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为何越来越多的高校 开始设置微专业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2022-06-16 10:58:06

原标题:为何越来越多的高校 开始设置微专业

来源:科技日报

从近两年各大高校的探索实践来看,在设置微专业时,学校一般会选择与科技前沿技术领域相关的专业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连接,以培养产业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秉承鲁班精神,锻造一流人才。我们是2021级智能建造实验班!”近日,在广东工业大学首个微专业——智能建造的开班仪式上,班级首届50名本科生满怀热忱地喊出了开班宣言。2022年,广东工业大学启动微专业项目建设工作,计划每个学院至少开设一个微专业,充分利用科研与企业资源,打造一批“小而美”的特色人才培养项目。

实际上,微专业也并非新鲜事物。近年来,为贯彻和实施新时代高等教育育人质量工程,国内众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微专业。越来越火热的微专业,能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未来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专业不等于辅修专业

“微专业,简单地讲,就是一个小而灵活的专业,是大学生在学习原专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职业发展需求,扩充跨学科知识和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肖明教授说,“微专业既是对主修专业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实现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路径之一。”

如广东工业大学开设的智能建造微专业,可以让土木建筑类的学生选修自动化、计算机、机械电子等学科知识;而计算机、自动化类的学生,同样可以学习土木工程的建造知识。山东大学开设的17个微专业,更是来自该校10所学院,包括生物微电子、多元智能、智慧交通与智能建设等众多专业。

微专业与辅修专业有什么区别?“辅修专业是在主修专业之外,再选择一个专业,学生可以兼修本专业以外的任何一个专业。而微专业,则是在主修专业的基础上,交叉融合多个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技术。”肖明表示,微专业的设置具有灵活性,它没有单一的标准,可由学校教师、企业专家根据产业需求进行整体规划与调整,能够做到不断地迭代、优化。

实际上,除了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南工商大学等高校都陆续开设了微专业。

为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青睐微专业?在肖明看来,这与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倒逼高校专业和人才培养改革密切相关。他表示:“以往高校的专业设置太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链接不紧密,难以有效满足科技前沿技术发展所需。因此,高校要实施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战略,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并通过专业改革,开设微专业、跨学科课程,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

从近两年各大高校的探索实践来看,在设置微专业时,学校一般会选择与科技前沿技术领域相关的专业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连接,以培养产业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不同高校建设路径不同

据了解,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微专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等院校开设的跨学科课程,属于高校类微专业;另一类则是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微专业,面向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

微专业是高校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之举,同时也为高校提供了一种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各大高校依据自身的资源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对于微专业的设置也有所不同。

例如,武汉科技大学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试点微专业,目前设有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医学、创新创业管理等5个微专业。据悉,武汉科技大学开设微专业,旨在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进而能够让学生在离开校园后,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山东大学开设的微专业,则旨在衔接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专业培养方案与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因此,该校微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具有高阶性、交叉性和挑战度。

广东经济发达,市场需要跨界复合型人才。广东工业大学打造的微专业,面向广东省“双十战略”万亿级产业集群规划,即10大新兴战略性产业集群和10大支柱性产业集群的布局,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专业不仅能有效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丰富其知识储备。更为重要的是,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微专业加上多元化的知识体系,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高校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智能建造微专业的第一节课,老师就为我们讲解了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这是我们原本的专业学习中没有涉及的,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眼界。微专业的上课时间都在周末,让我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对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也都有帮助。”广东工业大学智能建造微专业首届学生、智能建造实验班班长洪烨华说。

在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就可以申请微专业。修读微专业的学生周一到周五按主修专业培养方案学习,周末按微专业培养方案学习,主修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需包含微专业的元素。“两个培养方案并轨实施,为学生‘开小灶’‘加营养餐’。”肖明说。

他认为,微专业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塑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设微专业,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只跨学科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模式与培养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学科交叉融合水平;创新评价机制,以灵活、多样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微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个开放、多元的发展环境;重视数字化改革,通过慕课、虚拟教研室等数字化平台,共享专业课程资源,以科技手段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6月20日起,乘高铁出行时间又缩短了

科技日报记者15日从国铁集团获悉,6月2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客货运输提质增效,城市间旅行时间再压缩。届时,由于北京...[详细]
科技日报 2022-06-16

南方降雨 北方对流 这天气究竟怎么了

近日,南方降雨持续不断,珠江流域西江、北江等子流域多条中小河流水位超警,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与此同时,北方则遭遇冰雹、龙卷风等强对...[详细]
科技日报 2022-06-16

“红嫂家乡”沂南常山庄:红色传承新模式,党性教育好课堂

“红嫂家乡”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起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等红色展馆,创...[详细]
中国日报网 2022-06-16

山东兖州:一场别开生面的机收减损大比武

即将开始的是每年麦收的既定动作——山东省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过招”前,来自兖州谷丰农机合作社的女农机手邱腾一遍遍检查了机械常...[详细]
科技日报 2022-06-16

各地进一步强化食品抽检合格备样科学处置

□□祝富/摄编者按科学开展食品安全抽检备份样品处置不仅是监管部门、抽检机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详细]
中国市场监管报 2022-06-16

山东部署食品安全抽检承检机构现场检查

本报讯为落实总局食品抽检工作要求,强化承检机构监督,提升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质量,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近期部署2022年省局本级食品安全抽检承...[详细]
中国市场监管报 2022-06-16

山东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本报讯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专项办第2次主任会议精神,推进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6月13日,省市场监管局...[详细]
中国市场监管报 2022-06-16

济南着力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本报讯6月14日,山东省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坚定信心促发展全力以赴稳经济”第六场系列发布会。济南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邦勇...[详细]
中国市场监管报 2022-06-16

山东省政协委员“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网上专题学习会聚焦

6月6日至10日,省政协“学而书院”时政群内,一场特殊的网上专题学习会如火如荼地举行。省政协委员相聚云端,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山东省...[详细]
中国日报网 2022-06-16

德国SSB亚太区总经理江显平: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举足轻重

“即将举行的2022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进一步彰显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为全球的跨国公司搭建一个难得的合作交流平台。”6月15日,德国SSB...[详细]
中国日报网 2022-06-16

区域资源统筹 校际融合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围绕“促进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目标,建立常态化片区教研、动态化师资调配、长效化考核激励三项...[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2-06-16

把教师发展融入日常教育教学

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是“第一要务”。山东省青州市海岱学校是县域内的优质校,究其根本,就是我们在教师团队建设上用心、用力,从五个方面把...[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2-06-16

落实“行—知—行” 让每一名学生都出彩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七中学(以下简称“青岛六十七中”)创建于1995年5月,学校践行“实”字校训,通过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创新能力发展,教育...[详细]
中国教育报 2022-06-16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