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闪电新闻
2024-10-16 14:09:10
文/董光强
前几天,两位外国友人在烟台弹唱中国经典民歌《茉莉花》的视频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主人公是克罗地亚前副总理司马安•希莫尼奇和夫人赵丽塔。两人到山东参加会议,在接受完记者专访后,用音乐表达对中克友好的祝福……
他们参加的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于2012年,目前机制成员包括中国及中东欧地区的14个国家。
或许,你觉得这些“有些陌生”。其实,十多年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形成了经贸、文化、教育、青年、农业、旅游、科技、地方等多领域的合作架构。这些合作成果就体现在你我身边。
开幕式上,烟台万华集团代表、希腊籍欧洲科学院院士和罗马尼亚在鲁青年代表分别结合自身经历,进行了分享,给与会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地方合作,惠民生。烟台万华集团和匈牙利宝思德化学同属化工新材料公司。谁也没曾想到,两家企业会发生1+1>2的“化学反应”。
2008年,万华全资收购宝思德化学,帮助接近破产的老牌化工企业“涅槃重生”。来自宝思德化学的科林克说:“我们有3000多名工人在这里工作,如果不是万华,这些家庭就要面临失业的危险。”
地方合作,促发展。希腊籍欧洲科学院院士乔治·帕帕达克斯2022年来到山东泰安,在山东农业大学专心从事可持续农业生产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研究。他说,每当希腊的朋友问他在山东哪里工作,他都会很自豪地说“我和孔子是邻居”。
从精准农业到生物育种,从智能灌溉到农产品加工,这些引进的先进技术都有助于提高山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山东农业大学发起下,整合国内外40余所院校、登海种业集团等国内外10余家企业资源,当天还成立了中国—中东欧国家现代农业科教创新联盟,助力与农业合作打开新局面。
地方合作,通民心。今年15岁的罗马尼亚姑娘谢娜,4岁时便跟父母来到了济南。喜欢音乐的她,还曾在罗马尼亚达人秀的舞台上演唱了中国歌曲,取得了全国第2名的优异成绩。
她说,在她的家乡克卢日省,学习中文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自己平时也会跟中国朋友分享罗马尼亚的民间舞蹈、传统习俗等,让大家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在这里,我找到了家的感觉。现在我可以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是山东人”。
这些小故事,是山东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地方交流合作的缩影,彰显着和平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当然,现场“官宣”的其他项目,同样备受瞩目。如推动建立中国—克罗地亚足球学校、推动出版《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关系史研究文库》、实施“中东欧国家摄影家山东采风季”计划、推出中东欧友城奖学金计划等等。
2023年,山东正式担任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中方主席省。目前,山东在中东欧地区友城突破50对,地方合作全面起势。数据显示,2023年山东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515.5亿元,同比增长18.6%。
透过这些生动的故事和跃动的数据,我们会更加深刻理解,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更是一个涵盖社会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交流平台。地方合作也正焕发着无限机遇,迸发着无穷活力……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