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
2022-10-21 16:55:10
原标题:部分基因检测项目有望纳入医保 专家解释肿瘤患者为何需基因检测
来源:海报新闻
原标题:部分基因检测项目有望纳入医保 专家解释肿瘤患者为何需基因检测
来源:海报新闻
(记者:张海振 董昊骞 部分视频来源:央视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昊骞 张海振 济南报道
肿瘤基因检测纳入医保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221号建议的答复》,对肿瘤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给予正式回应。在答复中,国家医保局称:有些地区已将部分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除此之外,对于“安全有效、费用适宜且收费标准明确”的基因检测项目,也将有望纳入医保。
那么,哪些肿瘤患者需要基因检测?肿瘤患者需要哪种方式进行基因检测?收费情况如何?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山东省肿瘤医院病理检验中心的主任汝昆教授。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221号建议的答复》
基因检测可助医生判别疾病的急恶性程度
国家医保局表示,现行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共收载西药和中成药2860种,其中靶向药物约30余种。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医保限定支付范围有关要求,使用特定的靶向药需要进行基因检测。
以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肺癌为例,国家医保局指出,治疗药物克唑替尼的医保限定支付范围为“限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或ROS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也意味着,需要先通过基因检测,证明患者存在ALK或ROS1突变,医保基金方予以支付。
“目前,针对肺癌的靶向药物多达几十种,它们针对的这些靶标也在这些基因范围内。”汝昆教授坦言,作为一名病理医生,虽然通过形态可以确定患者罹患的是某一种亚型的肺癌,但是无法知道其突变的是哪一个靶标,这就需要对相关靶点进行筛选,“非医学相关专业的人,常常会把其中的因果关系颠倒。其实,只有先对肿瘤进行了检测,才能知道其是否含有针对靶向药的基因变异,从而决定是否能用靶向药以及使用哪种靶向药。”汝教授表示,人体有上万个基因,只有通过基因检测,才能辨别出哪个基因发生了突变,进而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判等。
值得一提的是,基因检测不仅能指导靶向治疗,它对于部分化疗也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基因检测已成为目前相关肿瘤的常规检查
提起“基因检测”,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费用高”。目前,我国一次基因检测的费用在数千元至上万元,的确比常规检查的费用贵了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但其背后是高昂的研发、投入、运营等成本。
汝教授直言,从纵向来看,判断某种疾病的基因检测需要检查相关的几个、十几个甚至上百个基因,“一个报告的产生,除了试剂和设备的成本之外,还需要有大量的专业医师、技师、科研人员的分析判断,疑难病例还需要专家的会诊,整个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横向来看,同样的基因检测项目在我国的价格仅为发达国家的1/10。
另外,很多人还存在一个误区:宁愿把这几千元花费在药物治疗上,也不想用在检查上。但是没有准确的检测和诊断,治疗也就成了无的放矢,而治疗的费用则是十几万甚至更高。因此,基因检测已经成为了肿瘤诊断的常规检查。
汝教授强调,对肿瘤患者来说,基因检测是很重要的诊断手段。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与疾病的确诊、药物的选择、预后评估等密切相关。不过,对于不同肿瘤、不同分期,所需检测的基因数量、基因类型、检测手段都有不同选择。
不过,并非所有肿瘤患者都需要基因检测。另外,有的患者进行一次基因检测即可,也有的病人需要多次检测,尤其是病情发生改变的时候。
肿瘤基因检测时,首选对肿瘤组织进行检测
那么,都有哪些癌症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呢?
大部分的肿瘤都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白血病、淋巴瘤等。
“在进行肿瘤基因检测时,我们首选对肿瘤组织进行检测。”汝昆教授说,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没有肿瘤组织或无法做肿瘤组织的检测,医生会考虑抽取外周血的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医保局指出,国家层面采取排除法规定了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和支付部分费用的医疗服务项目范围,未将基因检测相关的医疗服务项目排除在外。因此,将费用较高的肿瘤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国家医保局在答复中还指出,部分地区已将部分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同,纳入的具体项目和支付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此方面,北京是率先吃螃蟹的。据多家媒体此前报道,北京市在2019年6月医耗联动后,已经将肿瘤用药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到北京医保报销范围中,报销比例高达90%。不过,当时有业内人士指出,报销比例还是因人而异,并非都能达到90%。
根据《环球时报》报道,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军表示,目前,北京市医保报销的肿瘤基因检测项目,属于发展较为成熟的传统手段,包括FISH (荧光原位杂交)、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技术,一般检测一个基因花费不超过500元,若患者打包检测10个基因就需5000元,报销额度可达90%。除传统手段外,还有二代测序技术,可批量进行基因检测,一次可测数百个基因,收费约8000~18000元,但该技术在我国暂未获批上市,也未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除了北京,广东省医保部门高度重视肿瘤相关的医保支付工作,已逐渐将用于治疗和辅助诊断的肿瘤基因检测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21年3月,广东省医保局制定了全省统一的诊疗项目医保支付范围的相关规定,明确将“组织切片基因检测”“病理切片肿瘤基因原位杂交检测”“肺癌微转移LUNX基因检测”等用于治疗和辅助诊断的肿瘤基因检测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审核:丁厚勤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