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日报
2024-09-02 09:04:09
原标题:“开海第一网”,青岛3386艘渔船争“鲜”
来源:青岛日报
原标题:“开海第一网”,青岛3386艘渔船争“鲜”
来源:青岛日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本报9月1日讯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1日,为期4个月的黄渤海区伏季休渔期满,青岛正式进入开渔期,全市3386艘早已整装待发的应休渔船前赴后继奔向大海。
清早,胶州湾内,沙子口中心渔港、积米崖渔港等码头上一排排渔船排列整齐、蓄势待发。远远望去,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倒映在湛蓝的海面上,绘就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
随着开海时间的临近,码头上的渔船陆续启动引擎,有序地通过小范围移动,在海面上寻找合适位置,并将船头对准大海,做好出发准备。很快,在渔船鸣笛声的“合奏”中,各个码头数千艘渔船争先恐后地驶向大海,撒下“第一网”,收获“海上粮仓”的馈赠。
“北斗”号调查成果:
今日之黄海,渔业资源如何?
■本次调查数据
8月20日以来,“北斗”号一直在黄海开展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调查,共设置调查站位61站
在黄海北部一些站位,拖网收获最多的是鳀鱼
在黄海中部一些站位,收获较多的则是黄鮟鱇和细纹狮子鱼
拖网也常常带回其他几十种渔业生物
■十年调查综合数据
得益于伏季休渔制度的调整,2014年至今,黄海渔业种类保持在150种左右,黄海渔业资源量总体呈增加趋势
伏季休渔前后,黄海渔业资源相对密度增长了2至5倍
2014年以来,黄海里的带鱼、银鲳、三疣梭子蟹、鱿鱼、中国对虾等主要经济种类资源量增长了20%-80%
■黄海渔业资源优势种
典型代表:细纹狮子鱼、鱿鱼、带鱼、蓝点马鲛
呈现生长速度快、生命周期短、繁殖周期短等特点,种群结构仍然简单
诸多黄海渔业生物在适应性进化
黄海渔业群落结构转变
20世纪80年代:
底层鱼类(半滑舌鳎、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鳗鱼、真鲷等)为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中上层鱼类(鳀鱼、赤鼻棱鳀、黄鲫等)为主
21世纪以来:
底层鱼类(细纹狮子鱼、黄鮟鱇、带鱼、小黄鱼等)为主
如今的底层鱼类与彼时的底层鱼类已有很大不同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