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
2023-02-12 14:36:02
原标题:逾30万人“打卡”本届双年展!“大家”来谈双年展空降济南美术馆
来源:海报新闻
原标题:逾30万人“打卡”本届双年展!“大家”来谈双年展空降济南美术馆
来源:海报新闻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宫小昀 报道
2月10日上午,正值“共生世界”——济南国际双年展火热展出期间,济南美术馆迎来年后首场艺术沙龙活动——“大家”来谈双年展。国际文创专家、活的3D博物馆创办人、韩国驻华文化企业协会会长 朴哲弘,侨居西班牙的国际艺术策展专家 徐芬兰博士,798活的3D博物馆馆长 宋冰洁,国家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名家、中国书法学术研究院副院长 马子恺等多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在馆内与济南美术馆馆长徐琳进行沙龙对话,就“共生世界”这一主题的国际视野、此次双年展的济南特色、科技与艺术的关系等话题碰撞思路、探讨解读。
艺术沙龙活动现场
“双年展办的规格很高,很不错。”在观展过程中,朴哲弘一边赞叹,一边竖起大拇指。这是他首次到济南参加双年展,却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活的3D博物馆创办人、韩国驻华文化企业协会会长 朴哲弘在观展中
徐芬兰博士对展览展现极大性质和互动参与热情,在大型互动作品《飞越黄河》展区,驾驶操作模拟飞行器进行飞行体验,通过卫星技术观看黄河流域济南段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验空中飞行的乐趣与震撼。
侨居西班牙的国际艺术策展专家 徐芬兰博士正在驾驶模拟飞行器
她表示,“此次济南之行对我来讲是一场惊艳之旅,我没想到今天会更精彩,济南美术馆从建馆概念就体现了新观念,可以推动城市里观光经济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参观完成后,正式进入沙龙对话环节,嘉宾们首先就此次双年展“共生世界”的主题设置各抒己见。马子恺作为从济南走向世界的艺术大家,此次回到济南亦倍感亲切,也感受到了家乡新的变化。“济南美术馆搬到这边来之后,我也是第一次见到,首先是震撼两个字。此次济南国际双年展充分论证了“共生世界”这四字主题。”马子恺表示,在目前中国回暖的状态下,徐琳馆长从第一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提出和动力并延续到共生世界,寄托了希望天下和平的意愿,通过作品展示的人文精神也很令其感动,科学与艺术,推动人类文明进展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都在这完美的呈现出来了。
国家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名家、中国书法学术研究院副院长 马子恺 发言
同时,科学技术总是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它是覆盖式的,不断向前推动,本次双年展包罗万象,它用主题的统一,体现了制度的优越性。对比其他过于突出艺术家主体意愿表达、布展显得相对凌乱的国际性双年展,济南美术馆策展放眼国际的创新作品,在覆盖全球艺术家的同时,突出了主题,这是在国际性双年展上很少见的。
双年展作为非常国际化的展览形式,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双年展品牌,这也是城市与世界进行艺术交流的重要契机。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个包容开放、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城市,在济南举办双年展是济南城市发展面向国际化的象征。为了更好地策划和举办济南国际双年展,本届双年展立足本土,面向全球,无论是主题策划、艺术家邀请、展览呈现等,力争国际化、办出中国气质和济南特色。同时,当今技术赋能对艺术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韩国活的3D博物馆,作为知名的3D数字文化体验馆,是游客到韩国后的必到打卡地,说明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独特吸引力在逐步增强。而科技与艺术如何共生,是学界与业内一直不断探讨的问题,也是本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所展现的重要内容。本届年展“科技与艺术”板块的作品,具有强体验性、互动性、参与性,广受观众欢迎。
嘉宾们正在观展沉浸式三维虚拟仿真作品《金声玉振》
如《飞越黄河》助力国家黄河战略,可以“开飞机”一览黄河之壮美;《鹊华十二时》取自于赵孟頫的传世名画《鹊华秋色图》,描绘的是济南东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秋景,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古人十二时辰鲜活生动地展现,置身展厅仿若进入画中游,古意绵长;《金声玉振》则通过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可让游客“穿越”回千年前,于杏坛听孔子弦歌讲学,氛围感十足。徐芬兰也表示,济南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符号,如名泉、荷花、传统文字等,利用科技发掘底蕴,将他们活态化、可视化,将会是非常受欢迎的艺术包装与展示。
作为“2022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济南活动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异彩与同源”板块聚集了中日韩三国当代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关注国际艺术的最新发展与动态。在谈到艺术的国际性、民族性、地域性之间的关系时,朴哲宏表示,艺术家是文化产业的灵魂,艺术家需要生存,文化产业需要建设和延续,大众认可和买单,整个生态才是循环和健康的。高大上的艺术与大众群体的更好结合,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年轻人除了看风景,更喜欢互动、传播与表现,将自己变为主角。抓住学生、家庭亲自、外地游客等文化消费群体,利用好中国先进的社交传播工具,多打造类似文化体验馆的旅游景点,除了看趵突泉、大明湖这些知名景点外,如果配套优质的文化商品、文创产品和体验服务,我想一定会极大拉动对本地文艺产业发展。全世界都越来越重视中国的文化,怎样表达其艺术价值便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活的3D博物馆创办人、韩国驻华文化企业协会会长 朴哲弘 发言
众所周知,一次好的双年展、一场精彩的当代艺术,带给一座城市及城市市民的正向意义不言而喻,同样的,许多展览在策划时便会引入公众视角、以尽量吸引公众的参与度。徐芬兰指出,策展人和组织者,需要具有相当的国际观。如果仅仅有高高在上的艺术,是无法触达和触及普通观众的,不具备教育意义。观众来美术馆,可以吸收到各领域的知识,因此国外从小便有家长带孩子去美术展学知识的教育模式。同样的,我们的观众也需要“培育”和“回收”,要发挥双年展在推动公共艺术教育、普及美术知识或艺术理念、提升市民审美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侨居西班牙的国际艺术策展专家 徐芬兰博士 发言
在总结了热烈的嘉宾讨论后,徐琳馆长也颇具思考性地指出,“在中国经历的40年巨变中,文化产业板块发展稍显缓慢。文化产业在欧美国家能占到GDP的30%左右,可能现在咱们连5%都拿不到,从这点讲,我们后续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我们也有后发的优势。”因此,近几年,济南美术馆也在积极努力打造属于济南的美术品牌,由政府搭建平台,组织组建更多具有国际关注度的艺术品牌和活动。
近期,济南美术馆正在倡议发起成立“艺术城市国际联盟”平台,艺术来装扮城市、点亮生活,并真诚邀请各国各大城市的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加入这个平台,共同为国际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济南都已经打开胸怀,已经用国际化的视野在观察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我们也一直在为着我们远景目标正在不断的去努力。”
嘉宾们参观作品《元·五岳》
“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性的美术大展,自2023年1月7日开展以来,以其盛大的展览规模、多元的作品形态、创新的展览形式、丰富的活动策划,引发省内外观众持续参观热潮。
截至目前,展览还未过半,山东省、济南市两馆主展区参观人数已达30万人次,多家权威媒体多次关注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网络点击量已超2亿次。
本届双年展共汇聚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221名艺术家的272件精品创作,一展全球当代艺术风采。展览共设置6大板块,其中山东美术馆展出的是“当代与传统”“人与自然”“地域与世界”“现实与虚拟”4个板块;我们济南市美术馆展出的是“科技与艺术”和“异彩与同源”两大板块,共邀请40位中国艺术家和23位国际艺术家的70余件(套)作品进行整体呈现。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