鲁网10月31日讯为全面掌握2024年第三季度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进情况,促使各级履行职责,提...[详细]
鲁网 2024-10-31

枣庄市台儿庄区运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帮助失智老人回家

  鲁网10月31日讯10月28日,枣庄市台儿庄区运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热心市民的电话,该市民说明了西关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任星如,帮...[详细]
鲁网 2024-10-31

济南都市圈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文件互认正式启动

10月30日,自贸试验区数字经济与贸易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中国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五周年创新成果发布会举行,会上正式启动“济南都市圈外国投资...[详细]
济南日报 2024-10-31

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亮相第90届CMEF

医学中心专场推介会日前,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在深圳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值此良机,济...[详细]
济南日报 2024-10-31

济南机场航空产业链布局后劲十足

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效果图。2024年国庆假期,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再次交出亮眼答卷——完成旅客吞吐量90.5万人次,同比增长11.2%,为旅...[详细]
济南日报 2024-10-31

以舜文化为桥梁,连接海内外华裔情|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大舜文化志愿宣讲团面向马来西亚华侨开展舜文化宣讲

10月25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大舜文化志愿宣讲团五名志愿者在千佛山跟随山东舜文化公益活动发起人赵志刚老师进行舜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时,偶遇...[详细]
大众网 2024-10-31

授业传灯 携手同行——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大舜文化志愿宣讲团在社会实践中老带新

10月25日,舜耕小学五年级全体师生开展舜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大舜文化志愿宣讲团五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在实践活动中开展...[详细]
大众网 2024-10-31
山东政法学院举办2024年师德师风演讲比赛

山东政法学院举办2024年师德师风演讲比赛

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展现教师队伍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10月25日,山东政法学院举行“讲师德正师风 话改革促发展”主题师德师风演...[详细]
中国山东网 2024-10-3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