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一座站和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来源:国网山东电力

作者:吕文涛

2025-01-03 11:52:01

新年伊始,在山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一座座跨黄河大桥飞架南北,一辆辆疾驰的车辆穿梭两岸,济南城市副中心的崭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位于起步区东部的充换电示范站,前来充电的电动汽车络绎不绝,站内各类充电桩林立,各类充电数据在室内大屏上实时显示,电动汽车在进行电量补给的同时,车主们在室内悠闲地小憩。从一座充换电示范站,到一座冉冉升起的未来之城,它们共同演绎着一场“双向奔赴”的美好蝶变。

这座站是与智慧未来之城的“双向奔赴”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继雄安新区之后全国第二个起步区,其横跨黄河两岸,居于战略要津,位于承东启西、衔南接北的枢纽位置,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东承环渤海,西通郑洛西,处在黄河流域和京沪经济发展轴的交汇地带,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重要支点,也是促进黄河流域东西双向互济、海陆内外联动的战略枢纽。

可以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绿色之城、智慧之城、未来之城。也正是基于起步区如此特殊、如此重要的战略定位,在充换电示范站建设之初,国网山东电力就致力于建设一座技术先进、要素齐全、场景丰富、功能完善的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

2024年的8月1日,仅经过3个月的建设周期,充换电示范站就建成投运。示范站是一座充换电站,但是它的功能远不止于充换电。围绕能源转型、产业融合、科技创新、便民服务、科普教育等领域,国网山东电力聚力打造绿色低碳的战略型共建、电动出行的示范型推广、科技创新的平台型试验、营配融合的综合型服务、育人育才的实训型教学充电站“五型”基地。

示范站北邻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产业园,西邻中科新经济科创园,东邻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同时也能有效辐射周边群众。一经建成,就以其要素全、功能强、位置优等特点,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提供着澎湃动能。

这座站是与能源绿色转型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电动汽车日益成为人们绿色出行的新宠。

据了解,过去一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仅在山东,2024年全省新能源汽车就增加了91万辆,渗透率连续5个月超过50%。

根据测算,在示范站建设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公共充电桩利用效率是全省平均值的2倍。充换电站的建成有效缓解了充电高峰压力,示范站共有各类充换电车位123个、充电桩104台。同时,布置了大功率充电设备,最大功率可达到600千瓦,10分钟充电超60度,真正实现“咖啡时间,满电出行”。

示范站是国网山东电力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护航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生动缩影。数据显示,2022年,山东车桩比为4.7比1,2024年为2.4比1,相当于不到3辆车就有一个桩,三年时间充电能力实现了翻番。

近年来,随着比亚迪、山东爱旭太阳能等重要企业落户起步区,也带动了新能源周边产业蓬勃发展。国网山东电力依托示范站强化政企共建、企企共建,打造合作新业态。联合爱旭新能源等社会企业开展光储试点建设,联合比亚迪等车企打造新能源汽车“产、销、充”一体化样板,与起步区先投生态环境集团等大客户签订充电合作协议,合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转型经营模式。

这座站是与新质生产力的“双向奔赴”

当下,我国正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更是蓬勃发展。

这座充换电站示范验证了全液冷超充、动力电池智能检测、大规模车网互动国重项目等充换电新技术,通过光储充协同控制和直流母线应用,打造零碳示范区,实现办公用能全绿电、零碳排,以先进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

以站内示范区为例,它聚合了雨棚光伏、储能、V2G充放电桩、智能检测桩等9种要素(光储充放换保检车巡),与站内办公用电连接在同一段直流母线上,通过后台协同运行控制,实现站内办公用电的全部由光伏储能绿电供应,从而实现零碳运行目标。

新能源汽车既是交通工具,也可以充当移动的储能单元。基于此,示范站有着强大的车网互动功能,全站共有26台V2G充电桩,最大反向放电能力可达1.56兆瓦,相当于400户居民同时用电的负荷。车主可在电网用电高峰时段放电1千瓦时,换取用电低谷时段在站内免费充电2千瓦时。这种模式在丰富电网调峰资源的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车主的充电成本。

示范站的充电桩、分布式储能等要素都是优质的需求侧调节资源,国网山东电力将充电桩和储能设备作为聚合资源加入虚拟电厂,建成了以充电桩为主的虚拟电厂,聚合1.79万台充电桩参与电力市场调节,创新实现规模化、常态化车网互动。在示范站带动引领下,山东全省建成16家虚拟电厂,聚合容量255万千瓦,可调节能力达28万千瓦,相当于新增了一台同等功率的发电机组。

国网山东电力以济南起步区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为引领,全力打造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闪电新闻记者 吕文涛  通讯员 王斌 报道

[责任编辑:吕文涛 毛馨 黄鹏伟 刘畅]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