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科技改变生活】航天育种:种子上天“拆盲盒”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舒 本报通讯员 袁亮

2022-09-11 06:32:09

原标题:【科技改变生活】航天育种:种子上天“拆盲盒”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科技改变生活】航天育种:种子上天“拆盲盒”

来源:光明日报

【科技改变生活】

开栏的话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这奇迹是什么?

是田野里“禾下乘凉梦”的感动,是屏幕前“天涯若比邻”的喜悦,是高铁上“半日行千里”的畅快,更是仰头间“天宫课堂”的震撼……

神州大地,科技,从未像今天这样,以无处不在的力量,改变甚至创造着我们的生活。

细数科技之功,不仅在上天入地的恢宏与澎湃,更在寻常巷陌间的润物无声。科技乃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人民赖之以好。

科技在哪里?她,就在你我身边。本报今起推出《科技改变生活》专栏,好好说说这十年,那些深嵌在咱老百姓衣食住行中的科技含量,带你品味生活因科技而美好的点点滴滴。

2947.8亿斤!

这阵子,一说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夏粮总产量,山东德州临邑县种粮大户张心跃的心里头总是美滋滋的。风调雨顺,加上农技专家指导到位,又是一个丰收年!

出好粮得有好种,论起夏粮小麦的几员高产“猛将”,张心跃头头是道:“咱种的这几种小麦特别对俺们这儿土地的脾气。就说这‘鲁原502’吧。麦穗大、麦粒多,捧在手里沉甸甸的,秆子又粗又壮还不爱倒,前几年,我还靠着它得过咱当地的‘小麦粮王’呢。这上过天的种子,就是不一样!”

种子咋还上过天?

原来,“鲁原502”正是我国依托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小麦新种。如今在北方累计推广面积已近1亿亩,2018年更成为我国第二大主推小麦品种。金灿灿的麦穗化作白花花、香喷喷的馒头、面条,摆上了咱老百姓的餐桌。

航天怎么育种?为什么要到太空去育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刘录祥介绍,航天育种也叫太空育种,是让农作物种子搭乘着返回式航天器,到太空“出趟差”,利用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等特殊环境作用,使这些种子里的极少数产生基因变异,再回到陆地上,经过科学家多代筛选培育,最终形成特性稳定的新品种。

这趟“差”里,究竟哪颗种子能被宇宙射线击中、改变基因全是未知数。上过天后,幸运种子的后代“个头”会明显变高或变矮,有的果实会明显变大或变小,有的则会突然增加了“抗病”技能。而科研人员的任务就是从这些“幸运儿”中筛选出我们想要的变异基因,育成新品种,因此,航天育种也被许多人比作“拆盲盒”。

这“盲盒”拆起来可谓惊喜不断——位于北京通州的航天育种核心示范基地常年展示着各式各样的太空种子新品种:口感近似猕猴桃的番茄、皮薄质脆的航椒系列……每年春夏,引得各地大农户、种子经销商接踵而来,“太空瓜果”就这样悄悄来到你我面前。

“航天育种通过空间诱变加快了农作物种质材料的变异进程,缩短了选育周期,为我们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质基因源。”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赵辉说。

那么,这“盲盒”拆起来安全吗?

“当然安全。”赵辉介绍,动植物的进化得益于自然环境下的基因变异,而上过天的植物种子虽然发生了变异,但并没有外源基因的导入,仅仅是提高了变异频率,这些变异与自然变异无异。而科研人员也通过相应的品质检测和多年的品种应用证明了航天育种的安全性。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开启了太空种子搭载试验。而直到1987年,我国第九颗返回式卫星首次将一批农作物种子送向太空,才揭开了中国航天育种的序幕。3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和育种科研的不断进步,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持续研究和应用这一技术的国家,目前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而今算来,我国已育成航天主粮和蔬菜等作物品种数百个,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80万公顷,增产粮食约16亿公斤。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惠及国计民生,航天育种与有荣焉!

几个月前,在太空出差183天的神舟十三号乘组顺利返回地球。和三位航天员一起回家的,还有来自全国50多家育种单位的种子,等待着它们的又是新一轮的播种与期待。而与天和核心舱会合的“问天”,又带去了新的一批农作物种子。

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航天的力量正让更多人看见。

(本报记者 杨舒 本报通讯员 袁亮)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葡萄酒酿世界语 贺兰山起中国风

九月的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绕庄园,老藤果盈枝。  全球疫情虽起伏反复,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掀起的“紫色风...[详细]
光明日报 2022-09-11

那些骑行岁月在生命中发着光

【一线故事】  近两年,在北京等很多城市,喜欢骑行的人越来越多,城市骑行已经成为一项潮流运动。  骑行,不仅包括城市骑行,还有长途...[详细]
光明日报 2022-09-11

山东:文旅市场平稳有序

今年,山东烟台市民戴娇倩选择在长岛过中秋节,她提前1天通过微信小程序“智游长岛”购买了景区门票,直接刷身份证入园,“线上预约购票特...[详细]
经济日报 2022-09-11

赞颂伟大成就 争当国动先锋

本报讯李楠、贾玉省报道 一幅幅照片见证砥砺前行的峥嵘岁月,一段段文字诉说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前不久,山东省烟台警备区举办“赞颂伟...[详细]
解放军报 2022-09-11

中秋假期首日全国公路水路预计发送旅客1802万人次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10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中秋假期首日(9月10日)全国公路水路预计发送旅客1802万人次,其中全国公路...[详细]
解放军报 2022-09-11

将学术论坛办在乡村振兴最前沿——山东社科论坛2022·九间棚现象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研讨会在九间棚村举行

9月7日—8日,山东社科论坛2022·九间棚现象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研讨会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间棚村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围...[详细]
光明网山东频道 2022-09-10

潜心治学 启智增慧育桃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本报记者董鲁皖龙采访整理)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原创...[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2-09-10

这个中秋,山东华服在意大利米兰“圈粉”!

中秋节是全球华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米兰是闻名全球的世界时尚艺术中心之一,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山东用一场国际华服秀,传承文化之美,讲好...[详细]
中国日报网 2022-09-10

两岸山东乡亲中秋联谊会在济南举办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9月6日,山东省台属联谊会、济南市台属联谊会在济南市历下区全运村社区居委会与台湾山东同乡会...[详细]
人民政协报 2022-09-10

“小窗口”服务“大发展” 山东省东营市首个镇级行政审批服务所启用

“在乡镇一级设立行政审批服务所,真的是便民利民的好事,以前企业开办手续得去县里办,现在在镇上就可以办理了,而且从网上申报到系统出证...[详细]
中国日报网 2022-09-10

行走黄河岸 记者团共同挖掘济阳“对话黄河”的文化魅力

济阳,因济水而名、伴黄河而兴、居泉城而盛,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也是一座加快崛起的现代新区。史前文化、闻韶文化、古济水文化、黄...[详细]
光明网山东频道 2022-09-10
威海经开区:“三十而立”正风华 打造宜居宜业活力新城

威海经开区:“三十而立”正风华 打造宜居宜业活力新城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 经开区)自1992年10月21日成立以来,乘风破浪三十载,从威海城区南部的平荒小地,成长为威海市对外开放的桥...[详细]
人民网山东频道 2022-09-09

2022全国中秋赏月地图来了 哪里可见皓月当空

花式赏月大盘点。2022全国中秋赏月地图来了哪里可见皓月当空。”中秋佳节将至,今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中秋之夜赏月正当时[详细]
中新网山东频道 2022-09-09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