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清照诗歌艺术节丨爱上一座城,始于颜值,必将终于文化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

作者:房华

2024-06-17 11:50:06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7日讯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房华)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建筑是城市的骨骼,文化就是城市的血脉。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凭借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出创意十足的城市文化IP,并火爆“出圈”引发现象级传播。

而在济南,汩汩泉水,滋润着泉城的文脉。浓浓诗意,濡染了济南的山水。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济南,该如何进一步打造具有济南辨识度的城市文化IP,放大城市个性,彰显文化底蕴,让城市更有“泉城味”?

诗歌、民谣、艺术展览、市集……在章丘,在明水古城,一代杰出词宗、千古才女李清照的故乡,一场诗如泉涌的语言浪潮——首届清照诗歌艺术节即将开启。为期一周的艺术节将呈现数十种不同类型的单元,涵盖诗歌朗诵、学术研讨会、诗歌市集、诗歌剧场、诗歌民谣音乐会、艺术展览、诗歌电影展映、国际诗歌沙龙、青年艺术驻地计划、大学生诗歌联盟、青年诗歌奖、高校诗歌奖、青少年诗歌计划、人文工作坊等多场次多元的活动形式与内容。来自国内外近百位著名诗人、艺术家、翻译家、批评家等嘉宾,将相聚明水古城,与各位一起沉浸式体验诗歌的在场。

当古城遇见诗歌,当传统遇见现代,这场城市IP与文旅产业IP的浪漫双向奔赴,又将给当地带来了哪些改变?

一、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何为城市IP?

有人这样形容:城市IP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芯片”。它,是一个城市文化创意的表达,是城市文化精神的外显;它,自带的文化属性,是对城市精气神的特色凝练而创造出的一个符号化、个性化的具体形象,是具有人格化的可传递的精神消费品。

眼下,随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崭新的城市文化IP也不断涌现,虽然它们创新形式不一、创作途径不同,但仍然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文化底蕴,在现代城市文化IP的塑造中,依旧焕发着鲜活的生命力,为之提供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济南被称为“泉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 4600 多年的文明史、2600 多年的建城史,拥有众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核心资源。除“泉”之外,济南把着力塑造“诗城词都”这一文化品牌作为自己的又一特色城市IP。

诗城词都,济南与诗结缘的滥觞应从大舜的弹五弦琴说起,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小雅·大东》相传为济南章丘人谭国大夫所作。据统计,本土及客寓、游历济南的诗词名家达1200余人,可谓群星灿烂。除了杜甫在历下亭留下的千古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诗人元好问游览济南泉群后所作“羡煞济南山水好,有心长作济南人”之外,还有张养浩19岁时写下的《白云楼赋》,“与卧苍狗,下有惊湍,澎湃奔流霆”……

群泉喷涌,生生不息,诗韵绵绵,千古柔肠。多少年来,众多著名诗人在济南留下生活的印记,写出了不朽的诗篇。历代题咏济南诗词可达两万首以上,济南诗词之早、名家之多、名篇之海量世所罕见。

“自是花中第一流”。这些正是济南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IP独一无二的“密钥”,成为彰显城市文化特质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舟行碧波之上,人若在画中游。

碧水、小舟、古楼、斜柳,一条条乌篷船摇曳在碧波荡漾的水街水巷里,伴一曲摇橹姑娘的歌声,缓缓驶入那梦里的北宋水乡……

一走进明水古城景区,游客恍如走进数百年前那阙宋词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阙《如梦令》写尽生长于此,游玩于此的李清照年少采莲弄舟的蓬勃生气、天真烂漫,也让今日的游客们为这蓝天白云下古香古色的“清照故里”“北国江南”而感叹。

文化是诗,旅游是远方。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城市IP与文旅产业IP必然双向奔赴。

在当下古城、古镇文旅项目面临千城一面、同质化严重,逐渐陷入消费者审美疲劳时,作为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章丘明水古城立足“诗城词都”济南的独特城市IP,尝试以清照IP为基础,融入多种艺术类型,既有乌镇文艺范,又兼具本土化的亮点特色,打造一个被中国文化精英群体认可、追捧和赞誉的“文艺空间”,重塑一个为游人寄托浪漫遐思的“诗和远方”,成为与乌镇南北相望的又一中国文旅IP。

3月中旬以来,明水古城以清照诗歌艺术节为主题,开展了多系列的艺术活动,将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联动”,将文学与舞蹈、美术等不同艺术类型跨界融合,营造了一场场饱满丰富的艺术盛宴。对此,有网友戏称:“明水古城这是一头闯进了艺术圈吗?”

作为预热,自3月中旬以来,明水古城先后开设了诗歌之夜第一回、诗歌之夜第二回、高校诗人圆桌漫谈等。以高校诗歌专场为例,诗人们就“消费文化下的诗歌与新青年”的话题展开漫谈,通过反思消费文化特征进行对社会与诗歌创作的思考,以诗见世界,让诗歌的“种子”在明水古城开出嫩芽,成为济南链接全国年轻人的又一艺术窗口。

作为高潮,首届清照诗歌艺术节活动将于2024年6月20日至27日在山东济南章丘明水古城隆重举办。章丘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故里,她的故居坐落于明水古城,诗词歌赋、古建风骨、儒商精神、非遗传承如今在这里又一如百脉泉涌,荣光重现。李清照的人文精神与艺术成就千古传扬并照拂未来。清照诗歌艺术节依托章丘深厚的历史文脉与得天独厚的泉水自然生态,在明水古城聚集来自国内外著名的诗人、艺术家、翻译家、批评家,以诗歌之名,焕发和重塑当代文化景观。

三、九万里风鹏正举

有观点认为,诗歌属于小众文化。其实不然。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国潮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主流时尚。有年轻人身着马面裙,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在国外景点的打卡照片,配文是:“漂亮的不是我,是中华上下五千年!”试问,有谁曾想到过,马面裙会火成这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寄情山水,焚香、盘串、围炉煮茶,听古调戏腔、练八段锦、穿新中式……年轻人将追逐国潮的新风尚,称为“血脉觉醒”。在多重力量作用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传统习惯产生深度认同,生活方式开始追求崇古、怀旧的审美意趣,那些曾经“嗤之以鼻”的“老”东西、“土”玩意儿,被认为是“小众文化”的传统文化,如今看来是“真香”。

中华诗文传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演进所形成的文明精髓,是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中的基因,更是中华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精神文化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论断以坚定的文化立场、科学的思维方式、深远的战略考量,展现出鲜明的理论品格和实践精神,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科学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用“诗歌+文旅”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这一模式正是顺应了时代主题。

济南号称诗城词都,早在五月,全市开展的诗词相关活动,走出了挖掘诗词文化、传播诗词文化、塑造诗词产品的重要一步。“愿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每周末都在明水古城景区上演的易安诗会。

“古人”穿越而来,引领游客感受诗词之美,对诗氛围引发了众人对诗词意境的强烈共鸣。目前,该活动已成为清照诗歌艺术节重要的延申产品之一,明水古城也成为诗城词都的文旅先锋之一。

清照诗歌艺术节还将目光放在全国,让全国诗人在这里产生新诗思想创作的碰撞。值得注意的还有,此次活动选在古城景区举办,为全国各地游客搭建了解诗歌、走近诗歌的平台和桥梁,让“诗歌+文旅”成为一种新可能。

除诗歌元素之外,明水古城还积极推动古城+美术、古城+戏曲、古城+戏剧、古城+演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艺术感满满。

举例来说,章丘梆子剧场受游客青睐、易安诗会通过清照NPC带动游客参与其中、宋风表演穿越感十足、成立山东省高校美术学院联盟......“这还是我明水古城吗”“明水竟已经如此高雅”“论艺术,谁能卷得过明水古城”,众多网友在视频平台的反馈留言充分印证了大众对于明水古城的新艺术印象。

泉是大地流淌的血脉,诗是心中涌动的情感,泉和诗总是连在一起,有泉的地方,总会有诗。在明水古城,泉与诗已成为一种令人向往的自由生活方式。

有文旅从业者认为,明水古城清照诗歌艺术节系列活动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济南有李清照、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开展诗歌艺术节有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历史优势;古香古色的景区对于开展诗歌艺术节具有着环境优势;古城正式运营不久热度居高不下,开展诗歌艺术节有客群优势、传播优势,对于续写诗词传统、创新诗歌发展路径有着推动作用。此外,在济南文旅产品供给的角度,打开了全新赛道,为各地游客提供了文化出游的新可能。”

正如易安词中“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一种更强大、更深沉、更内在的文化力量开始苏醒。

这股力量,就是一个民族在悠长历史中形成的、渗透到民族血脉中的集体记忆,是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甚至审美取向。这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有很强的韧性,经历岁月涤荡,历久弥坚。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济南“诗城词都”城市IP与明水古城“清照”文旅产业IP的这场浪漫双向奔赴正在上演,通过“诗歌+文旅”融合模式,不断提升古城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深度,不仅让济南诗歌文化被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带得走,还催生了新业态,拉动了新消费,让城市经济实力更加强劲,转型发展更有灵魂,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弦歌不辍,思接千载。一手牵系着民族和历史的筋骨血脉,一手拨开浮躁时代的泡沫,这场浪漫双向奔赴是年轻人的内心在呼唤一个更强大、更自信的自己,是向内汲取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根脉力量。

爱上一座城,始于颜值,必将终于文化。

[责任编辑:房华 丁瑜 孙锡刚]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青岛机场连获民航业四项大奖

早报6月16日讯2024CAPSE年度峰会6月14日在杭州举办,会上公布了第十届CAPSE航空服务奖榜单。青岛机场蝉联“CAPSE最佳机场奖”荣誉,并荣获...[详细]
青岛早报 2024-06-17

崂山区2024年“崂选计划”第一批拟选聘人员名单发布

根据《青岛市崂山区2024年“优秀青年人才选聘计划”公告》和相关规定,现将第一批拟选聘人员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间,如对公示人员有异议,...[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4-06-17

“海上长城”横卧海面!董家口港这一工程进入水上施工作业阶段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20余艘抛石、运料船舶,40余台挖掘机,铲车等大中型机械、设备忙碌不停……初夏时节,位于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4-06-17

局部能见度小于100米!青岛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涉及这些区

青岛市气象台2024年06月17日02时20分发布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大雾黄色预警信号目前市南区八大关街道和市区南部海域已出现能见度小于500...[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4-06-17

驻青高校综招集中校测

6月16日,本科综招高校集中开展校测。作为新高考多元升学的路径之一,综招近年来保持了高热度。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办法、...[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4-06-17

青岛今天白天晴间多云 沿海有雾 最高气温24℃ 最低气温21℃

青岛市气象台17日06时发布 今天白天,晴间多云,沿海有雾,南风3到4级,今天夜间,晴间多云,沿海有雾,南风3到4级,今天最高气温24℃,最...[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4-06-17

预计年底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700亿元!青岛按下科技成果转化"加速键"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预计今年年底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700亿元青岛按下科技成果转化“加速键”最近,一项来自市科...[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4-06-17

助力突破万米深层!驻青高校组建万米深井超高温水基钻井液团队

中石大组建万米深井超高温水基钻井液团队,历时6个多月开展8000余组实验研发国产钻井“血液”,助力突破万米深层日前,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详细]
青岛新闻网 2024-06-17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