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闪电深1度|在“沂蒙二姐”的诗歌中读懂和美乡村新农景

来源:闪电新闻

作者:贺晓菲

2025-04-01 10:01:04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日讯 在这个春和景明的季节,“沂蒙二姐”吕玉霞因为她创作的一系列“土味诗歌”火出圈。

她分享田野上的春天:“这是春吗?这不是春。这是年轮循环的波纹,这是大地睡醒的动人,这是农人扶犁的闹钟,这是墨客提笔的灵动……”

她记录乡村的日常:“这是雪吗?这不是雪,这是老天爷撒的糖霜盐,这是麦苗打滚撒的欢儿,这是老把式笑纹里淌出的农谚。”

她赞美四季的轮转:“杨柳有约春已归,人间花开又一回。地脉根深藏新岁,耕云种月待芳菲。”

这些“土味诗歌”,让“沂蒙二姐”收获100多万粉丝,引发网友们的热烈回应。有网友赞她“朴实无华却出口成章”,有网友“劝”她“您别写了,再写就该进课文了!”“沂蒙二姐”以堪比明星的号召力,折射出大众对文艺作品的审美取舍。让人们不禁思考,“沂蒙二姐”的“土”味诗歌为啥能火出圈?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读“沂蒙二姐”的诗歌,人们能深切感受到她与乡村、土地之间的深切情感,并对新时代的乡村建设有了崭新的认识。有观点认为,“沂蒙二姐”的诗歌,“记录着一位农妇对生活的赤诚,也给众人展示了农村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在“沂蒙二姐”的诗歌以及视频中,既有农田山野,也有村庄阡陌;既有蔬菜大棚,也有直播间里的现代装备……这些散发着浓厚乡土情怀与文化自信的新场景,构成“沂蒙二姐”的诗歌日常,亦成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生动注脚。

可以说,“沂蒙二姐”的火出圈并不是一次“单向输出”,而是一场农民诗人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沂蒙二姐”的家乡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位于北纬35度黄金水果带。随着当地水果产业的不断发展,“蒙阴蜜桃北纬35度的甜”品牌逐渐打响。根据当地媒体琅琊新闻网报道,蒙阴县有5000余家电商、微商,每年线上销售蜜桃1.5亿公斤,产值达16.5亿元,果农户均年收入4.6万元,实现了增收致富。正因为在日复一日的农活实践中体会到丰收的喜悦、共富的美好,才有了“沂蒙二姐”笔下具象且充满温度的诗歌。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评论家叶李认为,“沂蒙二姐”写作的诗句能够打动网友,是因为他们的话语有一种强烈的生命在场感;他们从生活的实感中提炼出的艺术化表达的文字,从劳动中升华出的精神,特别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

事实上,像“沂蒙二姐”这样的农民诗人在齐鲁大地上还有很多。他们以大地为纸、汗水为墨,不断书写着新时代新农村的诗意与精彩,同时也让这些充满温度与力量的新农村作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  报道

[责任编辑:贺晓菲 赵宇光 彭芳 刘畅]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创新驱动 智领未来 山东移动DeepSeek高教共创沙龙举办

创新驱动 智领未来 山东移动DeepSeek高教共创沙龙举办

为深入探索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创新路径,3月27日,山东移动携手华为在青岛举办以“创新驱动 智领未来”为主题的DeepSeek高教共创沙龙...[详细]
闪电新闻 2025-03-28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