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华每日电讯》刊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观察:黄河战略龙头何以“龙抬头”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2-06-22 06:34:06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2日讯 今天出版的《新华每日电讯》在12版头条以《黄河战略龙头何以“龙抬头”》为题,刊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观察报道文章。报道称:如何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山东使命在肩,蹄疾步稳。

以下为报道全文:

九曲黄河绵延万里,宛如巨龙奔向大海。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无论是从区位上还是在经济规模上,都是黄河流域当之无愧的“龙头”。

如何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山东使命在肩,蹄疾步稳。

近年来,山东科学谋划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型产业转型,守护修复沿黄生态,不断强化与黄河流域省份的东西合作,奋力引领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群星璀璨 做强发展“动车组”

提起山东,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青岛和济南。

但在15.6万平方公里的齐鲁大地上,还有着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烟台、浴火重生的现代工业城市淄博、南向融入长三角的临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德州、工农业齐头并进的潍坊……16个地市有15个位列全国百强,更有着龙口、滕州、荣成、诸城、邹平等一大批实力强劲但埋头发展的县(市、区)拱卫,山东半岛城市群群星璀璨,共同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车组”。梯度均衡发展的优势正在凸显。

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这是党中央交给山东的重大使命。

随着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山东科学谋划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今年初出台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把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成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引领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文化“两创”新标杆、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典范。

作为山东经济第一大市,青岛市提出,充分发挥青岛黄河流域重要开放门户、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对外开放桥头堡、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等综合功能,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到2025年,基本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的济南,近年来聚焦重点产业,打造百亿产业和千亿产业,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济南市提出,立足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的量级、质级和能级,打造高水平产业链,主动引领黄河流域城市产业交流合作,在黄河流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

行走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塔吊林立间,一处处正在建设的安置房、厂房、市政公用设施勾勒出新的城市框架。随着“跨越黄河”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济南城市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打开。“济南北跨”加快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国家生态环境大数据超算云中心等加快建设,正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王栋介绍,按照《规划》要求,到202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达到9.3%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领航型企业和知名品牌;协调融合塑成新格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左右,城乡要素平等交换、高效流动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绿色低碳取得新突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改革开放增添新动力,各类优质要素加速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参与全球竞争合作能力显著增强。

绿色引领 守护沿黄“生态绿洲”

夏日的黄河口,风吹芦苇、水波荡漾,珍禽鸣声啾啾。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00多种植物构成了我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每年有超过数百万只鸟类在此迁徙、越冬,40多种鱼类在此产卵繁殖……

“今年以来,保护区已修复1000公顷湿地,鸟类由1992年建区之初的187种增至371种。”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中心主任刘静介绍,中心近期建立了能接入气象、水质、土壤、海域等数据的生态补水监测体系,科研监测水平不断提升。

山东是黄河入海口,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勇担重任:加快黄河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着力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为进一步保障黄河口生态环境保护,山东省级财政还安排1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开展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动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促进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另安排资金1亿元,支持沿黄其他地区保护修复湿地公园1.5万公顷,提高湿地生态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由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等8处自然保护地整合而来的黄河口国家公园,已进入创建实施阶段。本着打造全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的目标,山东正扎实推进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促进生态系统更加健康,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山东力度不断加大。

为切实解决山东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山东自2018年起实施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侯翠荣介绍,行动开展以来,山东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PM2.5)直接贡献率达37.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初步评价达到94.1%,优于年度目标6.1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遏制。

目前,山东正在推进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持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狠抓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山东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将推动黄河流域跨省合作作为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山东落地落实。

去年5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订了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根据协议要求,以两省交界处刘庄黄河干流跨省界断面的水质年均值及三项关键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值作为重要参考指标,累计补偿额高达1亿元,开启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跨区域合作的良好探索。

东西互济 书写“山东答卷”

在山东寿光市崔岭西村,村民崔江元打开手机,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实时显示,滴灌浇水、通风、补光控温等工作,在手机操作界面就可以遥控完成。过去两口子要忙大半天的活儿,如今只需要在家里动动手指头。

在与寿光直线距离约1200公里之外的宁夏西海固西吉县马莲沟,一座座现代化的蔬菜温室整齐排列,蔚为壮观——这是山东省属企业水发集团投资4.18亿元建设的“西吉现代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占地1800亩,有智能温室、新材料节能日光温室、寿光第九代大跨度日光温室及大型拱棚共276座,成为改变当地群众生活的“金凤凰”。

“西部沿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山东农业产业经验高度契合,我们把企业在技术、管理、人才、资金等方面优势带过去,一同助力高质量发展。”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振钦说。

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陆海资源可以统筹开发……山东着力发挥九大比较优势,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基于工业门类齐全的优势,《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型产业转型,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济南信息技术服务、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淄博新型功能材料、烟台先进结构材料、临沂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日渐起势,到加快推进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论证规划东营、东明减量置换高端化工项目,再到重工绿色智造、滨州高端铝业、日照先进钢铁等重大产业集群逐步落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山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十足、未来可期。

山东是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口,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好、集聚人口多、发展潜力大,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上,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有行动。山东正在以制度型开放为牵引,着力提升城市群整体能级,深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强化与沿黄省区交流协作,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新通道。

近期,山东与沿黄八省(区)会商确定了7个领域、102个跨省合作事项,鲁豫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陇电入鲁等80余个合作事项已取得重要进展。山东牵头举办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黄河流域要素市场化配置高峰论坛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合作交流研讨会等重大活动,搭建了黄河流域合作互联网共享服务平台,线上推介5000多个园区和项目。

陆海统筹、内外联动、东西互济,开放新格局搭建合作新通道。去年底在济南召开的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大会上,沿黄九省(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科技主管部门共同发布倡议,提出共同推动黄河流域技术、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共享共用,携手将沿黄区域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制造业集聚带。

在新的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东答卷”正在徐徐展开。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青岛胶州市聚力打造上合示范区国际超级港

6月21日下午,在青岛市召开的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一带一路’贸易投资企业洽谈会”上,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谢岩教授推介了上...[详细]
中国日报网 2022-06-21
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

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

“青年让城市更美好”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论坛在济南举行。人民网济南6月21日电(刘祺)21日上午,“青年让城市更美好”青年发展友好型...[详细]
人民网山东频道 2022-06-21
东亚海洋博览会在山东青岛开展

东亚海洋博览会在山东青岛开展

人民网青岛6月21日电6月21日,2022东亚海洋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世界博览城正式开展。70余个国家地区的驻中国办事机构(代表处)、10...[详细]
人民网山东频道 2022-06-21

“三夏”进行时|“麦收三件套”下岗了

村民鲍延源一大早开着农用三轮车来到麦田里,等着收割自家小麦。”鲍延源家有26亩地,全部种的是济南17强筋麦,对于这个种植多年的品种,当...[详细]
光明网山东频道 2022-06-21

河口区科技赋能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名单中,来自东营市河口区的渔业新品种刺参“鲁海2号”、“华春1号”榜上...[详细]
光明网山东频道 2022-06-21

“喜迎二十大 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福彩媒体采风活动正式启动

6月21日,由山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的“喜迎二十大助力乡村振兴”山东福彩媒体采风活动在沂蒙革命老区淄博市沂...[详细]
光明网山东频道 2022-06-21

防汛在行动|坚持精准靶向发力 提升防汛救灾能力 利津县全面筑牢黄河安澜坚实屏障

日前,山东黄河河务局开展大规模实战演练,利津县参加演练,项目采用大型吊车抛投扭王体抢险技术,进行五庄控导工程根石坍塌抢护作业。在黄...[详细]
光明网山东频道 2022-06-21

中国集成电路独角兽榜单揭晓

近日,2021-2022(第五届)中国IC独角兽榜单揭晓,海信旗下的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评中国IC电路独角兽,体现出产业界和学术界...[详细]
中国日报网 2022-06-21

烟台—跨国公司产业合作对接会举行 30余项目集中签约

6月20日,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烟台—跨国公司产业合作对接会举行,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及行业领军企业、项目签约代表等...[详细]
中国日报网 2022-06-21

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济南城市推介会举行 12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6月20日,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办期间,济南市举办城市推介暨与跨国公司先进制造业高层交流会。近100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知...[详细]
中国日报网 2022-06-21

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来啦!有这些看点

6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情况。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定于6月26日至27...[详细]
光明网山东频道 2022-06-21

东营区“朝阳花开”未成年人品牌建设行稳致远

日前,东营市东营区法院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介绍自去年以来东营区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情况。据了解,2021年至今...[详细]
光明网山东频道 2022-06-21

厦门翔安:凝心聚力促发展 奋力建设“五个翔安”

厦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上官军主持;翔安区委书记黄鹤麟,翔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佳锻,翔安区副区长颜莉莉出席并...[详细]
中国商报 2022-06-2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